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胖胖熊~~TryToRemember), 信区: feeling
标  题: 美能达系列使用体会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Jun 29 14:05:37 2000), 转信

FROM Xitek

我从来没有也根本不想发表什么摄影作品,对于美能达只是爱好,我开始学习摄影是在
1971年中学时期,使用的是加能的一台旁轴取景相机,镜头是40/1.7的固定头,型号好
象是什么什么-7的,当时的价格为人民币400圆,已经是非常的价格了,我最后使用它是
在1990年,目前这台相机还在我的箱子里,但是不知道是否还可以使用,我可以以后查
出来。

后来就开始了美能达系列。1982年借我们朋友的,结果有了使用第一台美能达傻瓜相机
印象,当时这个傻瓜相机是在香港购买的,型号忘记了,但是自动化程度高,有闪光灯
,体积小,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的,我当时非常惊奇看不见自动对焦系统,照片比我手动
的还好,所以就把我带到相信美能达的路上了,正确地说是带到一个牌子上了。

然后第一台单反就是美能达X-700,1986年5月托其他的人在香港购买的,连同35-70/3.
5恒定光圈价格记得大约为380美元,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的价格了,后来购买了280灯,
然后好象在1987年就开始了x-300等等了。我对于美能达手动的系列没有什么好的记忆,
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太多记忆,因为也没有什么其他相机和镜头的对比。

由于我在1986年到1990年一直是照幻灯片,所以也没有注意镜头质量,当时我认为幻灯
片的效果已经是非常好的了,但是我对于美能达机械照相机起码在当时的机械质量和结
实程度非常吃惊。我曾经将照相机和一个当时28-210/4.5-5.6全金属结构的好象是Cosi
na牌子的变焦镜头连同照相机一起掉到地上,这个镜头是全金属的。我估计大约有800克
以上,因为我现在还有印象镜头的重量好象比照相机重绝对不止一二倍,掉到地上以后
镜头前部的金属弯曲变形。高度我记得大约有一个到一个半人高,因为我是站在一个台
子上拍摄在苏黎世的狂欢节,相机没有直接接触地面,镜头前部首先直接接触地面。但
是通过镜头传给相机的力应该是非常大的,我当时认为可能全完蛋了,但是相机依然可
以使用,镜头也可以转。但是好象里面的镜片位置不正确了,照的结果更不行了。但是
换上美能达原装的35-70/3.5的镜头照相机一样使用,照片的结果也没有任何问题。

后来我一直使用这台700(同时也使用300),一直到1993年12月我购买了第一台美能达
自动对焦相机5xi带28-80/4-5.6套机,我记得当时这个套机的价格大约为5000人民币,
后来采购了75-300/4.5-5.6美能达头,当时的价格大约为2980人民币。但是我对于这个
头非常失望,主要是照出来的颜色完全和实际的不一样,我非常注意使用支撑防止抖动
也没有什么满意的结果,可能就是大家说的没有什么APO的原因吧。

最后一气之下,就将它更换为Sigma 28/1.8的镜头了,当时我已经拥有了美能达50/1.7
自动头,所以就想要一个固定的28的头。然后我就将700和300完全送给其他的人了,因
为没有办法兼容镜头,同时我发现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的差别是太大了,我当时已经不
再对手动对焦有兴趣,因为无法赶上我要求的动体的对焦速度。

我在送人以前,700的问题只有照片的记数器不工作,其他的全部正常工作,记数器可能
由于是机械的,掉到地上有影响,但是A和P程序非常正常工作,手动光圈和速度由于我
不使用,所以没有注意当时是否正常。但是我在1998年听说这台700已经彻底不能使用了
,当然可能是由于我11年以前掉到地上的原因吧,因为那台300目前还依然可以使用。可
是考虑到11年的时间,就算没有掉到地上,可能也到岁数了,然而300目前正常可以使用
,应该说美能达的质量是不错的。我没有使用国产的海鸥300,不了解质量是否等同,但
是如果质量一样的话,我可以保证国产相机一定会有一定的国外市场的,特别是在第三
世界。那里和我当年的情况一样,对于镜头的分辨率等等要求可能还没有一个概念,什
么样的都可以,只要质量过硬就可以。

