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rad (窝头~焚琴煮鹤), 信区: feeling
标  题: 唐僧说话(之一)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11月11日13:06:2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唐僧喜欢把一些简单的话说的复杂。但复杂有复杂的好处,就是                        
不会有歧异。简单的容易重复,重复得多了就容易走样。就象人                        
们说的:“第一个把女孩子比喻为花的是天才,后来的都是白痴。”                    
很多我们常说的话,现在已经没人注意它本来的份量了,只是象                        
条件反射一样,到了该说时,顺口就说出来了。惹得偶忍无可忍,                      
要学一回唐僧了。                                                                
                                                                                
一、“发黄的旧照”                                                              
最早是谁先用的这个说法,已经无从考证了。只记得刚上大一时,                      
一个高中时很要好的女同学给偶写的一封信里使用过。女孩子初
到异地,周围环境还很陌生,心情落寞。正好我歪打正着给她写
了封信,于是,感动之余,她在回信中把旧日的交情做了这样的
比喻,倒也恰当。
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分开才不到一个月,而且都是十八九
岁的人,别说是高中时的合影,就是我小时候那些露点写真也没
有任何要发黄的意思。况且她在北大偶在清华,偶要是想去看她
也就是一刻钟的事。当然,偶这么说有点没良心了。而且偶当时
对这个比喻也是很以为然的,被感动得够呛。
其实呢,大概也只有我们父母那一辈人年轻时的照片才真到了会
发黄的时候。那也成为他们凭吊逝去青春的一个碑铭。这个词大
概就是他们或他们上一辈人创造出的。但是,“发黄的旧照”,
这个词组实在太有生命力了。本来,照片就是是凝固的记忆,何
况还是“旧”的呢。“发黄”二字,更是给人一种沧桑感。两个
定语,小宇宙都强得可以。如果是黑白的旧照那就更有杀伤力了。
也难怪人们爱用它。
说了这些,其实偶自己也是很喜欢这一说法的。只是偶觉得这个
说法快要消亡了。尽管现在连初中生作文中都常用它,但是人们
说这句话时越来越没心没肺,很多人根本没见过发黄的照片,只
是为赋新辞强说愁而已。而且,科技在进步,我们有了数码相机,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照片会发黄了。未来的人们至多只会感叹现在
的技术落后,照片的分辨率不高。也许,以后会衍生出“模糊的
旧照”或其他什么东东也说不定。
趁着还没过时,就让我们多说两遍吧。
 
二、“下盘不稳”
大一体育课学太极拳。偶闲来无事,自己在走廊里演练起来。同
宿舍某君在旁观看。一套拳打完,此君点评道:“很好,只是下
盘不稳那。”偶该如何作答呢?
偶下盘不稳,这千真万确。就算没看偶练拳的人说偶下盘不稳,
那也是十拿九稳。因为偶下盘不可能稳,除非象少林和尚那样站
三年桩,把地跺出两个坑来。事实上除了真正的练家子,大家的
下盘都不会稳,所以,你要是想假充行家的话,就去说人下盘不
稳好了,肯定错不了。
其实,问题绝对不止出在“下盘不稳”上,而是表现出国人的一
个语言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下盘不稳”的说法,都是百
发百中,但对实际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比如某个青年作家写出点
什么东东后,总有一班文艺理论家出来批评一通。他们批的对不
对?对,可你要是让他们写出点更好的,他们写不出。要想批评
别人也可以,但总该说出点有建设性的,别人从前没意识到的。
如果是下盘不稳一类空泛的话,还是免开尊口吧。
所以,当某君说我下盘不稳时,我回答道:“废话!”
 
先写这两条。什么时候想起来再接着写。


--
岂有豪情似旧时

            花开花落两由之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