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x (是放弃,还是继续?), 信区: feeling
标  题: 行走在摄影和西藏之间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Mar 28 17:41:49 2001), 转信

诗人叶舟曾赠给摄影家吴平关一句话:“为未来的人们审视今天提供一切可靠保证。”

  摄影圈里有句话:你想让一个人倾家荡产,就买一台相机送给他,然后教唆他走上
摄影之路。
  在这个读图的时代,“图像与传播”在国际上是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而图像的发现
和制造者——摄影人的尴尬同样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根深蒂固地将摄影当成了心灵鸡汤(汤里竟然有卡喉咙
的鱼刺!),一种没有任何名利驱动的行为艺术。
  内向是一切艺术的特质,摄影是一种从眼睛到眼睛的影像传递。性格与摄影的亲和
,使我增加了第三只眼睛和另一种说话的方式,并在实践中得出了“嘴是孬种,眼是好
汉”的固执结论。
  “在我上路的时候没有任何祝颂,这就是流亡。”为完成摄影的每一次远足,在我
看来比摄影作品本身更厚重,而精神与现实的殊死拚杀过程,使我的年轮过早地沾满了
刀痕血迹,留下了我与摄影生死绝恋的喋血见证。
  比如今年五月独闯西藏,时间之紧、行程之长、海拔之高、氧气之稀、作品之浮光
掠影让我悔恨不已,这些都在我的摄影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如今回想那些走过西藏的日子,那些高天厚土上生生不息的藏人,当我的泪水又一
次滴落在照片,我发现我已经作了西藏的俘虏,而帮凶竟然是我所钟爱的EOS5,我对西
藏的痴迷已远远超过了对摄影的痴迷——唐古拉的雄鹰,仓央嘉措的情歌,哲蚌寺的石
刻,大昭寺的酥油灯,八廓街的银匠、新娘,甘巴拉山的废墟,曲水大桥下的雅鲁藏布
江,羊卓雍湖上空的风马旗,罗布林卡的思念,布达拉宫释迦牟尼佛像前我为一个女孩
和我所做的祈祷……摄影将我带进西藏之后又把我一个人独自留在了西藏,我流亡的灵
魂从此再也回不了家西藏是一座精神的富矿,同时又是一座精神的高原,并不是每一位
探宝者都能撷取其中的绿松石。
  行走在摄影与西藏之间,幸福与痛苦伴随我整个行程。
  在商业化的空间赚取生存的利润,在非商业化的空间筑造和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也许就是我一生所要为之奋斗的。
  “我把脚给了大地我把头给了天空
  我把思念给了母亲
   我把幻想留给自己”
  走吧!不走又能干什么? 

--
           寻觅一场不知结局的缘分
           也许结局将是流星
           瞬间的美丽
           却给了记忆的底片一个不可磨灭的
           斑痕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