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ohao ( 我是一个小冒号), 信区: feeling       
标  题: 一种怀念,与武侠有关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Dec 12 23:06:14 2003), 转信

    
  不记得究竟是几岁开始看武侠的。

小时侯经常在外婆家骗吃骗喝骗住,而舅舅颇喜欢看书,大哥哥二哥哥也不甘示弱,
茶余饭后总是一卷在手。不过舅舅的书有个特点:一致破烂不堪残缺不齐!所以在那样的
环境下培养出我非凡的想象力,长大后便有了许多异想天开的举动。

  外婆家的卫生间无论何时拜访都会有一本面目全非的武侠悄然等待,一般来说是没有
开头的,所以如果某日有幸抓到一本能看清封皮的,那天大概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有次实
在忍不住便追着舅舅要下册,谁知他闭目思考了半日直至呼呼过去也没想出书流落到了何
方。老舅是那种相当随性的人,所以对于身外之物也就不太在意。很多年后当《藏龙卧虎
》被炒作得沸沸扬扬,我才醒悟罗小虎拦住花轿大喊“你负了我!”的书竟然就是《玉娇
龙》,而这本只有上册的书就是我首次接触到的武侠,以后自然一发不可收拾,成天追着
舅舅要新书。后来老人家被我骚扰得无路可走,脑子一转在卫生间放了一本《水浒》。这
招果然阴险,整整一年我没有打扰过他午休,再接下来,换了一本《三国演义》,这下彻
底绝望,直至现在,三国仍是我心头永远的痛!

  对武侠真正痴迷已经是小学五年级。那时候班里的男生流行传阅,而他们也是书的主
要来源。由于需求量过大而供不应求所以有了不成文规定:下象棋决定胜负,胜者先睹为
快。当时我对象棋一窍不通,但为了看书临时抱佛脚!还好家中诸人皆懂此行,不愁没有
师傅。刚开始老爹还挺开心,觉得我好象有改邪归正的趋向所以也就极力支持。没过两天
大家见了我就躲,原因很简单:为了迅速提高棋艺,我见谁逮谁,成天嚷嚷着要下棋,简
直有点走火入魔,更可恶的是还时不时悔棋。尽管如此,棋术照样突飞猛长,武侠积累与
之成正比,金庸作品基本是那段日子搞定的。接下来武侠来源比较广了,象棋也就被打入
冷宫。去年整理旧物时发现那张用三合板做的棋盘滋生许多感慨,拉来邻居央他陪我下一
盘,但反应已经很慢,再也没有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速战速决的勇气。

  上初中以后发现一绝佳武侠宝库——新华书店,节假日便成天在那厮混,导致书店工
作人员各个认识我,有一段日子利用暑假帮他们看过店,好象卧龙生的作品都是在那看的
。其间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细节:有的作者为了作品好卖,就取与知名作家极其相似
的名字,看到最多的是模仿金庸,比如金镛、金墉,不过书写得的确不咋di。某次看书过
于投入忘了回家吃饭,老爹追杀而来,隔着栏杆他问:“看什么这么陶醉,连饭都顾不上
?”惊骇之下支支吾吾,以为他见我如此堕落定要发飙,还没来得及解释,老爹指了指书
架疑问:“你怎么不看《绝代双骄》?”心定神安之后狂看古龙,也算没辜负长辈的“期
望”,呵呵。

  当然并不是所有看武侠的经历都如此美好,等高考结果的一个月便如地狱般黑暗,而
那段时光看得最多的是萧逸。出了考场我就知道一切完了,而母亲察言观色后更是火上浇
油地说:“没关系,考不上咱重读一年!”其实明白她是好意安慰,但绝望之下完全没了
理智,听到此言怒不可竭,从此开始非人生活。每日把自己关在楼上,中午下楼默然无语
地吃饭,然后再回到楼上那个封闭的房间汗流浃背地看书,下午6点钟去书店换新书,凌
晨1点泡在浴缸听中央台广播,继续看书,看镜子里的眼睛因为疲倦瞳孔先放大再收缩。万
幸的是那年南开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格外低,所以我得救了。接到通知书的时候母亲哭了
,她说她真怕我想不开闹出点事来,因为那个月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话,之前父亲甚至想
动手揍我。那刻,我惊觉他们的苍老,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前几日,在朋友的推荐下看《此间的少年》,忽发现很多人物我已经对不上号。也许
遗忘的不仅仅是一部书或一段经历,而是一颗好奇的心。现在,已经再也拾不回当年的意
气风发。
  别了,武侠;别了,我的侠客梦。

别了……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02.205.10.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