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nail (蜗牛), 信区: Girls
标 题: 一个女人的三个自己 --精彩三维格拉夫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Apr 30 13:14:16 2001), 转信
有些人的性格你是可以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总结出来,就好像"永不言败" 的张德培或是
"狂放不羁"的里奥斯;可有些人,你无法如此轻易地概括。就好像眼前这个"我们看着她
打球长大"的格拉夫,她那捉摸不定的淡然微笑似乎离我们如此之近,但似乎又总离我们
如此之远。格拉夫,她在亿万目光注视之下生活了将近20年,但她同时又似乎一直活
在面具的后面。
让我们试着"睁开"通灵的"第三只眼睛",捕捉一个立体的格拉夫吧!
一个网球运动员
"数字化某某"是现今报纸上流行的栏目,如果我们将格拉夫也数字化了,我们可以拿出
来说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从1982年格拉夫参加的第一场WTA巡回赛开始,17年
来,格拉夫创造出了一项又一项女子网球史上的奇迹:她22次获得四大公开赛赛事的
女单冠军,共有107个WTA巡回赛的女单冠军在手。她在女单头号选手的位置上共
呆了377周之久,其中包括创造了无人能及的186周连续排名第一的纪录。198
8年,格拉夫不仅在一个赛季内连夺四大公开赛女单冠军,同时也把奥运会女单冠军收
入囊中,完成了前无古人的"黄金大满贯"。从1987年格拉夫成为比赛奖金超过10
0万美元的最年轻的选手,到她上周退役时为止,她的比赛总奖金已是惊人的近220
0万美元,现役退役女选手中都无人能与之匹敌。
这样的纪录,还能列出许多。在格拉夫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她总共迎接了三拨选手的挑
战:从出道时的娜芙纳蒂诺娃和埃芙特,到全盛时期的塞莱斯和桑切斯,一直到最近这
几年的辛吉斯和达文波特。与这每一拨顶尖球员的碰撞,都在格拉夫的生涯中留下了荣
耀且值得留恋的回忆。更难能可贵的是,如此显赫的成就是在长期受伤病折磨的情况下
取得的。据不完全统计,格拉夫职业生涯中至少有50次受到伤病的侵袭,她的背部、
腹股沟、膝盖、手腕、足部和腿部都曾严重受伤,1997年时的数次膝部手术还曾让
她远离赛场达8个半月之久。就是这么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在赛场上却总让她的对
手们"受伤",从中足见格拉夫的运动天赋和顽强的毅力。
事实上,数年前便已有很多德国网球迷呼吁让格拉夫退役,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心
目中的偶像在球场上苦苦挣扎,败给那些她过去很容易战胜的对手。但从不屈服的格拉
夫把这一切难关都撑了过来。试想,如果缺少了今年法网赛夺冠和温布尔登赛打入决赛
的动人一幕,格拉夫职业生涯的光彩该逊色多少啊!
格拉夫,一个网球运动员,一个伟大的网球运动员,也许是一个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
一个完美主义者
格拉夫是如此渴望胜利。但和别的球员不同的是,她不仅希望获得胜利本身,同样注重
胜利的取得是否是以完美的方式。曾经有评价说过,如果格拉夫知道是因为对手发挥不
佳自己才获胜,或是自己在比赛过程中有几个球没有打好,那么,即使是以两个6比0
战胜对手,也不会让她有多开心。格拉夫,就是这样一个彻头彻尾、不可救药的完美主
义者。
在17年的职业生涯中,格拉夫不断地为自己制定高标,完美一直是她最大的挑战和动
力,才是她如此多年地每个星期登上飞机舷梯到另外一个国家打比赛的动力。在全盛的
格拉夫遍寻不着真正对手的那些年,只有一个完美主义者才会对一次次上场取得那一场
场轻易的胜利抱有如此之大的兴趣和动力。
完美主义的做事态度使得格拉夫拥有几近完美的网球技术。也许,会有个别选手在发球
、网前截击或是速度等项目上胜格拉夫一筹,但若将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没有人能拥
有格拉夫这样完满而美妙的综合。如果说格拉夫的网球技术上有什么微瑕的话,那就是
她的反手技术。同不少女选手的反手击球比起来,格拉夫的反手削球虽然稳定性极佳,
