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x (天蝎座……), 信区: feeling
标 题: 我的青春,我的爱情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Apr 26 22:28:03 2001), 转信
如同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落叶,如同没有两个人会有相同的指纹。
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而不同的人也绝不会有一样的青春。
而爱情呢?
她可能永恒,也可能泛滥,就看你如何对待。
青春就是这样,爱情也是这样。一样的天空,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
这就是我的信仰,我坚信。我是彻底地唯物主义者。
我的青春并不绚烂耀眼,我的爱情也不惊天动地。但她却实实在在地只属于我一个
人,我是她唯一的载体。
我的青春还在继续,爱情正在开花。回顾我的青春是从对那本旧相册的回忆开始的
。
打开那本旧影集,手沉甸甸的。我的思绪如同拖了僵绳的骏马,以日行千里的速度
跑的没了影儿。
看看照片,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一副副美丽的风景画。
忽然,几张中学时的照片映入了我的眼帘,粗糙的相纸上是几张略显几分稚气的脸
。那是四五年前的照片,要说并不算久远。然而,在我看来,那确是一段尘封了好些年
的记忆。往事不堪回首,我极力地去控制住我的大脑。然而,它确冲破层层脑神经,探
到大脑深处,把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的岁月挖了出来,也挖走了我的意志。
我彻底的失败了,从提过去,我感到了一种苦痛,深入骨髓的。
时光倒流,当它一幕一幕的又在次上演时,我的情感方舟一次又一次的被冲击,另
我心灵深处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青春的风铃在我耳边又从新开始鸣奏,清脆,悦耳,响彻我记忆中的山山水水。
那是我的生命进入她的第十四个年头的时候 。
那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可我并不以为我也开了窍,反正脑子里像有一团糨糊似的
,绞也绞不请。那早来的爱情,就如同提早绽放的花蕾,是禁不起暴风雨的吹袭的。
毕竟,那时太年轻,太稚嫩,我们是无法承受的起的。我和她是很好的朋友,无所
不谈,教室里经常传出我们爽朗的笑声。但我们彼此从来就没有表达过什么,从一开始
到即使是没有了来往。但自从有了那种早开花的意识后,我和她的来往就不那么密切了
。即使是这样,在这个对异性开始萌动的年龄段,对异性渴望之级,但又刻守着男女生
老死不相往来的死规矩的群体里,我们还是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为了表示我与男同胞
们同生死,共患难的意识,慢慢的,我和她的来往越来越少,到最后是完全终止了。虽
然如此,但我相信彼此的心是相通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仍不知道那时是对还是错。
她的成绩很出色,从来都是班上的第一,第二根本不是她的作风。而我的成绩也还
不错。时间在不经意中就到了初三下,很快我们就进入了中考前的紧张准备。
六月,酷暑的季节,中考那几天恰好下起了小雨,给所有考生烦躁的心带来了清凉
。考完后,我的感觉很好,应该是个不错的成绩。我想,她也一定考的很好。
七月,发榜。
正如我所料,我和她的考分都如愿以偿超过了省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想起多年
的努力,那段废寝忘食的日子,我不禁为之而狂喜了好一阵。我的理想,我的未来,一
切都是那么光明,我似乎看到了一条玉锦铺就的大道,通向太阳深处。
等待不久,我们都先后拿到了省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然而,两全市唯有的两所
省重点高中我们竟一人进了一所。
苍天无眼,我更无言。这难道是缘分吗,要知道,我向来都是不相信缘的,然而,
它竟实验在了我的生上。
结局已经注定,我默默的接受了。正如后来她所说,也许从那时起就已注定今生无
缘。
既然结局注定,我默默的接受了。
九月,背上行囊,从此一个人走。我开始了我三年的高中生活,她也如此。
从入学的那一刻起,我们偏远离了对方的视线,对方的生活,唯一知道的是彼此的
心里还有着对方,还有着曾经走过的日子。因为一纸信笺从城市的东边飞到西边,又丛
西边飞回东边,如此反复,来来往往,往往来来。
带着一股冲劲,我的豪气冲天。然而,好景不长。学习上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我意
识我竟是那么的幼稚。在强手如林的班级里,我平凡的一无所有。巨大的落差,使我陷
入阴影之中,无法自拔,不堪重负之下,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虽有她不断的鼓舞,但一
直到高考,我都没能迈过这到坎。高一结束,分科时我唯心的选择了我并不喜欢的文科
。虽然我很想学理的,但我的物理和数学实在太差了,常常让我无地自容。直到现在,
我都为当时的选择感到无比遗憾。
那时,我的生活没有阳光。既然我已这样了,何必让另一个人为我分心呢?
我把这一切都默默地含在了心里,强作欢颜已是很平常的事。高中三年,我们之间
没有任何承诺,尽管我知道她一直都在默默地等待,这一等就是三年。三年,人的一生
虽长,然而又能有几个三年呢?