我后来在1995年购买了600si和24-85/3.5-4.5,当时非常高兴,回到了我手动700的感觉
,当时在六部口买的,基本上是同时购买了3500xi闪光灯,非常高兴,照片的结果使我
非常激动,当时作为对我1971年第一台照相启蒙的报答,我将我的美能达5xi和28-80/4
-5.6套机在采购了美能达600si以后转回给我父亲了。他已经不再经常照相了,一年可能
也就拿起一次两次,但是他现在还在使用这台美能达5xi套机,相机一直没有什么问题。

以后我陆续购买了800si、镜头AF 50/1.7、AF 28/2.8、AF 50/3.5 macro、AF 24-85/3
.5-4.5、AF 28-105/3.5-4.5、AF 100-300/4.5-5.6、Tokina AF 28-70/2.6-2.8、Sigm
a AF 28/1.8,除了Sigma不行以外,其他的非常好。还有2000xi, 3500xi和5400HSS闪光
灯,最近又有了美能达9专业机身及手柄,所以就配备了两个G头,一个是85/1.4G,一个
是28-70/2.8G。我对于刚刚购买的9非常高兴,手感非常好,加上手柄也是一样。

9的手柄设计是独特的,一切让人感觉必须在拥有9以后也要拥有这个手柄,设计的开关
和电池盖子等的细致到位是600和800手柄无法相比的。600和800的手柄以及电池盖子好
象必须小心才可以,否则担心塑料件断裂等等。9的一切开启键和Contax G相机一样,特
别是手柄和相机机身联接点的盖子设计得出色,不象600和800手柄那样是暴露的没有盖
子。遥控线接点有上下盖子,600和800的就是一个塑料软盖子,非常容易丢失。总之9的
手柄和机身一切可以动的地方没有什么担心会丢失的,而以前的600或者800不是担心丢
失就是担心折断,小心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

但是9在加上手柄以后重量不平衡,这是我感觉的唯一不好,即使是加上重量大的G头也
不平衡,而600加手柄以及800加手柄在重量上的确是非常平衡的,除非远路或者特别要
求轻装以及携带要求重量轻,我出去带600或者800的话是一定要带手柄的,但是我现在
如果带9出去的话,已经不愿意带手柄了。

出于对《摄影与摄像》好象是1997年底的一篇有关Contax G相机的关注,我在1998年终
于决定购买了一套Contax G2带三个镜头和一个闪光灯(28/45/90和200闪光灯套机),
当然对于镜头的质量非常满意,但是美能达的变焦镜头带来的好处依然是无法拒绝的。
我会将我使用这些镜头的经验陆续告诉大家,有好多需要回忆,同时需要我回去看一下
我的照片就可以回忆出来,因为自从美能达800以后,我基本上全部记录了照片的光圈和
速度。

一、AF 50/1.7

首先看看美能达自动对焦的标准镜头50/1.7,我的使用结论是只能在晚上或者室内使用
闪光灯的条件下效果比较好,如果在室外正常按照程序使用,它照的背景既不能非常好
的虚化也不能非常好的清楚,特别是照相距离一般是在10米以内的时候,当然10米以外
由于对焦远前后景深有了一定程度的覆盖,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尽管可能这个50毫米的标准镜头它的分辨率比美能达24-85高,(实际上可能不一定高,
我放大到十寸的两张好象24-85的更好一些),但是看上去的效果不高,因为主要人物周
围不太远的背景和人物照的都又不十分清楚,同时又都有一定的清楚程度。我实验过好
多种光圈,从f/2.8一直到f/8光圈基本上都有这个问题,当然人物对焦距离一般没有超
过8米的。照片给其他人看的时候,没有人专门研究照片中间一个人的清晰程度,大家一
般是综合看一个照片,结果就是好象整体照片清晰程度不好。我得出一个结论,使用美
能达标准镜头的时候,一定使用美能达相机的点测光,同时使用中心对焦方式,这样照
片在颜色上基本上非常强调主体人物,对于周围半清楚半不清楚的人和物,只要使用美
能达点测光方式就可以有一个相对大的颜色上大的差别,使得看照片的时候让人家集中
看到中心人物的颜色和焦点。如果使用美能达对于我本人来说非常放心的14点测光方式
,由于它要考虑的测光平均因素太多,基本上不能考虑突出突出主体的颜色,这样就把
这个标准镜头周围半清楚半不清楚的间接地看进去了,印象反而不好了。

