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gin (生命熙熙为何而来), 信区: feeling
标 题: 601遭遇招聘会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10月05日16:48:3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第一节 遭遇招聘会
----------------------------------------------------------------------------
----
http://www.sina.com.cn 2002/07/10 16:29 新浪文化
作者:张者
三十一
研究生就如放牧在草原上的一大群羊。一切都靠自觉,你胖也好瘦也好都需要自己
去努力觅食。导师只不过是牧羊人。他们只需要在三年以后把分给自己的那一小群羊归
拢来清
点一下,让写个论文什么的测试一下胖瘦,然后贴上一个学校的标签投向市场,卖。有
些导师连卖的时间都没有,羊们往往是自己卖自己。在喂养这群羊的过程中自然由国家
把钱拨给学校,学校再把一部分拨给牧羊人。所以,找工作要赶早。无论是硕士还是
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找工作。往往是签了合同再准备论文,有的合同一签就上班
,先过门,婆家需要呗。这样算是实习,毕业后一切都熟了。
我们一般不和师哥一起去找工作。他是博士,有自己的点。这样雷博士和孟博士便
成了当然的伴。不过老孟和雷文结伴去找工作只有一次,后来再没去过,因为老孟和雷
文去找工作伤了自尊心。老孟认为和雷文那次去找工作是他最黑暗的一天。那天两个博
士心情不错地在招聘会上逛。在一个招聘点两人都停了下来,那个点打着惹人的广告,
说专招博士,年薪十万。专业要计算机、法律、经济学。两人见很合适便填了表。招
聘者见了雷文眼睛一下就亮了,验了雷文的学生证就让到一边恳谈席上了。可是见了老
孟却又递了一张招聘须知。老孟看也没看就说,我和那位是一起来的,也是博士。我是
法学,他是经济学。那人望望老孟,有些不情愿地让老孟出示证件。老孟理直气壮地把
学生证递了上去。结果人家看了看学生证又递给了老孟,用笔尖点了点招聘须知的第三
条第二款说:“请看看这一条写的是什么?”老孟一见之下脸便热了,上面写着要三
十五岁以下的。老孟三十八岁了,已过了线。老孟的心被刺痛了,可望望那人又不好发
作,便悻悻然而去。雷文正和恳谈席上的负责人谈得正热烈,见老孟走了还得意地挥
了挥手。老孟在心中愤然骂了一句:“小人得志。”老孟无目标地在招聘会上又转了一
圈,面若冷霜,心如刀割,后悔和雷文那厮一起来招聘会。正走着雷文迎面赶来了,说
:“你怎么走了,那个负责人要和你谈谈呢!”老孟说:“有什么好谈的,我对他们
公司不感兴趣。”
雷文说:“我已给人家说了,我们是一起的,如果不要你,我也不去。”老孟一
听此话,火一下就蹿上来了。说:“我好像是卖不出去的,还要搭上你卖,去他妈的,
别说年薪十万,就是二十万我也不去了。”
雷文太了解老孟了,知道这一刀正戳在老孟的软肋上,心中极为受用。雷文在脸上
却表现的很愤怒,说:“这种狗眼看人低的公司我也不去了。”招聘会后,老孟几天
都没回过劲来。坏心情使老孟成了一个刺猬,连师妹也被刺了一下。师妹又不知老孟的
心情不好,这天照例去老孟宿舍玩。本来师妹是去找老孟的,但老孟正在床上装睡,不
想搭理人。师妹来了老孟还有意打了几个鼾,表示睡了,让师妹走。师妹却不走,便和
雷文聊起天来。师妹怕吵了师哥,和雷文聊天的声音有些小,这样在师哥听来,师妹和
雷文聊天就有点窃窃私语的味道了。据师妹后来对我们说,那天她和雷文聊得是什么
已忘了,好像是足球。师妹骂了一句粗话。这样老孟躺在床上终于忍不住了,突然跳起
来说:“你们还让不让我睡觉。”师哥此话一出便把师妹推到了雷文一边。师妹眼泪
一下便出来了。后来在雷文的示意下两个人走出了宿舍,在走廊里继续说话。雷文说:
