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now (醒悟*我要读研), 信区: feeling
标  题: 戏说网络文学(3)——个人文学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Nov 11 12:08:51 2000), 转信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生命像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网络文学的平民性质所昭示的是自由,而个人性质则使其指向私人化
和个性化,但现在究竟是不是百花齐放,或者说究竟是一百朵同种的花、
还是一百种不同的花同时开放,对于网络文学的定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
响的。也就是说,个人化是仅仅指亲历性、体验式,还是再加上个人或个
性化的文体试验、创作思路探索等等,是叙述类似经历、感悟、感情而仅
仅是作者不同而已,还是涌现出开创性的创作多元化的局面。
  
  当然这二者在现在的网络文学中是并存的,我们讨论的目的就是在这
个现状下厘清某个方向,试着分析它们的比例。
  
  在大行其道的当红网络文学中,首先在一篇小说中看到甲有一个女友A,
然后是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悲剧结尾;然后在另一篇小说中看到乙有
一个女友B,然后是又一个已经显得不太曲折、动人的故事,又是悲剧结尾;
然后在另一篇······不同的是第一个在聊天室聊了两年,第二个聊
了两个月,第三个用ICQ,只用了两次,都进入网恋,开始了小说中的爱情
。这种更换主角名字的个人化,显然被作为成功和省力的模式继承下来,
一时间还有很多喝彩。如果把这类鱼目混珠的“重复建设”去掉,网络文
学可能会在数量上大大缩水,但更耐看。在“表达就是一切”的喧嚣中,
个性化的体验、思考有从数量上被淹死的危险,不过看看传统文学和传统
媒体上的情况,我仍觉得欣慰。种种独立、试验式的写作还在复制、抄袭、
模式化的海量生产中顽强地生长。孤独的人现在是可耻的,以后可能光荣
。这里所说的个人化写作,是每个真正有意义的写作实际上都面临的思考
。网络文学到底是文学卡拉OK、模仿秀、还是严肃的创作?(严肃这个词
现在是不是特别招人忌恨?)
  
  
--
不在寂寞中恋爱,就在寂寞中变态
要在寂寞中忍耐, 或在寂寞中等待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