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aoxian (小仙~阿彻~彻夜与潘多拉流浪~), 信区: Girls
标  题: 写在《上海往事》前面的话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2月22日17:36:0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19号的晚上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北京故事》,可能是因为听说了这篇文章
特殊的题材,也可能是因为那部改编的电影《蓝宇》成为金马奖的大赢家,且不论是因
为什么,总之我找来看了,而且很快看完了,或许原本我看东西速度就是很快的,也或
许它的文笔让我慢不下来,且不论或许什么,总之我看完了。

其实我没什么可说的,关于这篇文章,只是让我惊讶的是那种若合一契,为什么我会说
这样的话,当你有耐心看完下面我要贴出的故事,你就会明白。那是一个叫13不靠的网
友写的,如果说《北京故事》的背景和后台就是皇城根儿下的某处,那么《上海往事》
就只能是发生在黄浦江畔的霓虹灯下。不管你是否相信,不管这究竟是事实还是虚构,
一直到现在,在深夜的12点到4点上海的夜空中仍然有"相伴到黎明"的电波在传送。何况
许多时候许多事情,你若是相信了,那么它就是真实的存在,你若是不信,那么它就是
子虚乌有,完全随你。

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尤其在刻意地润色之后,那种美感很容易
让我沉醉。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爱极了这个故事……《北京故事》可能于我来说,是
看了就算的,赤裸的性爱描写过多,少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野蛮,我也在想着若不是无
奈地让蓝宇去车祸了,这个故事该怎么样来结束呢?所以蓝宇只好死了,死的也只好是
蓝宇……于是在怀念的刻骨铭心的缺憾中这个故事得以完好地结束了。所以唯有结尾之
处情感的宣泄可以给我留下一些印象吧。不能不把两者作比较的。而我的偏好也是非常
明显的,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的本性里就是有着许多风花雪月的成分吧。不同的风格。

大约在此之前13已经把这篇文章放到榕树下的某个地方吧,我不知道。而我给我老哥看
了,他看了前面几节之后,觉出这份情的不一般,问我,有性的描写吗?我说,有,在
后面,不是很多。之后也没有给我其他的什么评论,算是一种认可吧。后来又给清华的
一个朋友看过了,说写得很好。我便也就笑笑了,我总是有这样的心理,自己喜欢的东
西,也希望别人喜欢,至少是不讨厌吧。

对于一些所谓另类的事物,我究竟是什么态度呢?想起前几天自己在这里写过的一段话
--

"……回来的时候在公车上看到一对爱人同志,眼底流转的是默契与和谐。看着他们上车
,然后几站之后看着他们下车,我知道自己的注目是隐然,而且温和的。投过模糊有着
雾气的玻璃窗,看见将要过马路的他们,自然地携手。……诗经上有两句话,是我念念
不忘的--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可是,有谁说过,牵的那只手不可以是同性的呢?……突然觉得自己傻了,低下头去
,微笑。……"

昨天在学校里遇见了HYH,和男友一起,微笑着和我打招呼,于是我也笑笑地应着。阿崔
和我说,现在大学里同居的肯定很多,不过像她这样大鸣大放公开不作任何掩饰的,还
是要些魄力和胆识的,于是我又是笑笑。还有铭铭,还有很多朋友,都是多多少少有故
事的人。其实有时候想想,所谓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桎梏的东西,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则
是安全的,比如说,婚姻。而我,始终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或许算是交叉的边缘地带
吧,可是我知道看待任何事,都是该用善意的眼神。

这的确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就像我说过的,叙事总是冗长的,而我也知道,这个忙忙碌
碌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看一个很长的故事很慢地发生在一段很漫长的时间
里。但是我还是相信着,既然有人能够有耐心慢慢地写完,那么也应该有人有耐心慢慢
地看完吧,对于写字的人来说就是这样的,等待着路过的灵魂拾起阅读然后放下,相似
的思想能够相视一笑,足矣。

慢慢贴吧,有心的人慢慢看吧。

一个情字,是人间一切纷扰永恒的主题。人间有爱,荒野有情天。我总是时时刻刻这样
被感动着,我又是习惯性地大而化之,对于在我失落消沉的时候永远在我身边的家人和
朋友们,我用我的真心去爱,放你们在心底,从来都不需要想起,就是这样。而对于爱
情,不是我能够诠释的,只一个随字罢了。

好的坏的失意的得意的痛苦的快乐的,2001年都将要成为回忆了,然而无论什么时候,
我都会在这里,用真心在胸口划十字--

祝福天下有情人。

莫失、莫忘,不离、不弃。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