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ief (十年磨一剑), 信区: Girls
标  题: 路上的风花雪月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Dec 10 23:26:12 2000), 转信

或许只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多情的雨伞下最终仍免不了凄丽的分别。但发生在路上的风
花雪月,却刻骨铭心,成为单身岁月里的美丽瞬间与永恒感动——
  那年9月,我在上海出差,与谢相遇。
  他只有23岁,是一个极复古的男孩。他读钱钟书的《槐聚诗存》,最喜欢的诗人
是李商隐。
  在1931’S咖啡馆,我与他隔桌而坐。
  “玻璃桌是结冰的湖,半盏红酒却似夕阳暖照着,你和一阵春风来,在湖的彼岸,
坐下……来了生长的季节。”
  我和谢都不是上海人,却对上海有着同样的迷恋,是因为张爱玲的月亮吧?
  谢说:我在福州长大,你在西安。但我们读一样的书,受一样的教育,就只为了在
若干年后,在上海相遇吧?
  相见的第二天,我们就已经结缘。
  开始觉得时光漫长,因为白天要各自奔忙,只有在晚上,才能在SASHA吧相见

  第三天,谢见到我,先拿出一张纸。上面有他昨晚在旅店里写给我的话:“傍晚5
点多的时候出门了,装作你依然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等我,一想到风雨中楚楚可人的你,
怎能不让人怀念呢?上海的雨来得非常突然,下得极其缠绵,只可惜有些冷……”
  我看着字,好久抬不起头来,知道他3天之后便会先我离开,我不知道要怎样熬余
下的日子。
  看电影,漫长的散步;吃得极少的晚餐,走在一个咖啡馆与另一个咖啡馆之间。
  爱尔兰酒店的桌球,时代咖啡馆25块钱的水果茶,澳洲史东岩的火烧,到衡山路
的“时光倒流”时,我们只是坐在那里,彼此相看。
 
  第5天,不用开口说话,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走出虚幻的咖啡馆,站在上海陌生的街头,依然走不到真实中来。甚至以为彼此只
是彼此的一个梦,一个永远也不要醒来的梦。
  上海的第6天,是我们相聚的最后一晚。有时想,如果不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我
们相见会不会如此投入?相别会不会如此不忍?我在他的注视下,已经没有办法吃晚餐
,眼泪滴滴嗒嗒地掉了下来。
  谢说:“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如果早些相遇,会不会……”
  却知道真地发展下去,留给对方的只能是伤痛。也许惟有这样,才能那样美好地记
住一个人,所谓永恒即是不再拥有。
  谢送我到衡山路的地铁站,明天他飞福州,我不送机,他说怕我流泪。我说,好。

  地铁呼啸而来,我上车的一瞬眼泪掉了下来。谢在身后忽然大声地叫我:“叶——
细——细——”
  我转身,看他在明亮的地铁站,张开了双臂。我飞奔过去,与他紧紧拥抱。知道此
后一别,将不会再见了。
  6天的上海,6天的永恒。
  终于明白,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字,就只为了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与一个陌生
的男孩,相守这一生最美的6天时光。
  以后,在寂寞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一个年轻却复古的男孩,他问我:怎么会,你
也喜欢《倾城之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