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mos (结82班23#431), 信区: feeling
标 题: 哈尔滨冰雪之旅
发信站: 听涛站 (2003年01月14日14:29:1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我们原来准备元旦到哈尔滨,后来听说1月5日是冰雪节开幕,为了凑个热闹,就改在1月
4日上车,这样1月5日刚好到哈尔滨。印象中现在应该是哈尔滨最冷的时候,我们自然不
敢怠慢,提前向两位东北同学借了许多装备:一条厚毛线裤,一双厚棉鞋,一件长棉衣
(本来还借了一件小羽绒服和一条大围巾,后来觉得有些重复就没有带去),自己各买
了一套仿南极绒的保暖内衣,还有一双厚鞋垫,加上原来的装备,如临大敌,预备把自
己打扮成两根大香肠。走之前我们把到时要加的衣服装了两大包,计划即将下车的时候
都穿上,把空包寄存,"轻"装上路由哈尔滨。
早上6点多起来,车就快要到哈尔滨了,我们连忙穿上所有衣服,我的有:帽子、普通围
巾、羽绒服、羊绒毛衣、紧身毛衣、保暖内衣、普通内衣、牛仔裤、厚毛裤、暖棉秋裤
、大小两双毛线手套、两双袜子,两个鞋垫、普通棉鞋;mm的有:帽子、羊绒围巾、普
通秋衣、暖棉秋衣、毛衣、短仿羽绒服、长棉衣、小毛线手套、大毛线手套、普通秋裤
、暖棉秋裤、棉裤和外裤、两双毛袜、羽绒鞋垫、厚棉皮鞋。还都抹了脸霜和润唇膏。
下了车,觉得即使在一天中最冷的清晨,身上和腿上都足够暖和了,但是脚挺冷的,又
各买了一双厚鞋垫,还凑合。最冷的还是脸上,像被刀子刮过一样,我们的围巾又围不
严实,呼出的热气在围巾边沿都结了冰。
出了火车站,走路30多分钟就到圣索非亚大教堂了。路上值得一提的有一座东欧风格的
桥,桥头柱上是浮雕的那种,感觉十分地道。圣索非亚大教堂号称远东最大的教堂,外
观看上去的确很雄壮,不过长于气势而拙于细部,总体来说像是俄罗斯人做出来的东西
。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是俄罗斯风格的洋葱头形状屋顶,和形状特别的十字架--和基督教
的其他教派不同,东正教的十字架在一横的下方还有一道斜杠。里面已经没有教堂的功
能,现在是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一进门,感觉体量真大,强烈向上的空间、柱子和
窗户营造出强烈的出世感;阳光通过屋顶的天窗斜射进来,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彩
绘花纹虽然已经斑驳,但还能想象出当年的辉煌。我们拍了很多内部的照片,效果都不
错。教堂的四壁暗道是教堂圣物的展览,教堂地下室是城市规划展览,也都一一看过。
讲解员长得都很漂亮。
出了大教堂,我们徒步去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两边都是俄国人建的欧式建筑,感觉式样
不是很多,而且细部大都做不细,和上海的欧式建筑比起来,感觉是简化过的一种模式
。不过由于建筑都不高,大约和路等宽,尺度感非常好,人在其中非常舒服,不像上海
的南京路的感觉那样压抑。冬天时节,路两旁摆了很多市民、中学生动手做的冰雕,这
种全民参与的感觉很好。半路还有一条横街,两旁都是冰砖砌成的商铺,真是匪夷所思
。
走到10点多,快到松花江边了,我们想吃中饭,随便进了一家叫"露西亚"的西餐厅(强
烈推荐!大约在靠近松花江的第二个路口,路的东面,靠近一家肯德基),没想到带给
我们一次惊喜:里面的摆设,还是那句话--地道!即使在上海,味道这么纯正的酒吧也
不是容易找到的。正中一个壁炉(这在冬天简直是太重要了!连看到都会觉得温暖),
