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nriver (画虎), 信区: Girls
标 题: [转载] OICQ的故事(1)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17 21:29:29 2001),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sunriver 所发表 】
OICQ的故事(1)
我是一个标准型的“蹭网者”,也许是因为我的那一点点微薄的电脑知识,再加上
一条天花乱坠的舌头迷惑了internet俱乐部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又或者是因为我眼巴巴
地看着别人在internet上冲浪时,那种可怜兮兮的眼神还有如假包换的穷学生打扮,打
动了他们。又或者两者都有,总而言之我在很意外的情况下,变成了internet俱乐部的
义务辅导员。原则上我应该辅导三个小时以后,才会得到一个小时的免费上网时间。但
,另人感动的是,好心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通常不会介意我在人少的时候超量使用机时。
就这样,我上网了。
新手上网“三部曲”无非就是去申请“三免”,即——免费的电子邮件箱、免费的
ICQ、还有免费的主页空间。
当然这是像我这样比较穷的新手的“三部曲”,至于那些阔老的,在此不与讨论。
申请“三免”的步骤,在我还是“观众”的时候便早已背的比自己的生日还熟。所
以我干净、利落、脆的在十分钟内“搞定”。由于我的“神速”引起了周围一群网友的
啧啧“赞叹”声。不过也可能是我因兴奋而发出的狂笑声引起的。但,我宁愿相信前者
。
比起电子邮件箱和主页来,我更偏爱ICQ,因为它能更快地让我认识很多的网友。
ICQ者,网络寻呼机也。据说是英文I SEE YOU的谐音。它集聊天、寻友、传送文件
,还有泄漏你的私人秘密( 如果你想的话)等几大功能为一身。在众多的网络软件
中,功能还算强大。
俱乐部的大姐姐们给我正点推荐了一把OICQ,还引用了一句非常时髦的广告词“我
自豪,我用国产软件”,本来我的英文水平就verypoor而且用外国的服务器一定会比国
内的慢很多,于是在“支持国产软件”的旗号下, 我堂而皇之地将OICQ请进了机器
里并取了一个我自认为很好听的昵称——Jacky。
很幸运,我得到了一个非常顺口的ID165834,谐音听起来像“要顺我发三次”语法
上似乎乱了点,但大致意思是我要走三次运吧,感觉上像《阿拉丁神灯》里的三个愿望
。不过事实上的确如此,靠着这个幸运数字,我同相隔很遥远的三个网友,结下了不解
之缘。大约是在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多号。我的聊天记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当时我正迷着OICQ的聊天室。这个聊天室的功能可真不赖,它允许你用一些指令来
表达你的动作。比如你你在键盘上敲//handJacky屏幕上就会显示“你和Jacky握了握手
。”这真是太有趣了。也许是我乐昏了头,也许是命运之手的作弄,反正在一次“登录
”的时候我并没有进入我想去的“学生一族聊天室”,而是来了一个叫做“虹”的房间
。这个聊天室,可以用“非常清静”来形容。因为,里边只有三个人。但是,他们谈论
的主题真的是很有意思,大概是关于当天的晚饭吧。正巧我也饿了,所以,我问了他们
,我是否可以加入。于是,从此故事便开始了。
还是先来介绍一下我的新网友吧:Rainbow(中文的意思是“虹”)是一个号称生活
经验非常丰富的上班一族;飘是一个还在享受玫瑰色的校园生活的大学生;琳儿和我一
样是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出头之日的高中生。网络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在平常生活
中,像我们这样的四个人,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坐在一起认真的海阔天空的闲聊。年龄和
地域的差异会让我们永远成为陌生人。但,网络却把我们变成了难舍难分的朋友,甚至
是兄弟。
按照“长幼有序”的古训,应该先说虹。“虹”这个昵称听起来好象应该是一个窈
窕淑女才会有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虹是我们四个中年龄最
大的一个,但他在网上扮演的却是一个只有几岁的宝宝,戏称我、琳儿和飘为叔叔、阿
姨。他经常会讲一些看似很幼稚但却富有哲理的话给我们听。例如,他总是试图让我明
白,如果把他“琳儿阿姨”领回家是多么的有好处。可惜,他失败了。 我想他这样做的
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他想用比较诙谐的方式来和我们沟通,另一点大概是因为他比较
怀念“童言无忌”的特权吧?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