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ar (一生最重的情结), 信区: feeling
标 题: 寻找失去的记忆(17)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Apr 18 16:55:38 2001), 转信
在北京,爸爸给我联系了一所中学,我要在这里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
我终究还是到了北京,到了这片不愿意栖息的土地。我质问苍天为何要作弄于
人,可苍天没有回答我。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
第一天来二十四中上课,班主任把我领进教室向这个班的学生引见:“这是刘
剑同学,她是从内蒙古转来的……”这时,有的学生都笑出声来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真土!”我的自尊心被猛击了一拳,低着头向自己的座位走去。
一下课,我便成了这个班的焦点。“草原什么样?”“你住蒙古包里吗”“你
是放羊的吧!” “什么呀,扯到哪去了。从内蒙古来的就是骑马放羊的吗?”我
只能尽力向他们解释。
刚到北京,我有许多地方都不适应。首先是语言问题。一次上课,老师说:“
把昨天的篇子拿出来。”“篇子?什么叫篇子?”我忙问周围的同学“篇子”谓何物。
后来我才知道北京人管试卷叫“篇子”。
北京话听起来很难受。同样一个意思,我说:“借我涂改液用用行吗?”;他
们说:“借我涂改液使使成吗?”看来北京话也不标准。
在北京,我逐渐发现这里的女中学生总是做一些涂脂抹粉之类的无聊的事情。
一次,前面那个女生把手伸过来问我是什么味。我自然答不上来。她丢下一句:“是茉
莉花味的香水。连这个都不知道!”我并没有生气,因为我无权评价他们的爱好。
在北京,我无精打采的生活着。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我经常碰到为一点芝麻
小事而大动干戈的人。
一次在放学路上,我遇到正在交谈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说:“唉,咱北京都是
他妈的外地人能好吗?”另一个也表示赞同。我当时真想给他们几拳,可是理智阻止了
我。
北京人总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首都人民就如何如何。我认为北
京只有一个优势:天气预报可以听两遍,仅此而已。
终于熬到放假了,我与刘笛见了面,我们又开始彻夜长谈了。这次是我先开口
:“我想回内蒙。”刘笛安慰我说:“慢慢就好了。我以前也很想回日本,现在就不想
了。”“但愿吧。”
我就像一个游子孤身在外。我永远不会忘记内蒙古,不会忘记呼和浩特,因为
那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第二学期开始了,虽然学习很忙,但我仍然与内蒙古的朋友们通信。朋友的信
和寄来的一声声问候是我最大的安慰。
时光的流水冲淡了我要回去的念头。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生活,一个不断适应,不断克服的过程。只要你勇敢地面对
,你就能领略到它的真谛。
--
等你走远,我就大步的向前,
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也不愁愁云深裹,但求风动,
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