又是一个七月,那年的七月是我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而这次……
高考,我一败涂地,相约京城一所名牌大学的誓言被彻底粉碎。她以一个霸道的分
数达到一切对手进如了那所名牌大学。而我的分数仅仅能上一个很普通的高校。于是,
带着满身的疮伤,吞下悔恨的泪水,在九月走进了现在的这所大学。
是否又一次预言了分离,因为我已走的太远。从此,天南地北,人各一方。我不在
奢求什么,奢求的越多,实现的就会越少。
不久,一封京城来的信件飞到了我的手中,它跨过了黄河,飞跃了长江,吸收了半
个中国的土地的营养。我坦然地接收了,因为它早在我的预言之中。然而,物是人非,
这封信是不会敲开我的心门的。
初入象牙塔,我立刻就被校园里无限的新鲜空气包裹住了。我如饥似渴,贪婪的呼
吸,似乎我就生活在这氧气的世界里。高考失利带来的郁闷空气,被一一排出体外。我
的血液也仿佛得到了新生,它畅快地在我的身体里自由奔跑,时不时的沸腾,让我浑身
充斥着一种欲于天公试比高的豪气。
然而,这种充满血气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学期过后,当我发现所有的新
鲜都已被尝试殆尽,高潮过去后。我感到了空虚,一种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系
列问题,同学关系,室友关系,友情,爱情,过级,考研,就业……等等,好像突然从
地里冒出来似的。他们不断地搅着你的心,而一个个理想又无数次在雨天过后被冷落在
寒风中。
原来,我很害怕。我以为我走入了一个极端。然而,我仔细观察和细心了解,我才
发现,我周围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而学长们都已习以为常的好象原本就
是如此。
为此,我咬牙切齿的把那些研究大学生的学者,写大学生活的作家,报道大学生活
的记者,以及有关人员统统骂了一顿。他们也许知道什么是大学,但他们根本就不了解
当代大学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现实是残酷的,然而
无论怎样的空虚,怎样的无聊。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规律,谁也无法反抗,所以
我们必须去面对,我们也能够面对。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两面性,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
渐渐地,我也对这种生活习惯了,原本不屑一顾的哲学问题,自己也能不自觉地去
思考。曾经看到一首诗: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卧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我想,假使有人这样问我的话,我肯定无法给他答复,哪怕是一点点。这是我思考
人生,思考社会的开始。走出了第一步,就一发不可收拾,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方向,并
开始懂得人生,懂得这个世界。冥冥中,我也看到了那条希望之路。
与此同时,信笺不断反复,它吸收了路途下的土地的营养,得到了土壤的辛勤哺育
。它不断地成长,并开始成熟起来,一如长大中的我。
我以为,等待有时是一种幸福,比如农家妇女,备好饭菜,在门槛边等待劳作归来
的丈夫。而有时确是一种痛,你明知道自己在演一场没有观众的独角戏,但却执著地强
作欢颜继续往下演。但是我不要这样下去了。我已长大,不再为谁等待,也不再让谁为
我等待。所以,我需要做出选择。
那正是我开始懂得人生的时候。我想,她也如此,因为她已决意要弄明这段感情。
于是,大一下的某天,我作出了我的选择,也是对她的回复。虽不涉及生死,但却是刻
骨铭心的,我肯定我的脑细胞在那一刻有0.1%停止了工作。信笺寄出,没多久就来了回
音,她说不明白,不明白我的想法。
哦,这到让我感到很吃惊了。我不敢想象,是否我的选择就真的那么不露痕迹。难
道是我的不忍,不愿割舍这段感情……我真的不敢想了。
感情上,我又一次陷入了矛盾之中。就这样我们又拖了下去。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天亮得越来越早,暗得越来越来晚,太阳光越来越毒辣,连
知了也开始了鸣叫。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我也要放暑假了。没想到,离校前
的最后一封信是她寄来的。她说她学会了孤独,学会了忍受一切,于是她选择了分离。
她说,我们是永远是朋友。这就是结局。对于已经枯死的庄稼来说,春风雨水已毫无干
系。这个结局也是我所希望的最好的结果。
那个结局产生的同时,又预言了一个新的开始。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我们是朋友,
知心的朋友。
我的生活开始转轨,我们也得以重新开始诠释人生。那个结局和那个开始,就这样
一直持续到现在。我相信,也会直到永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几年的青春,几年的爱情。几经风雨,几经沉浮,连沧海都已变桑田。青春依然暗
淡,爱情仍未结果。但他们都已成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路,原本无所谓路的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合上相册,抬头望窗外,蓝天百云,绿树红花,春意盎然。
几阵春风吹来,我眨了眨眼,发丝随风起落。风去后,有几缕搭在了眉上。
青春还在继续。而爱情树上的某一处,一个小蓓蕾,它正悄悄的开始绽放。
--
每个城市冬季都容易下雨 就像我走到那里 都可以想你
想念是一种果实甜中带酸 盛产在夜里
满满的回忆 带着 不确定的心情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