“别理他,他最近心情不好。”雷文便告诉了师妹招聘会上的事。雷文告诉师妹这事是
有些恶毒的,这完全是变相提醒师妹老孟的年龄,一个年龄大的连工作都不好找的人,
怎能成为终身依靠呢。当时师妹还在气头上,便说:“有什么好生气的,现在招聘年龄
都限制在三十五岁以下。男人过了三十五,如果在社会上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就等于废
品,博士也一样。”
雷文特别爱听师妹这话,不过脸上却不表现出来,还指责师妹不能这样说,这会伤
老孟的自尊心。师妹是一个有口无心,大而化之的人,再加上在气头上,没有她不敢说
的话。没想到此话却被上厕所的老孟听到了。当时雷文和师妹在走廊的转角处,并没
有发现老孟,而老孟却听到了两人的对话。老孟听到师妹如此说,那个气呀就别提了。
老孟气是气只能先闷着,无法申辩也不好反驳,因为老孟怕背一个偷听人家说悄悄话的
罪名。后来师妹再到老孟宿舍就说不清是找谁了。师妹那一阶段去老孟宿舍谁在和谁
聊。师妹碰到老孟或雷文单独在的概率基本持平,碰到两人都在有三次,碰到两人都不
在有二次。师妹碰到雷文时,两个人便侃足球,一对男女球迷侃得云山雾罩的,好不快
活。碰到老孟时,老孟曾向师妹道过歉。师哥的道歉导致了师妹的反道歉。两个人搞得
彬彬有礼的,反而有些生分了。
其实师妹向老孟道歉是真诚的,师妹说:“那天是我们俩不对,打扰你了,下次不
了。”师妹越真诚越客气老孟心中越不是滋味,师妹的真诚和客气只能证明她的心离师
哥老孟远了。你想如果两个人好上了,还客气什么,该打打该骂骂的,动手动脚的事时
有发生。总有一个星期吧,老孟终于从招聘的失败中解脱了出来。也就是说老孟终于
找到了为自己年龄辩护的理论。一周多来,老孟心中窝了一团火,这团火不是针对那家
公司的。老孟觉得那公司去不去都无所谓,关键是自己被雷文用软刀子捅了一刀。雷文
从来没说年龄比老孟小十三岁就有优势,就优秀些。可是在招聘会上事实胜于雄辩,我
雷文的年龄优势是明摆着的。老孟觉得胸口挨了一刀却说不出疼来。老孟一闭上眼便能
看到雷文那得意洋洋的娃娃脸。关键是雷文在老孟心情不好的一周内一直很内敛,连看
足球也不旁若无人的大喊大叫了。雷文越是这样老孟越觉得他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更不
用说这一周内师妹甄珠和雷文的关系逐渐密切了,这种密切的关系正向着让老孟忧虑的
方向发展。不过,老孟担忧的是他们关系太密切了,会影响自己和师妹今后的恋爱。老
孟压根就没想到师妹会和雷文好。老孟认为师妹和雷文不可能好上,因为师妹比雷文大
四岁。雷文肯定不愿找一个比自己大四岁的女朋友;师妹也不会找一个比自己小四岁的
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做男朋友。
为了使自己的年龄成为一种优势,或者说为了证明年龄大比年龄小更优越,老孟意
外地在一本经济学书中找到了一套理论。老孟看到这套理论后心花怒放。老孟想你雷文
不是学经济学的嘛,我这一次用你的武器攻击你。老孟看的那本书叫《经济与快乐》
。书是好书,是一位华裔澳籍经济学家写的。这位经济学家言简意赅地说出了经济学的
另外一个本质,那就是快乐。书中强调经济效益、经济政策怎么对人民更有利也就是为
人民谋福利。福利是什么?福利就是快乐!如果只讲产量,不讲福利,人们就不会快乐
。老孟看到这里便乐了,老孟觉得这经济学家把经济和快乐联系在一起挺有趣的。更让
老孟快乐的是一段关于生命价格的论证。
这位经济学家在谈到人生价值时,说人的生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老孟看到这里大
吃一惊,觉得这个经济学家的确够有经济头脑的。书中还说人的生命越老越值钱,生命
之价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六十岁为顶点。
老孟读到这里大惑不解,在心中反驳。生命怎么用金钱来衡量呢?你的命值多少钱
,我买了,然后杀之,你干吗?
