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gmen (学到21日----苦中寻乐), 信区: Girls
标 题: 女人看女人:镜中和镜外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Jan 17 13:02:21 2001), 转信
女人看女人:镜中和镜外
--陈染和张欣的小说解读
一、关于女性
将陈染的小说看作是一种"女性写作"的不少,但几乎没有人会用同样的话来界定张
欣的小说,也许是因为张欣小说"新市民"的颜色过于显目罢。撇开给她们分类的某种主
义或流派不说,单从文本来看,谗染和张欣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女性,且几乎都是知识女
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书写对象的选择,总是与作者对生活的认知、感性的把握、
情绪的体验以及话语的方式、思想的表达相关联的。同为女性作家的陈染和张欣都选择
了女性作为她们的书写对象,这既是她们对女性生命关注、体认的自觉,也出于作者能
对人物有体贴可感的把握。
女人是一本可以无穷解读的书,即便是女人看女人。
陈染被视为"女性写作"是指她以毫不掩饰的女性意识、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以
女性特有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创造了一个非女性莫属的世界。陈染的女性书写,主要从三
个方面来体现:
首先是一种个人体验的主观叙述。陈染的作品大都以女性的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
有私语化的特征,雨子、水水、秃头女,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可以互相指
认、互相渗合,互相补充。他们的纤细、敏感、沉缅内心、耽于幻想,使她们骨子里有
着相同的气质、散发着相似的芬芳。陈染的特色不是视角意义上的观察和记叙的忠实,
而是她带有强烈主观情绪的叙述和超越了视角真实的繁复细致的描述。人物不是作者的
代言人,而是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气质、兴趣的一个个生命,或显或隐地笼
上一抹"陈染韵味"。
其次是惯用了感觉追踪的表达方式。背对了社会人生舞台而独向心灵感觉的黛二们
,或者眺望从前的回忆,或者沉于梦幻的呓语,这种女性化的感觉体认方式给小说营造
出模糊而又深邃的意蕴。丧家失父的记忆和尼姑庵里的童年永远横亘在时光之途,留存
在人物的心灵之中。在人物的心理空间中,时间之水漫溢,感觉引导一切前行。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女性幽微隐秘心理世界的揭示和分析。陈染坦言自己"不是一个更
多地为时代的脉搏和场景的变更所纷扰所侵蚀的作家类型",而出于"对于人的内在丰富
性和复杂性的特殊爱好",她更愿意忽略外部大千世界的繁华热闹,选择内心世界的纷乱
拥挤。雨果曾说世间最宽广的是人的心灵,陈染也在多篇小说里感叹"女人象剃下的头发
,落地纷乱"。黛二小姐永远处在一种恍惚的告别情绪之中却"无处告别",水水在"时光
与牢笼"里纠缠不清现实与文字的界线,秃头女走入落雪的九月便走不出来了。陈染以一
颗女性之心体察笔下女人一个个不安定的灵魂,写出那难以把握难以言说的微妙--他们
的梦游感、想象症和她们的审视自我、挖掘自我、追问自我的执拗。渴望又拒绝、自怜
又自虐、自我肯定又自我否定、满怀激情却不无焦虑,陈染笔下的女人都处于矛盾和怀
疑的漩流中。这种对女性丰富驳杂的潜意识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
体验。
与陈染的深入内心不同,张欣是在飞旋的多彩的躁乱的外部世界之中完成对小说主
人公--都市职业女性的书写。她们少了一些晦涩多了一些明朗,即使是多愁善感的黄围
围、景苏和"梦境中人"安妮,也是打足了光的角色,出现在都市的舞台上。在张欣小说
中,外部世界是个重要的依托,不可或缺。速度的世界引着人们飞奔,女人也难以脱身
其外。白领丽人们在写字楼、大商厦、歌舞厅、金融界奔波忙碌,家庭婚姻也被卷入商
战,爱情也变得飘忽不定。故事曲折动人,情节线索整齐明晰,张欣在事业、家庭、人
际、情感等层面上展示任务心理的矛盾、困惑和徘徊。
如果说陈染小说中的女人脱不了敏感、焦虑、执拗而难免晦涩,那么张欣笔下的女
性形象则要简洁得多,以求能忖托或传导出作者关于纯洁、善良、智慧的女性理想。
张欣小说的女性形象有时对比着出现:既有清高自傲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千姿、
维沉,也有向物欲低头的晓菲、俐清;既有执着爱情的林默兰和缠绵的景苏,也有用婚
姻下注"八年香港梦"的卢萍。而作者最着力描写的还是转型期踌躇徘徊的都市女性:她
们往往有传统美德,执守自己的理想,但生活把她们抛进了这个非理想化的现实转盘中
,她们不的不在物欲与情感、现实处境与理想人格的两难中痛苦摇摆,陷于入世的尴尬
、烦躁、无奈。安妮、素荷、悦心付出真爱却不能拥有天长地久,她们最后的离开比是
否定那份爱情,而是不得不放弃;何丽英、亚超热爱家庭和丈夫,但在事业、家庭、个
性和爱情的诸多冲突中,她们不得不接受不完整的命运。
张欣欣赏的女人应该是既有善良、忠贞的传统美德,又有现代进取精神和独立品格
。她们并没有泯灭美丽优雅、缠绵执着的女性天份,也能在现实的掘金时代生活中承担
起自己的重任;她们困惑却并不迷失,徘徊却仍有方向,努力创造生活也完善自己。她
们的美是一种真挚纯朴之美、坚韧宽容之美、沧桑沉潜之美,她们才是都市真正的风景
和都市的活力之源。在我们当代文学的女性画廊里,张欣的女性形象并没有提供更多更
特别的,而是以"生活中人"的真实给读者可感可握的亲切,流下一个关于转型时代都市
女性形象的描述。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