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nail (蜗牛), 信区: Girls
标  题: 郎平:渴望生活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Apr 30 13:18:03 2001), 转信

  有人说,工人农民是用工具创造产品,运动员却是直接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产品。作
为运动员和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创造了太多的辉煌,这些辉煌的背后又有着太多
的付出。但是无论多苦多累,那都是一段充满激情的岁月,郎平不仅永远用心记住它,
还要用笔来纪念它。9月12日,郎平自传《激情岁月》首发式在北京举行,场面之热
烈出乎人的意料。笔者找机会采访了郎平。
书如果不好卖,我准备送给下岗女工
  记:名人出自传最近成为一种风气,但普遍的反映都不太好,有的甚至还挨了不少
骂,在这种背景下,你也出自传,有没有考虑过这种压力?万一不成功怎么办?
  郎:出自传是我很早以来就想做的事情,但时机一直不成熟。从我进入国家队到结
束教练生涯,到现在整整是20年时间。这当中有当运动员的经历,也有出去当留学生
、研究生的经历,还有在国外俱乐部当职业球员的经历,最后又回到国家队当主教练,
我觉得从这些经历来讲,我不担心写出来没人看。
  而且,像中国女排,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都没有一个人写一本
书出来。但排球这个东西接受面又很广,老少咸宜。像今天签名的时候,有74岁的老
太太也有几岁的小孩,他们都对中国女排、对我很感兴趣。当然,我也不光是为他们而
写,一个是大家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我想让他们知道我真正是怎么想的,让他们了解
我这个人。另一个,从我个人来讲,世界上的运动员像我这么多经历的人不多,我觉得
自己应该好好总结一下。回顾一下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对自己的观点可以调整一下。
  记:作一个交代。
  郎:对,对自己也是一个纪念吧。我没有考虑过卖点问题。我当时跟乔总(东方出
版中心社长)讲,如果卖不出去,我们就赠送给下岗女工,所以我没有什么压力。
  记:不是像人们所说,名人出书多半是为了赚钱。
  郎:没有,没有,出发点不同,所以心情比较平静。
  记:那么,为什么要让陆星儿执笔而不是你自己来写,是时间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
原因?
  郎:呃……基本上是因为星儿在写作上是专家,由她来调理。当然,我自己也作了
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我自己这部分。
  记:你这部分工作包括哪些方面?口述、录音,还有……
  郎:口述。当然还有写。但是像比赛的日程啊结果啊,这些不是什么记叙性的东西
,就交给星儿她帮我穿插进去,整个结构上她也帮我调理一下,但我的这一部分都是我
自己完成的。
  记:世界名人出自传的不少,但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很多“自传”都不是他们自己
写的,而署上他们的名,但你为什么在你的自传上还要署上另一个人的名字?
  郎:因为这本书本身就是两个人合作,应该实事求是写两个人的名字,而且,书里
也有第三人称,星儿也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来生活
  记:我们比较关心你现在在做什么?
  郎:我现在呀……,找到了工作。因为我还要生活啊,不工作不行。而且,下来后
,我已经休息了8个月了。
  记:听说你现在在意大利?
  郎:对。在意大利是准备,准备当领队,在考虑这个事。
  记:告别了这20年以后,你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郎:下一个目标现在暂时是随意,没有确定什么目标。过去4年我回来做主教练,
其他事情都放在一边。以后,我想随意一点,每年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孩子。不管做什么
样的工作,我的假期是要保证的。
  记:会不会考虑在生活上多一点时间?
  郎:这个也很难说,要看你的工作性质了,是吧?
  记:有人说,郎平是个福将,你自己也说自己很幸运,有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朋友
在关心你;但也有人说,你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又因为工作忙把一份感情给忙丢了
,说你在感情上是一个不太幸运的人,你自己是不是这样认为?
  郎: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说嘛。婚姻的质量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因为你是两个不
认识的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家庭而结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难度。
  记:很偶然。
  郎:对。你不能说输或者不输,只能说是在一定的时间不能够相互适应。
  记:你觉得不能理解为那么大的不幸?
  郎:哎对。那你要说能够凑合下去行吗,不是说不行,中国有多少凑合的婚姻,是
吧?
  记:你今年39岁了,马上就是40岁了,中国的古话叫四十不惑,你觉得到这个
年龄自己的心态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郎:我对我自己的年龄还没有考虑过多。我觉得我还是蛮年轻的,心态也还比较平
静。当然也成熟了许多,看一些问题,不像以前小时候年轻时候容易冲动,比较容易找
到说服自己(的理由),比较能够两个方面来看问题。
  记:是不是说不会像以前那么太苛求自己了?
  郎:对对对,能够容纳更多的不同的想法。
  记:你说过你自己挺反感人们把你看成一个女强人,在你的内心里,你对女人是怎
么理解的,或者说你希望你能做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郎:我愿意多过一些家庭生活,有一个比较随意的工作,不像现在这样……
  记:压力太大。
  郎:嗯,压力这么大,节奏这么快。就比如说在办公室工作呵(十分甜蜜地笑),
这样的话有更多的时间来生活。但是这些也可遇不可求。
  记:没错,你当初走上这条路,你也就没法选择了。那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当初没
有选择排球,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郎:没有设想过。我现在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也不可能改变了,我得面对现实。
  记:你是不是一直打算在美国生活下去?
  郎:没有,没有。我现在主要是为了孩子,看她主要是在哪边比较合适。
  记:谈谈你的女儿吧,有没有想过要把她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郎:一个比较诚实,一个比较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
