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胖胖熊~~快乐多来咪), 信区: feeling
标  题: 灯下随笔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10 19:05:31 2000), 转信

                                灯下随笔

                                  slw

……在牛津和剑桥,一个学生所受的教育的主要部分是从其他学生身上吸收的。一个人
确实可以从课堂或者实验室获得他所希望专门研究的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高等教
育的程序更为微妙……

……那些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众口一词的证言是,他们从朝夕相处的同学身
上所学到的永恒价值较之以任何其他方式所获得的都要多……青年人头脑中尚未定型的
思想,因受到市场上习惯的陈腐观念的压抑而很容易凋谢。而在大学里他们的这中思想
是不会任其夭折的……

上边这几段话出自《凯恩斯》,作者罗纳德是牛津毕业生,凯恩斯是剑桥人。不知诸君
有何感受。我们会先找到十个理由说罗纳德的描述不切实际,可再找到一百个理由说那
是不符合我们国情的。但假使改或北大与清华,无疑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我们的同学也很年轻,也很有新思想,但主要的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习惯于压抑自己的
想法,自生自灭了;二种是随时可能的牢骚,伴随着随时的扫兴,昙花一现般。我们要
造就宽松的气氛,提倡自由的交流,让你们闪光的思想付诸笔端,在讲台上展示,在报
刊上交流。成熟的表达方式也是成熟的重要内容,我们不欢迎牢骚。

大学应该是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有效结合。我们六人一屋,上下哥们,进出兄弟,其
实我们普遍的缺乏深层次的了解。我们俩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你在任何一位面前
的表现尤其是发自内心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和流露不会成为对你不利的证明。你和我开着
低级的玩笑,你和我微笑而过,你帮我打一回水……其实我们存在着深深的隔阂,在许
多基本问题上,我们非但没有共识,而且你或者我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展示承认正视你
我的分歧。我们的大学是势利的,其实这里面根本没有值得维护的"势利",我们在自己
折腾压抑甚至折磨自己,我们在牺牲我们的将来。

                                           《明日》第11期,1997年12月

--
        I am not the fastest, not the strongest, not the brightest——
        But there is one thing, I can do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That is——
        TO BE ME.

※ 修改:.Muller 于 Jun 10 19:06:51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