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tz★十年练艺今期满), 信区: feeling
标 题: jjRe杨柳笑春风 11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7月01日02:09:5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发信人: jj (nothing), 信区: civil_express
标 题: Re: 杨柳笑春风 11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un 5 12:30:57 2000), 转信
【 在 TeacherZhang (婆婆丁黄)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晚在十五食堂,临桌的女生因为缺少青菜,叱责男友
: 买饭时不能体恤芳心。男生要去重新买来,又被小姐命令说
: 不必了。最终他只好低眉顺眼地聆听教诲。这又引起了我的
: 思考。讨论这个话题已旷日持久,不断思考也许使认识更加
: 深刻,但无论如何,今天我要把它结束了。
: 在我们这个大学里,对待女生和男生的态度相差甚远。
: 记得我做毕设时,一天中午F、G小姐和我在教研组上机,进
: 来了一位系内有名望的领导。他走到F和G那里,与她们亲切
: 交谈:“在写毕业论文呢?”“你这个图怎么画的?很漂亮
: 嘛!”。我满心期望也能同老师聊上几句,结果他走过我的
: 身边,呵呵,竟径直走向门外了。我只是想说女生能引起人
: 们更多的注意,并不是讽刺这位老师,因为我现在也扮着“
: 教师”的角色,我已经在尽力避免但相信某些场合也会情不
: 自禁地象他一样。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也不止一种解释,关键是看它重复发生了多少次。
我想说的解释是,
一件事对人留下印象的深浅和人本来对事情的看法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如果tz本来就没有觉得他受到的关照应该多余或者起码不少于女生,那么这样一
件事恐怕就不会留下那么深的印象。
如果一件事之发生了一两次,恐怕并不能证明他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 刚入大一时,女生一般衣着朴素。高中的应试教育通常
: 使她们认识不到在生活学习中性别的真正差异。大二后,她
: 们才觉醒了性别意识,开始自觉地走自己的女性道路。再看
: 毕业时的语态穿着,可以清楚感觉到她们的全面变化。有些
: 女生过去在家时享有家庭呵护,在高中时有骄人的成绩,现
: 在她们又发现甚至主动运用了性别优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 成长环境呢?这里声明:我赞同她们性别意识的觉醒,这里
: 只是提醒大家注意这一事实。
: 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占优势,赵忠祥在《岁月随想》里
: 这样感叹他的职业。由于照顾女生的名义,她们得到了更多:
: 教师总是给予特别关注,不愿意给不及格,答辩时容易相对
: 放松,在竞争时大多会加以照顾。班级工作里几个女生是“
: 半边天”,甚至全校还专门设有女生节。有些优秀的女生得
: 以迅速发展,并不完全是因为优秀,而且还因为是女生。
这个解释我觉得有些不同意。
就好像,
如果一个人做的出色。
人们往往回去她/他是不是有个好爸爸?
如果一个女孩子嫁了一个有钱的人,
人们往往会问,那个男的是不是又老又丑?
如果能够得到肯定的解释,那么人们就比较容易得到心理上的平衡。
我觉得不管怎么说,
女生得到的照顾的同时也受到排挤。
男生在被要求的时候也被给与更多的机会。
所以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只是可能既得利益的集团在面对利益调整的时候,
心理难免失落
: 但是另外一方面,因为安全考虑,女生又被隔绝在单独
: 住宿的地方,仿佛如集中营。另外学校的主要安排是依据男
: 生为主体来完成的。她们那里缺乏电脑,没有网络,信息交
: 流滞后,被主流人群所遗忘。
: 记得有一期《清华土木》上,黄蔚写了一篇文章,深刻
: 描写了这种被冷落的感觉:她以争抢一件结构大赛的T恤衫来
: 向公众宣告自己的存在。
: 她们就是生活在这个既热又冷的环境中,热难免使人傲
: 气,冷难免让人失落。由于环境的畸变,她们也往往难以把
: 握住真正的自我,从而陷入各种畸形错觉之中。这样的情形,
: 使得女生出现严重的分化:少数人受瞩目,大多数人被疏忽。
这句说得很深刻。佩服佩服
: 因此男生要给女生多一分关心(不是照顾),女生自己也要多
: 一分自觉。她们应该多加强思考,学会交流,多听从反面的
: 意见。在热的褒扬中学会冷静,冷的淡漠中学会自信,最重
: 要的是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和被别人所尊重。
: 不管清华校内如何,女生也同样要走向社会。社会是以
: 男性为主体的,作为女性,将来如何面对男性制定的评判标
: 准?如何按照男性的思维习惯来发展?一个女生如果希望得
: 以长足进步,通常比男生压力更大,因此更需要思考这样的
: 问题。可是目前她们的思考似乎太少了。据我观察,许多女
: 生本身天赋素质很高,最终发展却难尽人意,这是非常遗憾
: 的。清华的校友很多,我们注意到清华男女生比例已经失调,
: 而其中著名女校友甚至更少。这是值得深思的。
著名的不等于成功的。
著名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见得每个人都愿意付出这种代价
--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