  记:没有对她特别的苛求?
  郎:没有。主要是健康,心态比较正常,比较愉快的生活环境,不要给她太多的压
力,因为她还太小。
  记:你的自传中谈到你的为人很好,性格坚强,你觉得这个跟你从事体育工作有关
系吗?
  郎:我觉得跟集体生活有关系。我14岁就离开家,跟队友一起生活,就必须学会
互相谦让,互相容忍。
被大家认可是一种荣幸
  记:我想谈谈你的辞职。你在书中也谈到,你多半是由于伤病,生活啊,主要是为
了女儿啊,这些大家也特别能理解,但是我也听到另外一种说法,也许并不是很公平,
但确实有这么一种看法,郎平把中国女排从低谷带到世界亚军这么一个位置,你这个时
候退了,可能是因为要再上到世界冠军就太难了,尤其是中国队对古巴队,还有一个不
可逾越的距离。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的?
  郎:我没有把成绩看成我退休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4年了,因为我回来是打算只
呆两年的,但已经延长了两年了,是吧?
  记:要说画句号,早在两年前就该画了?
  郎:对。96年就该结束了。人们要这么猜测的话,让他们猜去好了。但是,如果
说我回来执教国家队,我怎么能说这话,我不拿世界冠军我决不下来?那我20年没拿
冠军,我20年不下来?
  记:你在书中也谈到中西方输赢的观念的不同,认为西方人比较注重过程,中国人
比较重结果。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解释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结果,是因为中国的体育尤
其是现代体育的发展史是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连在一起的,因此,对于体育,中国人总
是倾注了很多民族主义的东西在里头,你是怎么看体育的民族主义的?
  郎:我觉得,对于这个胜负观啊,可以理解。球迷永远希望你赢,但是我觉得这种
观念必须改变。因为世界冠军只有一个,怎么可能都是你中国人拿呢?但你要看人家运
动员是不是尽了全力。这个人他尽了最大的潜力,但他也没拿到冠军,但你不能说他就
是失败者。要是我们各行各业,干事业,都能进入世界前三名那都不得了啦,也不可能
。那你凭什么要求运动员一定要拿世界冠军?
  我觉得体育关键的还是要能够振奋精神和士气,同时也是一种娱乐方面的享受,对
吧?
  记:对。
  郎:你不能说要胜胜胜,对吧?
  记:对,就是说体育不要过多地承担体育以外的东西。
  郎:对,不要太过于紧张,主要是看人的精神和他对事业的追求。
  记:那么我们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假设有一天,你做了另外一个国家队的主教练
,你带着她们和中国女排争夺世界冠军,那时候,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郎:我觉得呵————体育应该是不分国界的,因为咱们奥运会的宗旨就是:团结
、友谊、和平,对吧?当然体育肯定是有竞争的,但这个不应该像那种国与国的战争一
样。如果说有朝一日,不管是我带哪一个队,我都希望我这个队能够夺取世界冠军。不
管你带什么队,你都希望是最好的。我觉得不应该把民族的概念夹在体育里面,只要我
尊重对方,我不损害对方的利益,公平竞争就行。就像我国那么多乒乓球员到国外打球
,我国也请了这么多外国教练,那你能说人家是叛国贼吗?对不对?不能这么说。都是
为了提高。体育就是一个世界的象征。   
  记:你作为中国女排的代表人物,被老百姓看成一个英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的?
  郎: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太大的包袱。但是,我在球场上,不论是做运动员还是教练
员,我都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这也是给我的很大的一个动力。但其他方面,生活上面
我没有把这当作一个压力,没有把它看得太重。只有当我在做这项事业的时候,我觉得
我要对它负责,因为大家对我寄予的希望太大了,不光是为自己在做,而是为大家在做
。我觉得,被大家认可也是一种荣幸吧。
  记:最近,我看到你给TCL作的手机广告……
  郎:(兴奋地)已经看到了。今天我看到他们还问我那广告什么时候出来呢。
  记:TCL对中国女排的帮助一直比较多,你这次给他们作广告是回报,还是……

  郎:回报。
  记:我是说不付钱的?
  郎:我说了是回报。
  记:(笑)
  郎:你就不要问了。(笑)
个人简历
  郎平,1960年生于北京,1973年4月被选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体校排球班
,1978年底选入中国女排,任主攻手,历任中国女排副队长、队长、助理教练。1
987年4月以公派自费身份到美国留学,1988年攻读新墨西哥州大学体育管理系
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1989年到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打球,1990年应召
回国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之后历任八佰伴全明星队和世
界超级明星联队主教练,并应邀出任美国排球协会全美训练中心总教练,1995年2
月15日回到北京,担任中国女子排球队主教练,1999年3月因身体状况不佳而辞
职。
主要战绩
  1981年11月,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第一次获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三大球运动中第一次获世界冠军。

  1982年9月,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
冠军。
  1984年7月,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与队友
合作,获冠军。
  1985年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主力成员;从而取得世界重大女排赛“ 4连冠
”的战绩。
  1990年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第十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
  1995年11,作为主教练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三名。
  1996年7月,作为主教练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得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亚军。
  1997年4月,国际排球联合会评选为1996年度女排最佳教练。
  1998年11月,作为主教练率中国女子排球队夺得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
2名。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