右边是两个大架子,摆满了收藏品,还有一架古朴的钢琴。墙角有一个很特别的凹角,
里面放着一个放杂物的台子……我们坐下来拍了很多照片,看了墙角的塑像旁边的简介
才知道,这是一个俄国商人在20世纪初期盖的房子,他的后裔一直住在这里,解放后命
运也相当坎坷。后来为了纪念留在哈尔滨的俄国人的后裔,有人把这个房子卖了下来建
成了博物馆加酒吧。我们吃了红菜汤,mm赞不绝口,我也觉得味道非常好。还吃了俄式
面包。服务员非常殷勤,中国话说的不是很好,我们还以为是日本人(因为酒吧老板就
是日本人),后来结账的时候问了一下,原来是中国人。
然后出来到了防洪纪念塔,眺望了一下冰封的松花江,然后坐了1.5元的公共汽车到太阳
岛看雪雕。我在北京买的这双棉鞋号称防滑,可是我在里面滑了不下7、8跤,这让我非
常沮丧。雪雕对于我们来说很新鲜,置身其中觉得到了一个可爱的童话王国。最大的雪
雕有上百米长,十几米高,是一个吹箫的女神;一般的都是长宽高各2~4米左右,题材各
异,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雪白雪白的房子,烟囱上还冒着泡泡状的烟--都是雪雕成的。
我们还滑了雪滑梯,就是坐着大轮胎从十来米高地方滑下来,滑道有好几十米长,非常
刺激,坐完后看着滑道,想想这样就滑下来了,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勇敢的。
出来以后就上车去冰雪大世界,坐车坐过了,不得已下车走了一段,走在松花江大桥上
觉得风真冷,冰封的河流有好多规则的薄冰面,估计是刚刚采过冰做冰雕的。去过冰雪
大世界的人评价都很高,进去一看所言非虚,果真是冰栏玉砌,晶莹剔透的世界,大大
小小的冰雕、冰建筑不下几百座,大的有五六层楼高,雕成圣索非亚大教堂、巨型雕塑
、古塔等形状,比较奇妙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可以进去的(虽然其实里面只是一条通道)
,我们进了"圣索非亚大教堂"拍了点照片。教堂内部的冰面很滑,我差点连照相机都摔
了。还玩了冰滑梯,虽然只有半层楼高,但冰滑梯比雪滑梯要滑得多,所以也很好玩。
玩了一会看到有一家冷饮屋,是一间白雪覆盖的小平房,周围是白桦木篱笆围着的积雪
的小院子,感觉很好。觉得时间还充裕,于是进去坐了一个小时。主人是鄂伦春族人,
感觉非常热情,我们出去之前一再叮嘱我们说累了就回来坐坐,不吃东西也不要紧。从
主人那里打听到今天来参加冰雪节开幕时的嘉宾还有李鹏,不过后来没有见着。
出去之后继续游玩,我还是不停的摔跤,后来mm扶着走,好了一点。感觉一切都是那么
新鲜:人造的树挂、可以上楼的冰房子、在冰舞台上表演disco的哈尔滨女孩(再次赞叹
哈尔滨女孩的漂亮)……最有意思的是攀冰岩,两层楼高的冰岩上凿出一个用来踩脚的
坑,崖顶垂下一条绳子可以用手来拉。我拉了几步就觉得脚底特别滑,不敢继续了,连
忙派了照片充数就是了。从楼梯走到岩顶,发现前面还有一条巨大的冰滑梯,坡度特别
陡,滑下去的人都冲出去好远!看了半天,我们决定原路返回--回来后每每想起,都觉
得后悔。
哈尔滨4点半左右太阳就下山了。原来白天看不出来的冰灯,现在发出红红绿绿的光,找
不出什么词来形容眼前的美景了……后来还放起了焰火,璀璨无比。然后去登冰雪长城
,钻雪山洞。玩够了,大概7点多才出来。
然后夜逛中央大街,到一家西餐厅吃东西,点了两片大马哈鱼、土豆沙拉、红菜汤和俄
式面包,非常便宜,环境还可以,有人弹钢琴唱歌,后来出来一个俄罗斯小姐拉小提琴
。后来听说有一家东方莫斯科西餐厅有俄罗斯歌舞表演,觉得应该也去看看。后来还吃
了东方饺子王,蛮不错。然后上车,连忙脱衣服,回到北京是早上9点多,觉得北京真是
太暖和了。
--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