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远航), 信区: feeling
标  题: 江南六日(3)--苏州的沧桑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May 21 09:13:58 2000), 转信

    5月1日    苏州

    苏州为战国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所建,算起来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当年吴王阖闾
攻越,身受重伤,不治身亡,埋葬在城外虎丘山上。
    按照古书中的说法,吴王墓应当是一座雄伟的地下宫殿,陪葬品中有三千两黄金,
三千两白银,三千把宝剑。施工结束后,所有的数千工匠被杀害。墓中“金银之气上升,
化为白虎”,守卫墓穴,故此山名“虎丘”。
    所以啦,这样的墓穴一直都是古今文物贩子觊觎的目标,可是数千年来,也无人发
现墓穴的入口。后来1956年的一次考古活动中,发现了墓穴的入口,但是正当大家要开
挖的时候,突然大量地下水喷涌而出,工作被迫中断。周总理当时批示,北京的十三陵
也不过发掘了一座,所以虎丘这样的古墓,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许挖掘。所以直到现在,
吴王墓还是象谜一样沉睡在虎丘。
    虎丘山上有斜塔(据说倾斜程度要超过比萨斜塔),有近千年历史。塔当年建成的
时候并无倾斜,可是江南地区多雨,土质松动,因此从宋代开始,塔逐渐倾斜。塔的
地基下面,正好是吴王墓——这也是总理不准挖掘的一个原因。
    沿石阶向山上攀登,途中有座天然形成的水池,称“剑池”。池上有桥,桥上有圆
孔两个,据说当年西施就是在此以水为镜,梳妆打扮。山腰有古寺,据说当年唐伯虎点
秋香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到达山顶,塔的全貌即展现在眼前。果然是斜得不一般,而且此塔数百年来历经11
次火灾,终究幸存下来,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苏州园林甲天下,拙政园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它是国内最大的私家园林,建于明
代,当时的主人是监察御史黄献臣。此人贪污腐化,聚敛了大量钱财,事情败露后,就
被开除一切公职,下放苏州。拙政园即是他的府邸,“拙政”者,官场不得意也。园子
的设计师是当年江南才子文征明,代表了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可是这座园子建成不久,
就被黄的儿子赌钱输掉。这座美丽的园子在随后的数百年中更是十易其主——让我想起
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江南的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跟北方的皇家园林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占地面积小,
因此就必须在细节上体现构图之美,处处都是精雕细刻,不允许有一点缺憾。虚实的结
合,高低的落差,假山流水,是一种玲珑之美。
    晚上在苏州老城的老魏酒家吃晚饭。这个馆子里常有评弹名家的演奏,典雅而有风
致。连续听了《蝶恋花》、《枫桥夜泊》等几首名作,感觉如醍醐灌顶,三月不知肉味。
    苏州的城市规划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为了保护古城的风格,苏州在老城的旁边兴
建新城,而老城区则不允许新建高层建筑,使得整个姑苏名城,得以完好的保留——这
与杭州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苏州人很自豪的对我说,苏州城是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
每个苏州人都要爱护它。
    从老城驱车东去,不久就可以看到一座崭新的现代化都市。大片的绿地,喷泉,灯
光,构成了夜色中一幅完美的图画。住宿的中华园,是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酒店,后院
有一片面积超过800亩的人造迷宫,供游人休息、娱乐。


    5月2日

    早上起床,到外面散步。附近是酒店的扩建工程,搞笑的是,工地上的标语赫然写
着:“做好上海的后花园”。想起1号到苏州的时候,导游小张对我说,景点的人不会
很多,“因为上海人都走了”,很有意思。
    寒山寺位于苏州东郊,因为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扬四海,寒山寺的钟
声也被认为是辞旧迎新的象征。所以每年除夕夜寒山寺的门票总是在前一年10月就发售
一空,黑市价格被炒到3000RMB/张。
    寒山寺为唐代名僧寒山、拾德所建。据说二人为七代冤家,然而为了一个弘扬佛教
的目的,走到了一起来。后人感于此,在寺中修建“寒拾堂”以表彰其功勋。青年男女
亦多在此参拜,以取“和美”、“长久”之意(wuwu~~谁陪我照相……)。
    寺前就是著名的枫桥。站在枫桥边,我耳边又响起了那千古绝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桥下,是静静的流水,晨雾还笼罩在河面。想起古人的忧思,想起自己那无限虚度
的青春,Muller不禁怆然而涕下了。



--

        你要先看得见完美, 然后才能把它表现出来.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