总之我感觉这个镜头照多人不好,使用三点或者四点对焦功能更不好,使用中心重点测
量功能也没有点测光功能效果好。但是在室内使用闪光灯的时候,就必须将点测光改为
中心重点测量方式了,否则闪光会出现暴光正确与否的问题。我同时使用Contax G2和4
5/2的镜头,由于45/2的镜头在光圈为2的时候或者2.8的时候清晰度非常高,人物中心非
常突出,可以使得背景虚化的非常好,但是如果使用美能达50毫米镜头,由于光圈f/2或
者f/2.8的时候不如Contax G2的45/2镜头,看上去连主体也没有一定的清晰度了,所以
没有办法。

二、Dynax 9

我在购买9之前,犹豫了好长时间,因为我已经有了一套美能达的变焦系统了,不管是否
质量最好,另外我已经拥有一套Contax G2系列了,要合格的照片,也是可以或者基本到
顶了。

从价格上看,除了我已经有的闪光灯以外,没有什么镜头可以和新的9相匹配的,我当时
对于重新投资有非常的犹豫,因为如果要9的话,就意味着重新投资美能达G系列的镜头
。这样就和重新投资C或者N可能没有什么差别了。而且C或者N可能在价格上更好一些,
比如投资F5和EOS顶极的一套。尽管我对Contax G2已经非常满意了,但是总之通过以前
的使用结果,变焦镜头的相机比Contax G2还是有相当的优越性的。重要的一点是我孩子
不喜欢我使用Contax G2让他在一定的距离和一定的条件下等我照相,他自己不管我想不
想给他照相,他要干他的,所以变焦系列对于我来说是必须的,在他自然状态才可以。
Contax G2没有焦点预测功能,我在使用当中非常深切地体会到这点,镜头好,但是Con
tax G2没有办法对付孩子的活动,孩子也不会等你照相。结果照出来的和使用一次性照
相机的结果经常是一样的。

当时否定N的主要点是F5的体积太大,没有办法向9一样要手柄的时候装上,不要的时候
拿下来轻松方便,对于C还是比较满意的,唯一不是特别满意的就是按扭方式对于我来说
不如9的变相手动感觉方式,加上对于美能达的感觉一直没有什么不好,所以就决定重新
投资的话,还是同一个方向吧。

对于9的手柄装卸的时间,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以前的600和800都不能满足
我的要求,这就和三脚架上的云台一样,没有云台的三脚架要很多时间才可以把相机拧
上拧下,每次照一张移动一个地方非常不方便,要么一起抬着走,要么拧下来分开带走
,600和800的手柄要装上装下的话要非常多的时间,在家里还可以,出门在外就不方便
了,特别是要小心别折断电池盖子等等,9的手柄和相机之间没有任何一个要分离怕不小
心丢失的东西,没有一个要小心怕折断的东西,全部是拧上拧下,不管你使劲还是不使
劲,没有任何影响,可以非常迅速地解决装上装下。和Contax G2开后背盖子的拧法一样


