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rad (窝头~戒赌中), 信区: feeling
标 题: 妙人窝头(二)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5月20日17:14:5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妙人窝头(二)
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我爷爷。我当时最喜欢的就是坐爷爷腿上听他
念小人书。人一生中除了看美女和受惊吓外,只有两种情况下会不自觉地睁圆眼
睛,一是长大后看电影,另一个就是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爷爷嘴并不巧,所以
我更爱听他念小人书,那时家里的两抽屉小人书他给我念了无数遍,虽然多年后
因为搬家都丢光了,但很多部分我至今还能背出来。
后来上了小学,认识了字,我就逐渐开始自己看书——从来不看正经书,只
看些童话、笑话、野史之类,而且也开始给同学讲故事。同学们惊讶于我竟然知
到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以至于每节下课后我周围都会围起一大帮人。这使我觉得
很有面子,于是就去看更多的书、更多的笑话。其实现在想想,小时候做的很多
事都是虚荣心使然。总之,在当时,讲故事使我在同学中有了地位。当老师们发
现这一点后,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巧宗儿——每到什么美术、自然等小学里
分量不大的课上,总要留半节课让我上前面讲故事,同学们爱听,老师也乐得轻
闲,还有一个原因:不用维持纪律,只要我开始说笑话,大家除了按时大笑外,
绝不捣蛋说话。北方把口若悬河叫做“白活(轻声)”,我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同
学叫做“陈大白活”。
讲的多了,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问题,笑话毕竟有限,何况那时还没有诸如
延安毛笑话等经典题材(就算有老师也不能让讲)。课堂上倒容易应付,关键是
课间。于是我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别瞪眼睛,真的!当然,这种创作是纯粹的
口头创作,很多是现编现讲,讲过就忘。题材多是我们共同关心的,以科幻类为
主,譬如当时正热播某个动画片,大家看得不过瘾,我便亲自捉刀来编个续集或
外传之类,以使众人尽兴。开始是为了满足大家,到后来则纯粹是为了自娱。我
开始喜欢那种驰骋想象力的思维,没事的时候常常和几个好友一边摆弄那种关节
会动的玩具兵一边设计飞天遁地的神奇本领。我后来痴迷于电子游戏也与此有关
吧。我就这样幻想到5、6年级。
这样幻想的一个缺点就是使我成了理想主义者,这在打架时是很吃亏的。经
常想耍个帅却被人五马长枪的一拳打爆了鼻子,或是想空手对付坏孩子结果被砖
头给花了。我额头上的伤疤就是这么来的,很深,能摸出骨头的轻微凹陷。
5年级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世嘉五代等大型游戏机开始在游戏厅出现,于是
我又多了个广阔的幻想空间。我虽然经常玩,但技术始终很臭,因为我从不在意
各种打法经验,我只在意游戏中的人物和情节,并乐于给他们编织些新的冒险故
事。小学六年,除了启蒙教育外,意义的确不大,真正培养我的想象力的,应该
说是那些科幻故事和电子游戏。就象我曾说的:土人自有土人的成长方式。
--
老衲少林方丈,法号——窝头!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