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michx (米子), 信区: feeling
标  题: 远走高飞(二十)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6月22日11:41:3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打完球后的一天是星期六,也就是说我和睿婕又将在"新东方"共度一段美妙的GRE时光。
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它也小,即使只是一个清华园也如此。
我有一个老乡也在清华念书,但如果不算我特意去找她的情况,
那我们还一次也没碰上过--当然不排除她怕我让她请客而总躲着我的可能。
其实老乡是个男生,我居然全用成了"她",
大概是我太想跟大家继续我和睿婕的故事了吧。
好吧,就拿我和睿婕来说吧,虽然同处清华这么多年,但在那次的"新东方邂逅"之前,
我确信我从来没有见过她,或者说她从来没有走进过我的涉猎范围
--对不起,是视力范围!
因为我敢肯定像睿婕这样美丽的女孩从我周围走过,
我就是在睡觉也会突然醒过来的。
所以我现在能和睿婕经常见面、"频繁"约会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啊!

其实上"新东方"的课程跟在学校上课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
一个是出了高价的,一个却几乎是免费的,所以听前者的课自然会认真些。
但于我而言,能够认识睿婕这样的女孩,我觉得我已经赚了!--
当然,这篇文章是决不能让给我交学费的父亲看到的。
那么既然已经赚了,我自然就开始开起小差来。

如果说除了睿婕以外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我的注意力的,那就只能是老师讲的笑话了。
但是逐渐地我连他们的笑话也听厌了,因为那些东西我觉得自己也会编,
没准还比他编得好呢--除对英语知识要求比较高的笑话以外。
比如有个老师跟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次我上完课后去吃饭,碰上一个学生,他问我:'老师,您也要吃饭啊?'
我回答:'对啊,我也吃饭的,吃石头它不是不消化吗?'"
其实这样的笑话纯粹是为了讲笑话而讲笑话,有点钻牛角尖的感觉。

中国人本来就比较懒惰,所以养成了一种坏习惯--
提问喜欢提那种不动脑筋的弱智问题,答的人轻松,问的人更轻松。
很多时候我们看中国的记者招待会,
一些记者问出的问题甚至还没有一个小孩子问的问题尖锐和有深度。
不过这不能怪他们,这与中国的国情分不开。
比如某人在食堂碰上你了,他就得问:"您吃饭来了?"
这显然是句废话,不是来吃饭还来搓背啊?
如果看到你在织羊毛衫,他就问:"哎哟,二嫂打毛衣哪?"
这也是明知故问啊,弄那么多羊毛线,不织毛衣难道还要再克隆几只"多利"啊?
即使他上厕所碰到你也在那儿蹲着呢,他也还是那么直率,直率得让人感动,
毫无转换话题的意思,上来就是一句:"嗨,您解手啊?"
废话,我蹲这儿,不是解手难道还是等着买臭豆腐啊? 
--
用微笑做一颗星星
   挂在晴朗走过的天空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