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yu (蚊子·本命年·干正事), 信区: Girls
标 题: 女性人生几多坎儿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Mar 13 13:51:35 2001), 转信
女性人生几多坎儿--访北师大教授史静寰博士(本报记者 陆小娅)
“为什么女同学的成绩很突出,能力也很强,可是走上社会,女性还是处于被
支配的地位?”
“为什么很多行业里,最优秀的多是男性?”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女性自身竞争力不够,还是社会上存在着性别歧视?”
史静寰教授和郑新蓉教授为北师大教育系学生开的“教育与性别”课,今年已
经是第六轮了,每次同学们都会提出一大堆问题,希望能在这个课上找到答案。
或许是因为身为女性,史静寰很早就开始关注性别问题,关注性别对人的发展
的影响。她在课堂上谈到,女性一生有好几道坎儿要过,过不好就要栽大跟头。那
么,这些“坎儿”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怎样迈过这些“坎儿”呢?“三八”节前
夕,记者就此访问了史静寰教授。
记者:史老师,您曾对学生说,在发展的道路上,女性有几个坎儿要过。您能
说说这都是些什么坎儿吗?
史静寰:我说的这些“坎儿”,有几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自然的、生理的层
面,一个是社会化的层面。
从生理的层面来说,首先是青春期这道坎儿。有些女孩子会在青春期产生极大
的变化。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原来是个非常外向、说话做事很“冲”的女孩,穿
衣服也很随便。上了中学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说话轻声轻气,害羞、内向
,也很刻意地关注自己的形象。如果心理准备不充足,生理上的变化往往就会成为
女孩一个很难面对的事情。
这里其实也有社会层面的东西。人们一般认为“好女孩”应该非常温柔,非常
漂亮,看上去干干净净,十分清秀。而“好学生”呢,应该勤奋,应该奋斗,经常
要和别人讨论、争论,要有一不做二不休的那种干脆利索劲。“好女孩”和“好学
生”这两个形象,带给女孩子很大的困扰,她们不知道自己该认同哪一个形象,怎
样既做“好学生”又做“好女孩”,把它们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第二个“坎儿”是恋爱。高校里一些女研究生,有很高的才智,可是一遇到爱
情波折,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有的女孩子失恋后,拼命花钱打扮自己,也有的随便
找个人就同居了,学业也放弃了。失恋对她们的自信心是很大的打击,使她们对自
己产生怀疑,她们这样做只是想得到男性的承认和肯定。看到那些优秀的女孩,因
为失恋就变得那么脆弱,这个“坎儿”就过不去,我常常感到非常悲哀。
记者:爱情有时会成为女人的“滑铁卢”。
史静寰:我常常对我的女学生说,学业很重要,但我更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能
够把握自己的人,有能力面对感情上的挫折。学业只是做人的副产品。
第三个坎儿就是生孩子了。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就变得平庸了,孩子成了她们生
命中第一位的事情。她们常常一面感叹“我算是浪费了”,一面又不再往前走,想
尽办法用孩子的成功来补偿自己。这不仅浪费了她们自身的才华,也给孩子带来了
很大的心理压力。
记者:很多人认为,抚养孩子和女性的自我发展似乎是对立的。
史静寰:其实,在现代社会里,如何生育和抚养孩子,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安排
。比如男性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给女性一定的支持;或者双方轮流突出重点,寻
求事业发展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并非一定要牺牲女性的发展。
记者:从社会化的角度看,有哪些女性要迈的坎儿呢?
史静寰:首先是受教育的机会,其次是专业发展和就业。
拿就业来说,女生受到的心理打击是非常大的,许多单位宁愿要差的男生也不
要优秀的女生。女生们在学业上艰难地奋斗到现在,忽然发现这种奋斗是不被承认
的。而自己只要稍微退一步,换一种简单容易的活法,就能消除恶劣的心境,所以
就出现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女孩子在这个坎儿上跌下来,也不能全怪
她们。把社会层面的问题,全归到女性身上,会加重她们的自责,使她们失去自信
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记者:但社会的改变是缓慢的,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能做什么?
史静寰:很多社会问题,一旦你清楚地意识到了,你就不再怕了,也就不再束
手无策了。我们很多女性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社会支持系统。我们开这门课,就
是把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问题拿出来,让人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对自身、对同类
、对社会有一个新的思考的视角,那么再遇到问题,她们就不会觉得“怎么就我倒
霉”,“怎么就我不行”,她们会明白,自己遇到的问题其他人也会遇到。任何个
人都是渺小的,用个人的力量去应对社会的矛盾,会觉得很孤立。当你一旦意识到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时,你就不会再感觉孤立,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失去自信。
中国青年报
--
廿载岁月悠悠过,读书学剑两不成。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