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nail (蜗牛), 信区: Girls
标 题: 没完没了的张树新,没完没了的瀛海威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Mar 13 22:27:09 2001), 转信
伊丽人点评:8月28日张树新选择在华彬国际大厦玻璃花园举行媒体恳谈会显然有她的用
意,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希望"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交易",然而她却忘了一点:她选择的
时间不对,即使玻璃花园再透澈,晚上仍然不会见到阳光。尽管张树新与瀛海威的恩恩
怨怨,让人说不清、道不明,但仍然不能否认,互联网业缺的就是象她一样的咬定青山
不放松的倔娘子。
实力指数:200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委会在北京举行了"爱立信杯"杰出网络
人物评比中,张树新入选十大杰出网络人物,并成为其中唯一一位女性获此殊荣者。今
年瀛海威收购案中又一次成为互联网界的焦点。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张树新是个个性鲜明而且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伴随着她,有
一系列的称谓和角色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天树策划公司的"策划人"、瀛海威技术公司
的"创始人",盛华元通公司的"投资人",新润迅的"CEO"以及联合顾问的"总裁",在这些
不同的行业里扮演不同的角色,张树新给人的印象都是得心应手。有人认为,这是她张
扬的个性决定了她不甘寂寞的人生。但是,她自己却不认同。她说,在中国科技大学读
书时,我念的是应用化学;毕业做了几年记者之后,我开了一家文化公司;后来做过通
讯方面的公司,最后是Internet。这其中我还想过要做别的什么。在信息技术变化的大
潮中,许多人都在不断地确定在某一刻能够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位置是什么,因此无论
是从业者,还是使用者,往往都被卷入这一潮流中,我也不例外。
熟悉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
远?向北1500米"。1995年,当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于中国人还非常陌生的时候,竖立在
北京中关村路口的这块瀛海威公司的广告牌曾经牵动过无数人的心。作为国内成立最早
的ISP(网络接入服务商)和ICP(网络内容服务商),它是国内第一家开展电子商务的
网站,作为最先尝试着吃螃蟹的人,张树新的功绩不可磨灭。
创建初期的瀛海威有许多自己独到的地方,在当时无人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情
况下,瀛海威给了人许多对未知世界的遐想。在今天30出头的许多网友都是当年瀛海威
的忠实网民。一位名叫"候鸟"的网友在留言板中写道:1995年,人们经常可以在电视、
报纸和广播里听到和看到有关瀛海威的消息,尽管瀛海威可能在内容和上网方式上存在
问题,但是,在当年中国互联网的"荒野"上,能够有4万网民浏览瀛海威,这已经是奇迹
了。因此,"张树新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创业者"是当之无愧的。
当年张树新从瀛海威辞职的决定是在几分钟之内作出的,而两年后的今天,张树新
又在几分钟之内作出了收购瀛海威的决定。对于当时注资瀛海威的中兴发而言,这只是
其全盘棋局中的一粒棋子;而对于以张树新为代表的创业者而言,瀛海威的事业发展却
是他们的全部。由于股权结构的变化,张树新实际上已经失去对瀛海威的绝对控制权,
她不得不走。而到了今天,中兴发方面提出让兆比特公司实施零收购,并没有得到通知
全体股东,作为股东之一的张树新,虽然已不在其位,但作为瀛海威的创始人和元老,
她不会让她的含辛茹苦一手养大成人的瀛海威在对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拱手让人。这也
就是张树新在短短几天时间之内筹集到500万美元的购买首付金,执意要使用其股东的优
先购买权,重新收购瀛海威的原因。
几经周折,收购虽未按应该的程序走下去,但我们的铁娘子仍然不言输,但从她下
面一段话中也可以看出英雄落魄之势:我想起了一部电影中的场景:一群人同时起跑,
在6小时之内要到达绺,沿途枪林弹雨,这是一种极限游戏,规则是由别人事先定好的,
所有的人都注定要失败。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