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liveer (迅速强壮两倍), 信区: feeling
标 题: 父亲节到来之前[zz]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un 14 19:08:39 2003), 转信
父亲节到来之前
葳儿缎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家庭的影响,这种影响仿佛我们身上的
胎记,抑或心上的烙印,伴随我们生生世世。
小时候我一直崇拜父亲,在长大以后的日子里,没有一个男人能够逾越父亲在我
心中的地位。父亲和我交流的并不多,可他是我心目中的男性典范。于是,我带着父
亲的标准去寻找男人,带着母亲的标准来自我约束。
我从小就看着父亲坐在沙发上一边看《参考消息》一边吸烟,而母亲则一面唠叨
一面在厨房忙碌,于是我将这种情况在头脑中设为默认的家庭模式。后来,从家庭走
向社会,我开始用男人的标准来衡量父亲,便觉得他也许是个好父亲,可是绝对不是
我想要的好男人。于是我开始叛逆,想要打破头脑中原有的模式,我给自己找了一个
肯为我做好饭在餐桌前等我加班回来的男人。
但是到了最后我发现还是不行,男人看报纸女人做饭这一场景已经我的头脑中定
格,儿时的家庭模式已经在我的头脑中顽固的生根,无法扭转。我实在无法接受男人
扎着围裙出现在厨房的样子,于是我只好调过头来,还是寻找我心中顶天立地的男人
。我一面抱怨着,一面还是如同母亲一样由衷地爱上了厨房。我鼓吹自我和个性,可
还是接受了大男子主义的土匪一样的男人。
我无奈的发现,在经历了叛逆的过程之后,我还是不得不回归。
三十岁之前父亲在大学里做学问,三十岁之后他为了爱情和责任回到家乡的小县
城。他喜欢读书,喜欢饮酒,喜欢篮球和乒乓球,这些都无一例外的影响了我。
父亲一直把我当作男孩来教育,尤其喜欢我男孩一样的短发,在他的鼓励下我从
未蓄过长发。家里没有男孩子,有什么事情我都会无所畏惧的冲在前面,比如换煤气
罐。这种作风一直被我延续下来,一次,我正在往墙上钉钉子时有人敲门,结果我开
门的时候手中拿着锤子,嘴里还衔着一枚钉子,让门外的异性朋友瞠目结舌。我想换
回淑女的面具,可是人家已经被我吓得落荒而逃,令我扼腕叹息。
父亲很善饮酒,高考之后他开始带我参加他和朋友的聚会,他的理由是以前一直
埋头读书,现在该了解社会了。所有聚会的中心目的都是交流,互相传递一些友好的
信号,这时酒就成了最好的一个传递媒介,有时他们会从中午一直喝到夜里,我就陪
着一壶接一壶的喝茶,看他们喝酒就是看百态人生啊。有一天父亲忽然来了兴致说丫
头来替我敬大家一杯酒吧,于是我正式开始了饮酒生涯。不善饮酒,可实在喜欢那种
宛若男子的豪迈气概。
父亲嗜书如命,在对待书的问题上他有着孩子气的认真。一次我从家里回北京,
临走时看见床边有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就随手放到旅行包中,没几天老人家发现
少了这本书,便不依不饶,直到他来北京出差,非到我的住处拿回了这本书。去年我
说需要一本《辞海》,家里那么多本给我寄来一本吧,他踌躇良久说家里的《辞海》
都是不同的版本都有收藏价值,最后还是另外买了一本给我。
父亲的床头有一个柜子,里面是我成长过程中的所有痕迹,包括历年来写给家里
的信,甚至还有我送他的衣服的商标标签。柜子里还有一本书,书中收录了一篇我中
学时写的关于父亲的作文,他动辄拿出来跟人炫耀:“这是我闺女写的我。”母亲为
此耿耿于怀,直到去年我写了一篇有她的影子的万字故事,才得以平衡。
每次回家我都会给大家准备礼物,有一次回去的很匆忙,见到父亲马上致歉说没
有带礼物。然后我埋头整理旅行包,父亲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旅行包已经腾空了,父
亲诧异的问:“你真的没有东西给我啊?”我尴尬万分,想了想便转身拿出一件校庆
的纪念T恤,因为特别肥大所以一直被我当作睡衣。我不好意思地递给他,老人家立
刻孩子般的满足了。
去年父亲的生日,我因为很多琐事忘记了。碰巧有事给家里打电话,讲完之后父
亲迟迟不肯挂断电话,问我:“你还有什么事吗?”我说没有事了,他说你再想想,
我还是没有想起来,老人家急了:“你再好好想想,还有什么事要跟我说。”我绞尽
脑汁终于记起了这个重要的日子,于是好言抚慰,挂断电话后发现自己满头的热汗。
今年,我早早买了一块刻着父亲生肖的双面玉,准备生日时给他寄去。
我和父亲都不善表达,有一次我接着酒劲鼓足勇气在电话里肉麻地说:“爸爸我
爱你。”他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了三个字:“我也是。”
岁月在流逝,父亲在老去,他昔日的活力如流水般蒸发着,凝固在看不清的尘埃
里,再也找寻不见。妈妈说父亲好像进入了更年期,不再沉默开始唠叨,还变得爱在
厨房里转悠了,我听了哑然失笑。
独自在北京,有时就会忽然想起父亲。我在他读书过的校园里读书,在他行走过
的街道行走,吃着他喜欢吃的京味小吃,喝着他喜欢喝的燕京啤酒。有时,我会突然
有想给父亲打个电话的冲动,我想告诉他,我是多么喜欢这个城市,我是多么喜欢我
身上那些他的影子,可我总是拿起电话又放下。成年之后我们不知不觉的学会了矜持
,无法像孩子那样肆无忌惮的表露自己的心意。
无论如何我相信,父亲的青春时光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2.21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