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yu (我想睡觉), 信区: feeling
标  题: 西游日记摘抄(5)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an 10 13:24:51 2000), 转信



第五章:六义士齐聚西吉 饮黑啤共商大计(7月15日)


大家总算又聚到了一块,第一天确实挺累的...
不过第一天的感触总是最多的,我们在王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不少的地方。可是给我印
象最深的是干烧羊肉和黑啤酒。



(以下摘自辛的日记)
4:30车至西吉,下车出站,不见人来接。去吃早点,十个包子,两碗稀饭。吃毕,见张
&欣来接。到乡镇企业局招待所,2楼,209,何睡去,我未睡,写日记。 睡了一会。起
来就乘车出发了。我们加上陪同人员乘两辆车。 去沙沟乡灌区配套工程、下坪水库参观
。参观引水渠工程。至水库,见坝上八个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在水库座谈的时候
,谈到了共产党员的奉献,一名年轻的职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了。
单说,共产党员就是要为群众做事情。没有民族和宗教的限制。感觉说的很有道理。
水库给我们宰羊一只,做羊肉若干碗,吃的痛快!恶心的是欣将啃不动的骨头扔在我的碗
中,只得吃下。
回来时被何挤到了北京jeep上,颠死了。
晚上,单&王&赵(乡企局三位局长)&马(司机)请我们众人喝黑啤,喝了近30瓶,由于很
久没有喝过酒了,所以喝起来真是很痛快。我有一种梁山好汉的感觉,大块吃肉,大碗
喝酒。
我喝的很多,上厕所三次,主动吐了三次,爽!他们真能喝。
回来,与X大哥(哲赫忍耶派回族)谈了很久,甚是投缘。向他讨教了很多哲派斗争的内
幕,详情是这样的:(下面的内容本人不对其客观性和真实性负责)
截止96年的数据,西吉县人口有43万,其中回族占52%。
中国伊斯兰教(回教)四大教派之一、土生土长的哲赫忍耶派的总部和头领的居住地就
在西吉县沙沟乡。
由于历史上(尤其是清朝时期)国家对回族以及回教的镇压,对回民的迫害,很多回民
被迫迁至西吉。回族(教)的发展史是一部血泪史。充满了血腥的暴力镇压,当然也伴
随着回族兄弟不屈不挠的对统治者的持续地反抗,他们没有屈服过。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回族聚居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
态,回族聚居区的入学率只有60%,女孩子很少上学,回族聚居区的学校经常收不满,回
族学生在升学时有50-80的加分,可是升学率依然很低;回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没有办
法开展,一些教派不让做结扎手术,在回族地区,有几个孩子的家庭是很普遍的;在经
济上,由于包括观念在内的种种原因,较其他地区远为落后。
由于宗教势力的存在,在回族聚居区的乡、村一级党政组织近似瘫痪。有一句顺口溜叫
做:“海原没党,西吉没法”。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乡村一级党政组织的概
念,他们只相信真主的口唤。
谈到回民为了自己的权益而展开的斗争,X大哥给我讲了下面的事:
1993年,哲赫忍耶教派内部产生严重分裂,分出一个派别:陈家沟派。他的首领马如城
与哲派首领马列松(原真主净化他的心灵)及其子马哲、其侄马福礼争夺哲派的领导权
。话不投机,当场动手,马如城率3000人马在西吉县城东部的夏寨乡与17、8万的哲派教
徒展开火拼、械斗。对于伤亡人数,官方的说法是难以令人置信的49人,远远小于民间
的数字:300人。虽然这个数字也不能完全相信。
事情发生后,主管政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先生作为中央特派员来西吉调停,
与各个当事人广泛接触,并举行多边和解谈判,可惜未果。
后来几个主要的首领被中央当局拘捕,判刑如下:
马列松 15年
马 哲 20年
马福礼 20年
马如城 无期



(以下摘自平的日记)
今天,由水利局单局长和乡企局王局长带领,我们开车去沙沟参观下坪水库工程。一路
上,从车窗望去,外面土山上是层层的梯田,不一色的植物带远远望去象大山穿上了缎
子一般美,本来我是在慨叹着这种美的,而回来时我想这美是用贫穷换来的。确实不知
道这里的人是怎麽生存的,所以参观完工程后,我们到老百姓家走走。
第一户,穷的很,家中四个孩子,二女儿十二岁了,还没有上学。家里只有两袋粮食,
没钱!没钱便什麽也不能干了。看着那一张张淳朴的脸,还有孩子那怯生生的目光,我
不敢多说些什麽,再看着那脏兮兮的小脸蛋和脏乎乎的小手,让你不禁怜惜:这就是童
年吗?
真的没有什麽可说了,看看当地的孩子个个瘦得很,又有多少人正在为减肥而犯愁。现
在的大山里有点凉了,然而还有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没穿裤子,有人说,当地的孩子适
应了。真的,说什麽呢?是什麽让他们适应的?自然不是日本式的磨难教育。
这里的人民素质极低,女孩一般不上学,因为家里穷嘛。他们大多只会对你嘿嘿一笑,
孩子们看来智商也不高。这样的环境,怎麽开发他们的大脑?面对不知该向你说什麽才
好的人群,你忍心再呆下去?
这一晚上,来了两位局长和我们谈心,也许,他们所说的是中国政府内部某些干部的腐
败,也是导致这块土地越来越贫穷的原因。关于我听到的真实度到底有几分暂不考虑,
几位局长讲让我们将来要长本事多为人民干实事,也说自己的同乡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着
片土地上贡献着青春,真的应验了那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奉
献精神上他们不愧为共产党员。他们觉得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该做的事,说贡献吧
,可能表述成文字是有的,但在过程中都平平淡淡。几位叔叔的教导很有积极意义,他
们说过:“等你们将来有了能力,一定要记得中国还有的地方吃不上饭呢。”
 

--

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