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msun (¥1),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我的足球生涯(15)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10 22:29:37 2001), 转信
(15)系队浮沉录之一:"三联"杯(I)
大一下学期,为了迎接即将开赛的三联杯,系队在新生这边招了几个人。身体素质与
技术俱佳的yuanz、xiaofei、leich等人马上就被吸收入伍,而且很快就奠定了主力的位
置。而我本来身材就比较单薄,当时身体状态也不好,只能勉强当个替补了。当时系队的
老队员中4字班的同学比较多,像柏松、杨武、张学松,以及队长崔雄等,3字班和5字班
也有几个。
97年3月12日中午对材料系的比赛是我首次代表系队上场比赛。我以替补的身份踢了
最后的20分钟。由于没有好好热身,加上有点感冒,跑了一会儿就觉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终场哨声响起的时候,我已经快体力不支了。那场友谊赛最后的比分是1:1。
没过几天,我们又踢了一场热身赛,对手好像是水利系。本来想好好表现一下,没想
到这次更惨,我竟然把左腿的肌肉拉伤,不得不中途退场。这次伤得不轻,后来不但几乎
使我错过了整个学期的比赛,就连平时也不太敢剧烈运动了。
当时校级球类比赛好像都叫"三联杯"。(至少足球和篮球是这样。)全校有24支队参
加了那届比赛,赛制与94世界杯完全相同。
我们系的第一场小组赛是在一个周末(应该是3月22日)的早上在北操踢的,对手是
建筑系。上半时我们先声夺人,3字班的范永东在边路的一个大脚传中竟然戏剧性地吊入
了对方的球门,使我们以1比0领先。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对方就利用一次快速反击
的机会(由彭小松?)回敬了一分。下半场,曾经有一次宝贵的点球机会摆在我们的面前
,呵呵,可惜著名的nn一脚打偏了,痛失再度领先的机会,比赛终以平局收场。
整场比赛我只能一直作壁上观,感觉建筑系挺强的,由于前锋速度很快、中前场队员
的技术也好,快速反击的打法极有威胁,而且不少队员都体壮如牛。相比之下,我们的人
(特别是中前场)就显得弱小单薄一些了。
小组赛第二场的对手是首战以7:0狂胜化学系的种子队--电子系。赛前,我就听几位
师兄说过电子系极为强大,号称拥有前、现役"校脚"达7人之多,乃夺标大热门。
甫一交手,我们就发现对方果然名不虚传:中前场一脚球的传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前卫脚头硬,技术十分娴熟,身材也比我们略好;身高虽不占什么优势,但是光是靠地面
配合就足以牢牢掌握场上的主动权了。我们的人在场外看了大概10分钟,就知道这场比赛
只能是输多少的问题了。虽然场上的队友除了守门员个个都很卖力气地跑动,逼抢,但是
球就是在人家脚下--对方的中前场球员都很自信,不慌不忙地来回倒脚,寻找战机;等到
我们的人疲于奔命,出现空档之后,就不失时机地威胁球门。我们场上的局面实在是很被
动!
所幸的是,我们的后卫线还是比较顽强的,不断地破坏对方的进攻,实在不行就犯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leich了,当时他司职盯人,负责看住对方的小个子前锋。虽然那人
(据说是校队的)速度很快,走位也比较飘忽,但是leich照样把他盯得没脾气--该放倒
就放倒,没什么可犹豫的!结果那人全场至少被leich铲倒3次,其他"亲密接触"更是没法
统计!不过,有趣的是,leich居然连一张牌也没有拿到,相反倒是另外几个动作不太大
的队友黄牌加身!
由于我们的球员众志成城,上半场对方只抓住了一次机会。到了下半场,由于中后场
压力太大,队友们渐渐体力不支了,可是替补队员又不足,所以我这个伤兵也不得不上场
踢了20来分钟。这是我第一次代表系队在正式比赛中上场,不过我倒宁愿再等一两轮,待
养好伤之后才上--这次一折腾,腿伤又加重了,再也无法参加余下的赛事!整个下半场,
我们的防守还是比较出色的,最后只是由于守门员的一次接球失误被对方利用定位球直接
得分。
这场球虽然最后以0:2输了,但是大家也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对手实力远在自己之
上。后来听别人说起,要破电子系的话,必须找一两个"快马",打长传冲吊,利用他们后
卫防高球能力不强的弱点寻找机会。当然,前提是要摆好铁桶严防死守,不轻易丢球。这
个办法看上去很好,只是实行起来太难了。不过,在决赛中,电机系就是利用此法在全场
相对被动的情况下通过一次反击偷袭得手,从而卫冕成功的。此乃后话。
至此,电子系两战两胜,提前出线。同组的建筑系本轮以3:1斩化学于马下,出线也
基本定局。而我们若要晋级,还须在下一轮大比分击败化学。
--
--
岂能尽善尽美 但求无愧于心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