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msun (¥1),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我的足球生涯(5)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10 22:19:25 2001), 转信
(5)分班与球赛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结束、刚开完校运会之后,我们又经历了一次新的"大转会"。这次
是由于文理科分班引起的。6个班中所有选择读文科的人被集中到了1班。而读理科的同学
中前50名(按那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排)也被抽了出来,组成了所谓"试验班",就是新的6
班。原来的1班和6班剩下来的人就被拆散,分别分到了2、3班和4、5班。对大多数同学而
言,这真是一件痛苦但却又迟早要面对的事。毕竟大家同一个班将近15个月了,期间又经
历了军训、春游、两次校运会等等活动,彼此之间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一下子要拆
散分开,虽说大家都还在同一栋楼里上课,但始终还是有些难以割舍。我记得我们4班当
时搞了很多名堂,像印制班服、班旗等等,借着校运会的机会闹了一场,还不解恨,又集
体到游乐园疯狂了两天一夜。其实学校要重新分班的话选择什么时机不好(例如放假的时
候),偏偏要等到校运会这样使我们的集体凝聚力空前高涨的时候才来"棒打鸳鸯",真是
残忍!开完校运会之后,很多女生都抱头痛哭,简直就像生离死别一样。
在新的6班中,只有3男3女来自原来的4班。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像东文这样的体育
尖子"居然"也进来了--虽然他心里很不情愿。(他曾半开玩笑地说,早知道这么个分法当
时说什么也少拿几分!)
这次分班的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就是,每个新集体都有点儿像一盘散沙,貌合神离。以
我们班为例,最初的那段时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往往局限在原来来自同一个班的人组成的
小"派系"中间,不同派系的人除非原来就很熟,否则除了工作需要和基本的礼节性的招呼
之外,相互都没有多少话可说的。下课的时候,通常可以看到我们班的人一拨拨地往"娘
家"跑,只为去和原来的同班同学聊上一会儿。东文就是一个典型。有一次在英语课上,
他被老师提问,问题记不清了,反正回答的句子里有个属于哪个班的描述吧。东文一时口
快,就把"Class 4"给说了出来。虽然他说完马上就意识到不妙,赶紧改口,但已经在班
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真是"真情流露"!
班主任也发现班里的气氛不大对头,不仅在上课的时候提了几次,而且还三番五次地
把我们这些班干部抓去"训话",但收效始终不大。大家只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
往"娘家"跑而已。老师们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说了这么大半天的题外话,现在终于可以言归正传了。在当时的这种氛围下,学校急
需一些班级活动来改善局面。于是,年级内部的班级足球赛顺理成章地开锣了。这是我们
班拧成一股绳的开始。
很不幸,分组抽签时我抽到了一支"下下签",我们班将和实力最强大的4班、1班同组
。为此,我差点就被班里的人指为"千古罪人"!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首轮我们轮空,可以"
坐山观虎斗",让那两支最具冠军相的球队先拚个你死我活再说。
说实在的,当时我自己也对小组出线不抱什么希望了。学习尖子多的地方体育强人少
,这虽然不能绝对化,但好像也是一般规律吧!我们班的体育人才数量在年级里可谓"贫
下中农"了。要不是有东文这样绝无仅有的全能型人才--足球、篮球、田径(跨栏、跳高
、铅球)、游泳……,几乎样样都是年级里的一流高手--我们班的体育在年级里几无立锥
之地啊!可以想象,在排兵布阵时我们是多么地捉襟见肘!在足球队主力阵容里,只有东
文、LinH和我是在高中阶段还踢得比较多的,经验也比较丰富;其他的像HuangY、LiWX等
人虽然初中时曾在班队"服役",但到了高中之后平时好像就没怎么碰过足球;我们甚至不
得不把ZhongY这样的一向只往篮球方向发展的壮汉拉拢进来,让他当边后卫。
--
--
岂能尽善尽美 但求无愧于心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