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远航), 信区: feeling
标  题: 江南六日(5)--上海: 东方明珠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May 22 12:01:45 2000), 转信

    5月2日  上海

    从周庄驶入沪宁高速,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上海。
    这是一座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城市。记得一本叫做《人文中国》的书中谈到,
人们对于中国三大城市的称谓,非常恰当的反映了它们的特色。我们把北京叫做
“北京城”,反映的这座古都内在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厚积淀;我们管广州叫“广州
市”,反映的这座城市的务实精神和平易近人的空气(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钱,呵
呵);我们称上海为“上海滩”,是因为上海是开放的,上海是常新的。
    上海是高架路上的城市,交通非常顺畅。1984年我去上海的时候,南京路上
的电车还在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爬行——公共汽车站间的最短距离,瑞金路到南
京路,只有189米。可是今天,那种在高架路上飞驰的感觉,会使你忘记,原来你
行驶在上海的交通主干道上。
    浏览上海的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是找一座高层建筑,比如说东方明珠塔。那
天登塔时的安检特别严格,连相机都要细细的检查一遍。保安悄悄的告诉我,当晚
江泽民先生将在塔顶用晚餐。
    登塔的电梯有7部,最快的一部速度可以达到30m/s。在30m/s高速上升的电梯上,
有一种类似飞机起飞时的感觉。电梯很稳,用的是美国OTIS,而不是中日合资的上海
Mitsubishi。记得去年在天津OTIS的时候,它的总工自豪的说,只有OTIS才会有这么
高的reliability,看来此言不虚。
    我所登上的,是塔的二球,高度是253米。俯瞰下去,下面是林立的高层,黄浦
江从中间蜿蜒流过。塔的周围,是著名的陆家嘴金融区。高架路上的车流,象小溪
一样汇入黄浦江的地下隧道。
    塔的249米处是一个露天的观光台,上面风很大。这里有一个“空中邮局”,在
那里,我把无锡的风光明信片盖上邮戳,寄回了北京。
    回市区的路上,经过南浦大桥。这座采用BOT模式建造的长桥,在2000年的5月1
日收回了全部投资,因此从5月2日开始,免费通行。能够赶上这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
的日子通过南浦大桥,我感到很幸运。
    南浦大桥是一座斜拉索桥,长度好像是世界第三(记不清了,请土木系的同学
证实一下)。有人说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竖琴,那我想,它所奏出的,一定是
上海飞速发展的现代乐章。
    傍晚在豫园饭店吃晚饭。豫园地区是商业区,整个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在上海
这样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里,倒是很有特色。上海菜应该以精致见长,风格上好像应该
是结合了淮扬和北方风味的。可是当时很匆忙,没来得及研究,感觉上,反而是第二
天早上在锦江饭店的早点更有上海特色一点。
    晚上在锦江饭店无事可做,于是10点多自己出去压马路。走到南京路的时候,已经
11点多了,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关门。好在我逛南京路并不是为了买东西,呵呵。步行街
上依然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不过我想大概是游客居多。黄浦江边的恋人墙依然密不
透风,江边的灯火通明。明珠塔和金茂大厦在灯光的打扮下玲珑剔透,浦江水中流动
的光影上划过远去的航船。有人说这是东方曼哈顿的夜景,我想并不为过。



--

        你要先看得见完美, 然后才能把它表现出来.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