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mile (离开在2003年), 信区: feeling
标 题: 用文字回忆、自责和纪念(21)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Mar 5 00:31:43 2004), 转信
我的状态真的吓坏了小阿姨,也吓坏了飞。二十几分钟后,他紧紧的抱住灵魂几乎在空中
飘零、无依无靠的我。终于我在他的怀中疲惫的一点点,安静下来。依然轻轻的抽噎。
电话响了,我惊得颤了一下,一个趔趄冲过去接;接起来的一个瞬间,一千一万的祈祷―
―我那时候才明白,一个瞬间一秒钟的容量可以是如此之大!是妈妈打过来的,妈妈疲惫
而开心的说,爷爷成功的下手术台了!第一个鬼门关过去了!我的爷爷得救了,他不会在
短短的几天中离开我了!我喊出来“妈妈 是真的么真的么?太好了!”那一刻,我想由
衷
的感谢上帝;只有一个念头强烈:让我付出什么付出任何我都愿意。
后来的一个多月里,爷爷住进了三院脑外科ICU重症监护病房。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切气
管
,呼吸机的管子直通通的插在喉咙里,嘴含着,用胶布贴着,脑上包着纱布,浑身上下插
满了管子,输液,营养液,导尿管,引流管,连着24小时监护仪器的管子,氧气泵轰轰而
鸣,示波器一样的监护仪血压在轻微的跳跃心电图在缓慢的变化……我看得眼晕,我看了
整个心都在拧着疼,眼泪禁不住再次唰唰的流下来:一辈子没有受过苦的爷爷哪里遭过这
样的罪啊?!爷爷一定难受极了,但是他昏迷说不出来,自己一个人忍受着痛苦。爷爷,
我多想为您分担啊!
三院的护士极不负责任。第一次护理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没有经验,第三天,爷爷
细嫩的皮肤开始长褥疮。护士大惊小怪的埋怨:“哟,你们怎么让病人长褥疮了?勤翻着
点身。”那时候我们才知道要每隔两个小时给爷爷翻身,避免压迫神经、血液循环不畅生
褥疮,这些,难道不应该是护士的责任告诉家属的么?妈妈和大舅二舅轮番替班24小时守
护爷爷。医院安排了特护,价格昂贵的吓人,名义上是24个小时特别护理,可是夜里护工
一样困倦难耐,趴着睡觉。妈妈和舅舅没办法,只好和护工商量只许睡一会,而且,是妈
妈舅舅醒着的时候――需要有人分秒时刻的监控着输液和特护监控仪上的心跳血压是不是
正常。护工很懒,非常不负责――这也是和后来老年医院的护工比起来,护理水平也极其
有限,只是工资也因为贴了三院的标签出奇的高。一个多月里,有几次爷爷的生命指标危
急不正常而急救,谢天谢地爷爷的生命力如此的旺盛都挺过来了。褥疮也慢慢好起来,只
不过很慢,因为新陈代谢缓慢新的组织机构生成的就慢,这也是后来爷爷有炎症发烧的原
因之一。每一次的发烧,都是对生命的严峻的考验。在后来的半年时间里,爷爷一直靠营
养液支撑生命。ICU的人一个个进来,又一个个出去――能活着出去的人不多,气氛也格
外
的压抑。之间山东的姑奶奶不辞辛苦的跑来,上海的二爷爷电话里就哭了,北理工林林总
总的头都来了,爷爷的老同事一辈子的朋友来了,那样的气氛很凝重很压抑,而我,常常
就在那样的悲郁中,一个人站在不起眼的角落,偷偷的掉眼泪。爷爷一直昏迷不醒,一点
自主意识都没有,植物人。一天,当我握着他的手摩挲,轻轻的抚摸他的脸,小声的叫他
:“爷爷,您听见了么,我是小捷,小捷来看您陪您了。”爷爷睁眼了!奇迹一样,爷爷
睁眼了!我兴奋的叫出来,“爷爷,爷爷,我是小捷,您听见了么,我是小捷啊!”爷爷
的眼睛没有神采,茫然的看看我,慢慢的闭上了;手抽动了一下,又停止了。就这么一次
,第一次,是被我唤醒的!虽然后来,知道那不是真的醒过来,是没有意识的;但是我宁
愿欺骗自己,是我第一次唤醒爷爷!是我在用心和爷爷的心交流,通过手的传递!
住在三院的一个多月里,名目繁多的收费数不胜数,开支巨额。手术的点名费就不算了,
每天100块钱的重症特护费(不是护工的费用),爷爷去世很久之后,想着那些小护士的
不
负责任,和没有丝毫的特殊护理,妈妈终于咽不下这口气上告到北京市卫生局,讨回了30
00多块钱,更为后面的病患家属讨回了公道。
爷爷的病就这样不稳定的反复,抢救,离不开呼吸机、营养液、输液、药物,离不开24小
时的监护,离不开这样的重症监护,更不可能转到普通病房。终于,三院下了逐客令:这
里不是旅馆,还有很多其他病人需要重症护理。舅舅和妈妈近乎卑躬屈膝的问,那老爷子
怎么办?不可能回家啊。三院的大夫摊摊手,耸耸肩,我们也没办法。他们职业习惯的冷
漠,是,无可挑剔,无懈可击,可是,我恨得咬牙切齿,刻骨。
--
做个好女孩儿
可以伤心
不可以失望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02.205.10.1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