现在的实际结果非常满意,美能达9和85/1.4装在一起,不带手柄,在你手中所拥有的感
觉是从来没有的,重量非常合适,单手还是双手都是原来800si无法相比的。28-70/2.8
G加上以后,双手使用非常满意,但是单手的话前端沉重了一点。
最重要的是快门运动时候手上的感觉是绝对顶级水平的,好象一个非常小的震动在一个
沉重的铁壳里边,可以感觉到,但是同时感觉到这个震动自然消失在你的手中,不带一
点手和相机机壳的震动。如果你感觉不到快门或者反光镜的震动,比如象Contax G2,,
理论上是好的,但是少了一种在照相的感觉。9的反光镜的震动消失在你的手里的铁壳里
,同时你甚至可以非常准确地感觉到震动自己消化在9的沉重的机身当中,使得你有一种
非常的满足感。

以前我使用手动的700的时候,反光镜的震动好象消失在手中,600的反光镜震动太大,
反光镜的声音通过机身穿出来了,消失在手里。800由于机身比较厚,没有什么感觉,但
是9的话,说得夸张一点,就好象反光镜的震动在机身里有回音一样。非常的好。
9的手感可能是我了解的最好的了,我没有使用过C和N的顶极相机,但是在柜台前尝试过
手感,可以说9是最好的。另外,9的外观形象比EOS要更象一个从小就印在脑子里的照相
机的形象,操作非常直观,C和N都需要学习并且记住才可以。可能和我以前的美能达系
统有冲突的记忆。机顶的闪光灯非常结实,完全和我的800si不一样,可以非常放心,最
放心的是相机上凭感觉就没有什么可以板坏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可以以外丢失的地方,
完全和600/800不一样。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当使用9和G镜头的时候,由于85/1.4也是全金属镜头,在太阳底下走
的时候没有了以前使用800和24-85/3.5-4.5时候的那种怕太阳晒的相机太热会变形以及
晒坏的感觉,全部都是厚厚的金属件,尽管跟着走就是了。但是由于心理因素,在北京
如果刮风的话好象还是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毕竟镜头前部是转动的,没有全部密封
,刮风的话还是可能有问题。

同样来说,最大的缺点(当然是相对的)就是没有了800si的自由预先设定三个组合的功
能,如果有这个功能的话,将是一个完全代替800si功能的相机了。我现在还是经常使用
800si,不是舍不得全部时间使用9,而是800si的三个自由设定功能非常的必要,其迅速
更改速度是没有办法使用即使是明显手动的9的功能可以代替的。我估计不是美能达不想
设置这功能,而是一旦设置,可能就和手动一些按扭处在目前手动位置相冲突了,所以
没有办法保留三个自由设定功能。这是非常遗憾的。那些真正了解美能达800si的人,按
照自己的照相摄影经验对应于800si功能,一定会使用三个自由设定的。现场的时间是非
常重要的,有的时候机会只给你1到5秒钟,800就可以达到但是9就没有办法赶上这个瞬
间即失的机会。

根据香港报道,和已经非常快的800si相比较,9的对焦的速度好象是提高了40%,由于我
没有300毫米的镜头,不能证明。但是使用当中感觉在光线暗的时候非常出色,对焦没有
我600si的找不到和800si的犹豫,将100-300/4.5-5.6APO镜头放在800si上和9上,的确
是9快(600si就根本没有办法比了,600si的速度慢的就太明显了,按照现在已经有了8
00si和9的结果来看,这个镜头好象根本就不能用在600si上了,可是我印象中当时还没
有这样大的差别)。

总之,照动体的话,9到目前是没有一次失败的,800si和600si均有过失败,当然800si
失败得非常少,而9还有待更长的时间证明是否彻底没有失败。
9在对焦的时候闪红灯是非常好的功能,这样每次对焦我都可以预先知道对象的焦点到底
对到什么地方了,以前的600si和800si就没有,只能冲洗出来以后按照照片的清晰程度
估计对焦到什么地方了。

--
        送你的时候,正是深秋
        我的心象那秋树,把无奈挂满枝头
        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不能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