经济学家仿佛听到了老孟心中的不服。说,世界上不允许也没有人进行杀人交易。
非法雇人谋杀除外,这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因此我们不必去估计到底花去多少钱你
愿意死这种意义下的生命价值。但是,我们可以估计到花多少钱去避免死这个意义下的
生命价值。比方应花多少钱避免交通意外死亡,减少因疾病而导致死亡等……这些是我
们在开支中必须面对的。而这些问题最后必须用金钱来衡量。对每一个人而言,你最多
愿意花多少钱去买一家安全记录略高的航空公司去旅行,这种行为正是反映你本人对自
己生命价值的估计。老孟边看边想,觉得经济学书也挺有趣。而对一个纯经济学家,
一个经济主义者,你必须用一个经济的脑子,否则无法跟上他的思路。
经济学家接下来算了一笔账。开始用数字证明。如果你最多只愿意花一百元,去避
免万一出现的意外死亡,那就用100除以0.01%,就等于一百万元。也就是你对自己生命
价值的估价。而在中国的航空公司其保险只买二十元,无论男女老幼其生命只值二十万
元。如果每一个航空公司让每一个人自由选择保险金额,那么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就不一
样了。如果把保险分为二十元、四十元、六十元、八十元、一百元不等,这位经济学家
通过调查发现,越年轻买保险越少,有些年轻人甚至不买保险,越是年老买保险越多。
经济学家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生命的金钱价值是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也就是说人越老越值钱。
这位经济学家在最后说,人越老越值钱,可能和老年人想得更周全、更稳重有关。
对于年轻人来说万一出现的事故总是忽略不计的,所以不愿花更多的钱去预防万一。而
老人却是把万一放在嘴边的,所以老人愿意花更多的钱去预防万一。
老孟看到这里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这位经济学家了。关键是这个结论一扫老孟心中的
阴影,使自己的大龄有了优势。年龄越大越值钱,也就是说我老孟的生命比你雷文的生
命值钱。为此,老孟不由又骂了一阵那些有年龄界限的招聘单位:“他妈的傻×,你招
一个大龄员工肯定比招一个小龄的员工值钱。如此多招几个大龄员工,固定资产不就大
大增加了嘛。”老孟看到这里心情非常舒畅地把书放到了雷文枕边。这书是雷文的,
他刚拿回来还没看呢。老孟先看了,老孟希望雷文尽快看这书。关键是老孟只看到了
书的一部分,他只看到了人的生命之金钱价值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书中后一章
又分析了人的生命之效用价值是随着年龄的减少而减少的。对于一个招聘单位来说,人
家关心的是人的效用价值,这个人招进来如何能最大化地发挥其生命效用价值,而不是
把人招进来保值。保值是个人的事,一个人发挥效用价值才是用人单位的事。一个人发
挥的效用价值比一个人的保值价值高得多。这就像有人把钱存在银行里只挣利息,而有
人拿钱去投资。虽然投资有风险,但投资所得肯定比存在银行里收益大得多。即使是将
钱存在银行里,银行还是用此款拿来放贷借给那些敢于冒险的投资人。从终极意义上来
说钱最后还是用来投资了,而不是放在那保值。所以,在老孟和雷文关于年龄的论争
中,最后老孟一败涂地。老孟真傻,他放着自己的优势法律专业不用,却和雷文论争什
么经济学问题,不败下阵来才怪呢。
雷文占了上风,不知暗地里没事偷着乐了多少回。据老孟说,雷文连睡觉说梦话都
是这个内容。夜里老孟失眠,雷文便在梦中说:“越老越值钱,越老越值钱……嘻嘻…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老孟听得清楚,快气疯了。后来老孟起身在雷文鼻子里挤了半袋牙膏才解气。老
孟为什么不总结一下那次买旧电视时胜利的经验呢?
未完待续
--
什么也不信的社会是可怕的,找不着信仰的人们是痛苦的。
可是,到底该相信些什么呢?似乎没有答案能使所有的人满意,
那些曾使人困惑千年的,依然困惑着今天的人们。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