但在攻击型上却稍有欠缺。不过,靠着自己威力十足的正手击球,就足以帮助有着"正手
球小姐"雅号的格拉夫取得一场场的胜利。我们曾不止一次地看到格拉夫这样的照片:她
头发飞扬,她双脚微微腾空,她强有力的正手挥拍正猛地击向那个黄色小球。记住这个
镜头吧,这就是格拉夫最典型的得分方式。
知道了这一切,我们就能够明白,当格拉夫两年前复出而一直没能达到过去的高度时,
她会是受着怎样的痛苦煎熬。最落魄时的格拉夫曾承认,她期望自己只要能恢复到往日
65%的状态就可以了。昔日网球女皇埃芙特的一席话也许能道出格拉夫的心态:"当我
想离开网球时,我从生理和心理上都不能打网球了;但格拉夫不,她即使跑不动了,她
还会想着上场比赛。"
不过,崇尚完美也有副作用。很多网球专家都称,格拉夫伤病过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
是她在日常训练中太过苛刻自己,练得过狠,造成自己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极易受伤。
不过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在非完美主义者看来,完美主义者总是活得太累;但在完美
主义者的内心里,他们做这一切完全是乐在其中。
一个孤独的人
格拉夫在阳光下打球,但她有时宁愿自己活在不为人知的黑暗中;格拉夫在赛场上总穿
着一身白色的网球裙,但在她的住所中,她却用黑色的布艺和家具将自己包围。黑色,
一种象征孤独的颜色。
格拉夫17年的职业生涯也让人们为她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当她梳着马尾辫时,她
是球场上无情的杀手,也是新闻发布会上躲避镁光灯追逐的最不配合的被采访对象;但
当她让那一头漂亮的金发披散在肩上时,她或许能将心扉拉开一条细缝。遗憾的是,格
拉夫梳披肩发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
在球场上,即使面对数千现场观众打球,我们仍能体会到格拉夫的那种深深的孤独。格
拉夫对自己的感情流露十分吝啬,她在比赛中几乎从不看现场观众,并且也几乎从来不
笑,我们只能从她极为"节省"的身体语言中窥探到她的一丝心理活动:赢下一个好球时
的紧握一握拳头、或是微微点一点头,以及输球后那面带疑惑对球拍的轻轻一瞥。即使
是在赢得了大满贯赛事的冠军之后,格拉夫也没有很多别的选手那样的满场飞奔欢呼或
是将球拍抛向空中的"激情表演",她大多只是微笑着向现场的观众挥几下手。
德国人向来以性格严谨甚至刻板著称,而格拉夫也许是"最德国"的那种德国人。
不过,今年的法网赛夺冠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格拉夫的一些情感流露。在和辛吉斯的决
赛中,格拉夫先是在比赛的上半程忍受着这个瑞士少女那笃笃定定的眼神和那高傲的翘
翘的小下巴的折磨,然后又在比赛的下半程双眉紧缩地忍受着对手的无理取闹以及下手
发球等等小聪明的煎熬。在赢得了那最后一分并夺得本赛季唯一的一项冠军后,格拉夫
终于在球场上欢笑地跳了起来。在发奖仪式上,在全体现场观众的起立欢呼中,格拉夫
那似哭似笑然后终于没能忍住眼泪流淌的场面,现在想来还是那么让人心动。
尽管格拉夫是四大公开赛的常客,但她曾有一次透露,她最喜欢的赛事是在英国小镇布
里奇顿举行的一项规模很小的比赛。因为只有在那里,格拉夫才能独自在海滩上漫步,
才能在商店里从容地购物而不会有被人认出的尴尬。一个多月前的温布尔登赛,当格拉
夫在决赛中输给达文波特后,虽然她当时内心里清楚这很可能是她最后一次来这里参赛
了,她依然平静如往昔。没有煽情的长篇演说,没有贝克尔式的挥手致意,格拉夫端着
那个亚军的银盘子,静静地离开了赛场,回到了酒店。然后,她又婉拒了一家大型电视
网为她搞一个盛大欢送仪式的要求,贝克尔可就是这么做的。就连此次的这个退役的新
闻发布会,不仅来得突然,而且一切简简单单。从中也能看出,格拉夫是如此渴望尽快
复归于平静。
这就是格拉夫,一个伟大的网球运动员,一个不断向自己发起挑战的完美主义者,一个
在喧闹声中独享孤独的人。她是一个将她的主要竞争对手刺伤的男人的暗恋对象,她是
一个因税务问题而被关进监狱的父亲的女儿,不过,最重要的是,她是千万个我们心中
永远的偶像。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