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gin (生命熙熙为何而来), 信区: feeling
标 题: 501失恋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10月05日16:45:4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第一节 失恋
----------------------------------------------------------------------------
----
http://www.sina.com.cn 2002/07/11 10:12 新浪文化
作者:张者
刘唱的送信过程是快捷而又急切的。当师弟在五楼的阳台之上看到她时,她的步子
总是匆忙的。她走近我们的宿舍楼时,师弟发现她总是目不斜视的,仿佛正完成一件十
分崇高的任务。如果师弟看到她进了楼门时,师弟便推算着她上五楼的时间。往往她都
比师弟的推算来得快,是跑着上五楼的。敲门声会突兀地响起,师弟打开门时她在房门
口还正大喘着粗
气。她会因师弟如此快捷地开门而惊惶失措。她默默地望着师弟,长发已不再披肩,是
垂鬓而立的。如果她不抬头,师弟肯定看不到她那面若桃花,眸似凝水的脸。她的眼睛
很大,睫毛时不时颤动着,目光中含有一种无边无际的忧伤。忧伤如潭水将师弟淹没,
使师弟在柔情和伤感中不能自拔,使师弟心中微微发颤,产生一种长长的带有宗教式的
悲悯。
她从来不和师弟说话,虽然师弟觉得他们的目光已交流过多次。她总是深情地打量
着师弟,用忧伤的目光把师弟洗一遍。她把纸条轻轻地递给师弟,在师弟伸出手接纸条
时,师弟看到她那纤细而又颀长的手指微微发颤,她松开纸条时手指在空中不安地抓挠
,仿佛要抓什么,仿佛不舍得把纸条给师弟。师弟接过纸条,她会长长地吁口气,像是
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
然后,她突然地转身离去。她几乎对师弟的道谢充耳不闻便开始下楼。师弟通常都
送她到楼梯口,师弟的目光像丝一样落在每一级楼梯上,可是对她的匆匆脚步却无力羁
绊。师弟真想请她留下来,坐坐。
每次刘唱给师弟送信时师弟女朋友肯定处在一种焦急的等待之中。从师弟女朋友的
信中,师弟们可以看到她凭窗而立的样子。她会看到师弟们所在的宿舍楼带着信使刘唱
正无奈地沉入黄昏后的阴影之中,就如大海里正要沉没的帆船,只剩下了桅杆。这使师
弟女朋友绝望如夏末的秋蝉,无论在心中怎么呐喊都于事无补。师弟女朋友的绝望天长
日久便生成了怨恨,于是她开始把怨恨发泄在师弟身上。这让师弟心情烦躁而又沮丧
。蓝娜一封接一封地给师弟写信,然后折叠成纸条,变成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鸟,这些
鸟又让信使放飞到师弟手中。师弟所能做的就是长时间立在五楼的阳台之上,望着对面
那几棵葱郁的白杨树,盼望着信使刘唱的出现。那时候他的心绪如树叶间枯枝,孤独而
又焦灼,干枯得连一点水分都没有。那枯枝和葱郁的白杨树叶极不协调,而师弟用青春
浇灌的爱情之树和整个季节也格格不入。师弟注定要失去一个季节了。这样,每当夜
晚来临,忧伤便和着黑夜开始浸泡着师弟的心,使师弟在无奈的守望中黯然伤神。女朋
友不和师弟见面,可她又随时让师弟感到她的存在,让师弟感到她对师弟的不满以及那
恶劣的心情。在相当长的时间,师弟真渴望看到她的信,可又怕看到她的信。她信中的
那些话如一枚浸泡了毒药的话梅,越品味毒性越大。那毒性渐渐侵蚀着师弟的心。师弟
觉得快要支持不住了,心中的爱情之树眼睁睁地就要枯死。
这样,在第二天的黄昏,刘唱送到情书。一种爱情鸟儿又开始在师弟心中歌唱,歌
