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ohao ( 我是一个小冒号), 信区: feeling
标 题: 一种怀念,与故乡有关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Wed Dec 3 18:26:28 2003), 转信
在江南一个没有江南特色的小镇长大。
所谓的没有江南特色,大抵是指没有小桥流水,没有光可鉴人的青石板路,没有结着丁香
般愁怨的姑娘……所以每当北方的朋友用羡慕语气问我江南的一些风俗人情,总是毫不客
气地打击人家美好的幻想,摧残了无数幼小心灵。然毕竟是江南,气候中氤氲江南应有的
温柔细腻,的确也见过很多温婉的江南女子,当然没有文人笔下抬头垂帘颦笑的夸张。母
亲常常因我缺乏婉约温顺而叹息,更为不羁鲁莽而心惊。
80年代的时候市场经济尚未如此蓬勃蔓延,所以小镇较为静雅。儿时喜欢跟着奶奶去小镇
另一端的茶馆找爷爷回家吃饭。旷达的茶馆里坐满了男女老少,或聊天或麻将或下棋。中
央的高座上一般端坐一说书老者,时不时惊堂木一拍,震动满室的心跳。老者相当有职业
素养,自顾本行,无论周遭如何人声鼎沸都无法打断他的工作。距离茶馆不远是电影院,
据说建于解放初期,所以是可想而知的古老。从茶馆到电影院的路上是小镇百十年前最大
的街道,事实上它宽不过3米,不过确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因时间的磨砺光虽不能鉴人却可
见影,两边是古时店铺风格的建筑,幽幽的,雨天别有一番情趣。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小镇主街道两侧种满了高高粗粗的梧桐树,风过树摇,沙沙有声。
夏日夜晚,附近居民搬着凳子出来纳凉,孩子们追着萤火虫赶着夏夜的凉爽等待周公召唤
,常常在梦里被父母抱回家,次日清晨醒来不知身在何处。记得91年长江泛滥,小镇未能
幸免,街道被淹没,水至我的膝盖处。年少无知,迟钝得不知何谓灾难,反而为又增一乐
趣沾沾自喜。经常在去学校的路上偷偷脱去鞋子光脚在水中逶迤而行,甚至幻想某天能乘
船上学。每年夏天,特别钟爱一种1毛钱一根的赤豆冰棍,此时想来都有垂涎的冲动。去年
暑假我还发动朋友们满大街找那种冰棍,甚至找到当年在学校门口开店的老板,白发斑斓
的老人笑而摆手,他已不记得我们儿时的幸福……
小镇被一条运河分割成东西两部分。这运河是我最流连的回忆,伴随着走过风吹雨打,然
此刻我竟不知该如何描述它。当年二伯在冬日凌晨点着爷爷搭建的渔棚,伴随着它的毁灭
与爷爷的离世,在灯火阑珊间顿悟人事的无常,那刻彻底原谅了爷爷,血水之情瞬间融合
。在家中睡觉,梦至夜深总可隐约听到运输船的汽笛声,悠悠而行,却又遥不可及。寒假
返校前一天,在运河边呆坐一下午。由于侵蚀作用,两岸均有剥离现象严重发生,寂寥的
水鸟不时拨水弄云,而船,已鲜少看到,再也听不见甲板上善意的呼唤,闻不到船上人家
炊烟袅绕的温馨。
稍微年长一些便开始外出求学,与故乡越走越远。每次回家总觉陌生,努力地接受它的变
化,告诉自己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却仍有挥之不去的怅然。那些曾经熟悉的人和事慢慢
模糊,故乡也就只能在怀念中明朗或清晰。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02.205.10.1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