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msun (¥1),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我的足球生涯(14)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10 22:28:33 2001), 转信

(14)栋梁杯之一:初出茅庐

    军训刚结束才两周,"栋梁杯"足球赛就开始了!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安排得这么早,
明显地对新生不利。(后来几届的师弟们就幸运多了,"栋梁杯"是春季学期才开始的,他
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来磨合。)仓促之下,我们虽然拉起了一支队伍(以2班的同学为主
,领队好像是阿Ling),但是大家都不是很熟悉,更谈不上配合默契了。我感觉我是连自
己人都还没认全呢就上场了!

    96年10月16日中午,西大操场,我们结6足球联队参加了第一场栋梁杯的比赛,对手
是研联。我首发上场,司职左前卫。

    上半场前10分钟,对方趁我们立足未稳,抓住了后卫的两次回传失误,毫不客气地连
进两球。真是出师不利!挨了这当头一棒后,我们才渐渐清醒起来,逐渐控制了场上的局
面。可是,由于我们的中场配合不够好,又缺乏长传转移,因而没有获得什么比较有威胁
的机会。那时候,我对这种标准的11人场还是不够熟悉,在场上找不到感觉,跑动得虽然
很卖力,却老拿不到球。等拿到球的时候,通常又找不着接应的队友,只好一个人沿边路
突破。即使有时候传出了落点不错的球,也往往因队友还没赶到而徒劳无功。

    下半场,我们发动了更加凌厉的攻势。由于体力好于对手,我们牢牢地掌握了中场,
并开始不断地冲击对方的球门,终于在10分钟左右的时候扳回一球。这使得我们士气大振
,一度造成对方门前险象环生。Leich曾经在一场混战中趁对方守门员倒地扑球脱手之际
捅入一球,但主裁判却示意Leich冲撞守门员在先,入球不算数。

    应该承认,对方的球员经验很丰富。他们懂得利用裁判尺度掌握得比较松的特点,不
时以小动作干扰我们的发挥。而我们由于军训刚刚结束,身体状态还没完全调整过来,对
抗能力偏弱,因而吃了不少亏。裁判的因素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终场前10分钟,
我在左路突破后把球吊入对方小禁区角上,Leich正好赶到,来了个倒钩射门,可惜球打
在了对方守门员的身上。这时,对方后卫救驾心切,与守门员撞到了一块儿;而Leich在
混乱中再次得球,怒射破网。本以为这下终于扳平了,不料,离球门位置很远的裁判竟瞎
说我方有队员在守门员身后推人犯规,再次宣布入球无效。这个判罚真叫人气愤!但是裁
判是场上的主宰,我们也拿他没办法。最后我们以1:2饮恨。

    赛后,在辅导员hover的指导下,我们的领队拒绝在比赛结果上签字,并迅速递交了
申诉状。虽然比赛结果无法改变,但这至少表达了我们的愤怒和不满。

    第2轮我们的对手是结3联队。由于他们在首轮中以7:0大胜专5,因而我们只有把这
场比赛拿下来才能确保出线(当然还要赢专5)。虽然我们在刚开场的半小时里踢得不错
,但却错失了多次得分良机。相反,结3把握机会的能力比我们强不少。他们在第30分钟
左右时打破僵局攻入一球--那才他们的第二次射门!

    下半场,双方陷入了一种拉锯战中,大家的体力消耗都很大,而我们的局面还稍稍被
动一点。结果最后我们以0:2败下阵来,提前被淘汰出局。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们2:1小胜专5,但这也只能稍微挽回一点面子,于事无补。

    纵观这届比赛,虽然我们的个人能力不必对手差多少,但却暴露出了经验不足、门前
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强等弱点。这是新组建的球队常有的通病。看来只有通过多打比赛才能
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

    为此,阿Ling等人可是出了不少力,安排训练、购买队服、联系比赛等等,没少忙乎
。当时大家的热情也很高涨,还定期集中到一起训练。

    在那个学期末,我们与建筑系6字班在北操踢了场比赛。我们的辅导员,还有著名的
TeacherZhang也客串披挂上场。这场比赛,我第一次出任了突前前卫,担当起组织进攻的

重任。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心里也没什么底,表现平平。上半场我们由于守门员自摆乌龙
而以1球落后。中场休息的时候,队友们的鼓励使我信心倍增。特别是袁征(好像是队长
吧)一再叫大家多找我这点传球,使我深感肩上胆子不轻!

    到了下半场,我更加积极地去拚抢了。也许是当时经常练3000米的缘故,我感到体力
依然很充沛,活动范围也加大了。他们没有及时派人对我贴身逼抢,使我能够比较舒服地
拿球、转身、做动作,于是我的技术得以充分发挥,表现也很出色,独进两球:先是在对
方禁区抢断成功并劲射破网;然后是接赵斌的底线传中铲射得分。

    终场前,对方的前锋利用速度摆脱了防守,单刀破门,扳成了2:2。于是双方握手言
和。

    这场比赛的表现增强了我的自信,从此我逐渐适应并喜欢上突前前卫这个位置了。


--
--                                                                 
岂能尽善尽美     但求无愧于心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