声如阳光雨露滋润着师弟,使爱情之树不至于完全枯死。师弟女朋友在头一天刺伤师弟
,又在第二天为师弟疗伤医治。师弟便是在这种备受折磨中生活着。
李雨失恋了。李雨失恋之后,失眠便成了他走向第二天的必经之路。
一夜的失眠使早晨的时间像磨盘一样沉重地压迫着李雨,使李雨在床上无法起身。
李雨虽然没睡,可是李雨却无法苏醒,沉重使李雨抬不起头。最初把李雨吵醒的是正对
着宿舍窗口的高音喇叭。每天七点钟它会准时对着李雨大喊大叫,告诉李雨一些李雨并
不感兴趣的新闻。每次那大喇叭开始对着李雨吵闹,李雨便痛下决心,一定在一个伸手
不见五指的夜晚将它捣毁。可是,事情过去后,这件事也只得作罢,李雨的确没有勇气
去破坏学校的公共财产。大喇叭在七点钟开始吵闹,在七点半又准时关闭。这时,李雨
会觉得天地蓦然寂静下来,李雨在床上翻一个身准备睡个懒觉。这时,另一种声音又会
响起,那声音若有若无,细若抽丝,像一条小虫子爬进李雨的耳朵里,钻进李雨的睡梦
里。那是什么?这是什么呢?渐渐的那细若抽丝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汇成了一种
合唱,就如无数根细丝扭到了一起,扭成了一根鞭子。那用声音拧成的鞭子抽在李雨的
神经上,使李雨无法再入睡。如果李雨细听那声音,每一种发音都有所不同。有细腻如
丝竹之声的,有奔奔突突如拖拉机之声的,有嗡嗡如发动机之声的。这都是些什么声音
?当李雨真正清醒之后,李雨自然会明白那是剃须刀之声。唉,一群大男人,已到一天
不刮脸便面目全非的年龄了。
每天早晨在整座研究生楼,剃须刀之声响成一片。在宿舍里在楼道里同学们一个个
睁着睡意惺忪的眼睛,打着呵欠,一手端着块破玻璃,一手操着把劣质剃须刀开始进行
一天一次的收割。在收割中互相还埋怨对方的质量太差,难听死了,把人吵得不行。这
下李雨该知道了,那像拖拉机声音的剃须刀在收割中肯定遇到了困难,胡子太粗。那紧
一阵慢一阵的肯定是没电池了。那细腻如丝的想必是进口货。一般情况下有那么好剃须
刀的都是有女朋友送的,那是女朋友的定情礼物。女朋友送男朋友剃须刀是一种最佳选
择,如果男朋友脸上收割得不干净,倒霉的还是女朋友。蓝娜送李雨的定情礼物,那
把(PHILIPS)(飞利浦)的剃须刀还在,它发出的声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让整个楼层的同学
羡慕不已。那把原装进口的剃须刀不但能十分干净地收割满脸的胡茬,声音也确如丝竹
,时常在清晨演奏出一曲美妙而又动人的爱情之乐。可是,李雨一时用不上它了,甚至
看到它心中都隐隐作痛,这种痛是不间断的,就如一个小虫子在有条不紊地啃啄着心。
那种痛切实存在着,可李雨又无法去抚慰痛处,李雨只能绝望地一声接一声的叹气。叹
气也许可以暂时缓解心中之痛,可是在暂时缓解了先前的痛之后,接下来的痛会因李雨
的叹气而加重。
对付失恋之痛能有什么办法呢?作为男人或许可以找几个哥儿们喝得酩酊大醉,让酒
精化为麻药,麻醉心灵从而减少小虫子啃啄之痛。虽然当时有一种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感
觉,可是,你毕竟要醒过来。醒过来再去喝醉。这样要不了多久,你会变成一个酒鬼,
走在路上两腿发软,体内空空,如一个空心人。
酒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时李雨也许会想到死。死是一件太简单的事也是一件太
难的事。如果李雨真想死,首先李雨为怎么去死而颇为踌躇。如果跳楼李雨会怕痛,怕
摔得粉身碎骨之后被无数小市民围观,那将是一件十分没面子的事;如果投河,李雨又
怕淹不死,空让他人笑话。因为作为一个会游泳的人投河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做给人看
的嫌疑;如果用安眠药,又觉得那不够壮烈,平平静静的有些矫情。
有人说自杀的最好方法,或者说是根本无法救活的方法是上吊。穿了一身新,比方
是绸缎吧,再穿一双绣花鞋,因为大凡发现上吊者首先发现的是一双脚,那双脚要十分
美,才能给人一种凄艳的忧伤。这样一想李雨就会打消上吊的念头,因为这是女人们死
的方式,而且还是中国旧式女人死的方式,那些小姐、丫环们。
既然找不到一个好死的办法,那就暂时不死,先堕落地活着。这样李雨便可以不刮
胡子,不上课,不上图书馆,在学校里幽灵般四处乱走,瞪着陌生人看,目光直直的。
人们不会太在意李雨的,因为一看就知道是个失恋者。对于失恋者人们也没有太好的方
法来对付,让他去吧,只要不打架殴斗,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就成。
要想从一个女人造成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是再找一个女人。所谓解铃还
须系铃人。这时候要找女人不要找曾经爱过自己的也别找自己曾经爱过的,无论是前一
种还是后一种,都可能陷入另一种痛苦之中。特别是前一种,可能会搭进去自己的一生
。这时候要找女人最好去歌厅里找。
歌厅里那种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感觉很好,如果在平时李雨也许想都不敢想。如今
失恋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口。失恋中也最不吝惜钱,去银行取吧,把计划一年用的钱
全部取出来,在一个实在忍受不了痛苦和寂寞之夜去歌舞厅。
唱歌是一个缓解心痛的好方法。原先那歌厅叫练歌房,后来不知不觉地改成恋歌房
了,一字之改绝妙无比。在恋歌房里有坐台小姐可以暂时充当李雨的恋人,可以和李雨
恋歌二重唱,她们都是医治失恋者心灵创伤的老手。在歌厅李雨也学会唱流行歌了。流
行歌在失恋前也没感觉多好,简直是不屑去听。那些软不拉叽的歌都是唱给中学生或者
闲着没事干的人的,人们把这些人称之为歌迷。李雨不是歌迷,可是失恋后却对流行歌
大感兴趣。李雨那天在恋歌房唱了一晚上的《把悲伤留给自己》。然后,在大街上哈
哈大笑起来,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李雨一个人在空寂的大街上走着,凉风如小细
鞭子一下又一下地抽着李雨发热的脑袋,可是李雨一点都不愿醒来。
李雨也时常到湖边坐,他可以从太阳偏西一直坐到深夜。失恋之后李雨十分怕这长
长的假期。假期使幸福者更幸福,使孤独者更孤独。无论是幸福还是孤独都会在假期增
加分量。那些吃过饭就背着书包去教室或图书馆的乖学生,在假期却打扮入时和佳人天
天相约黄昏后,在属于自己的老地方见面。这样,失恋的同学会触景生情,被一种淡淡
的惆怅攫住。总之,当师弟和女朋友往来的情书绝大部分都是谈论别人时,师弟觉得
这种情书该是结束的时候了;当爱情剩下的只有痛苦之后,这种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
于是,在师弟办完了出国手续之后,他写了一封绝交信。最后师弟在痛苦中飞向了大洋
彼岸。
师弟的离去使蓝娜恢复了自由。这样一来刘唱和蓝娜这对黄金搭档再一次出现在歌
舞厅。
(未完待续)
--
什么也不信的社会是可怕的,找不着信仰的人们是痛苦的。
可是,到底该相信些什么呢?似乎没有答案能使所有的人满意,
那些曾使人困惑千年的,依然困惑着今天的人们。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