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mos (谢谢你的爱),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中日足球职业联赛聘请洋教练的不同思路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Sep 20 14:02:27 2000), 转信
根据2000赛季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2000赛季日本足球职业联赛,我们对中日两国在聘请
外籍教练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我们认为,这反映出两国在各
自的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思路。
一、中国外籍教练单一化 日本外籍教练多元化
在日本16支甲A和11支甲B共27支队伍中,有11支球队聘请了外籍主教练,占球队总
数的41%,这实际上低于中国的比例46%(12支/26支),但日本的这些外籍主教练的
国藉平均地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韩国、英格兰、德国和苏格
兰八个地区,而中国的外籍主教练只来自于前南斯拉夫、俄罗斯、巴西、韩国和英格兰
五个国家,而来自东欧的主教练更是形成近60%的垄断局面。
仔细分析起来,今年中国足坛的南风乍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999赛季,山东鲁能俱乐部聘请的前南斯拉夫国家队主教练桑特拉奇率貌不惊人
的山东队一举获得联赛和杯赛双冠王,其能力得到肯定。
2、英格兰人霍顿率领的国奥队再次没能逾越韩国这道关口,冲击奥运会失利,随后
被解职,连同下课的还有另两个英国人,英国人在国字号球队从大一统演变成大溃退。
霍顿是继德国人施拉普那之后又一位在这个位置上失败的西欧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关
闭了西欧这个教练出口大户占领中国市场的大门。
3、以拉扎罗尼为鼻祖的巴西教练群体,由于拉扎在上海申花队的惨败,使得自身的
形象大打折扣。加之此前健力宝队留学巴西五年后的表现令人失望,这就让巴西风格在
中国没能像在日本那样留下很深的烙印。至今,在日本执教的巴西籍教练总和仍达到25
个,占所有外籍教练人数的61%,而中国的巴西教练总和只占到22%。
4、按照中国足球界的传统观点,世界足球主要分为三种风格:以英德为代表的力量
型打法,以巴西为代表的技术型打法,以东欧国家球队为代表的欧洲拉丁派打法。在前
两种势力在中国暂时失败的背景下,又在桑特拉奇的成功推动下,经过26家俱乐部教练
罢免霍顿那次会议的酝酿,欧洲拉丁派这个第三条道路开始深入人心。
5、以南斯拉夫为代表的东欧教练群体与中国足球有两个易被中国国情接受的切合点
。一是人们认为前东欧多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体制、权力设置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中
国相似,让他们执教,俱乐部更放心一些。其实,这方面被后来的事实证明并没有很强
的说服力。二是东欧教练的经济要求不过分。与大牌足球强国相比较,他们的价位相对
较低。但一年的实践证明,东欧教练在待遇方面也不会甘居人后,东欧教练都便宜的说
法也不见得站得住脚。
二、中国引进外籍教练为了成绩 日本引进外籍教练则为开放
中国职业球队聘用外籍教练都以主教练为核心,围绕主教练再决定请或不请其他外
籍成员在教练组中配合主教练工作。日本的情况有一定区别。应该讲,日本聘请外籍教
练员的现象十分普遍,无论俱乐部主教练是不是外国人,都可能请外籍教练承担助理教
练、守门员教练以及体能教练等具体训练任务。在日本的27支职业球队中,19支队伍的
教练组里都有外国人,占到球队总数的70%。中国的26支职业球队中,12支球队里有外
籍教练,占球队总数的46%,虽然在外籍主教练的比例上中国高出日本5个百分点,但在
总数上就远远低于日本了。可见,中国吸纳外教的“洋务运动”是以聘请主教练为根本
目的的,因为俱乐部要的是成绩,人们认为只有主教练才是出不出成绩的关键;而日本
引进外教的行为则更为开放,涉及到了训练的方方面面。
在日本的27支职业球队中,有10支职业队聘请了外籍守门员教练,都是巴西人,占
到球队总数的37%。在中国的26支职业球队中,只有3支球队聘请了外籍守门员教练,占
球队总数的12%,比例较低。有趣的是,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日本人身材矮小,出不了好
守门员,但在27支职业队引进的73名外籍运动员中,仅引进了1名守门员;而在中国引进
的75名外籍球员中,共有6名外籍守门员。可见,在守门员方面,日本把更多的精力花费
在教练身上,而中国则是更直接地引进队员。
在日本的球队中,共有10支球队引进了专职的外籍体能教练:9个巴西人,1个阿根
廷人,比例为37%,中国的聘请外籍体能教练的球队为6个,占总队数的23%,比例同样
低于日本职业队。但较之去年,中国引进的这方面外教数量激增,很多球员反映尝到了
体能教练的甜头。
引人注目的是,有三支日本职业队的领队(或总教练)和主教练的位置上同时聘请
了外国人。在英文中,有两个形容球队主要负责人词,一个是MANAGER,大意是领队或总
教练,这类人物不参与具体的训练工作,是搞宏观管理,抓大政方针的,战术用人也都
是由他最后拍板,像曼联的福格森就是这样的角色;另一个词是HEADCOACH,这是主教练
的意思,但一说COACH,就是指那些捋胳膊挽袖子卖力气具体搞训练工作的。这两个词在
国际上使用较为混乱,意思有时互通,总的来说,MANAGER是领队或总教练,HEADCOACH
是主教练。如果一支球队在这两个位置上都请外国人,就等于把球队的一切权力都交给
外国人了。鹿岛鹿角队请了两个巴西人、川崎绿荫队请了两个韩国人、广岛队请了苏格
兰人当领队,英格兰人当主教练。至今,中国职业队尚未有这样的搭配。从传统的中国
观念认为,领队这个位置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人手里,要充分代表俱乐部领导的意见
,有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主教练的工作。因此,今年年初以来,这种“两权分立”
的矛盾在一些俱乐部都引发了外籍主教练与中国领队的矛盾。而上述三家日本职业俱乐
部显然认为,领队和主教练两权合一,使得俱乐部在直接吸纳先进的管理手段的同时,
两人产生的合力比那种制约关系更能推动球队的发展。
三、中国足坛新赛季聘请外籍教练的新趋势
综上分析,在新赛季中中国足坛聘请外籍教练将会出现新的趋势。
1、外籍主教练的质量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各俱乐部无论财力大小,都会确立聘请
“国字号”教练和“冠军俱乐部”教练的原则。
2、从市场的角度看,2001赛季聘用外籍主教练的行为仍将是十分活跃的。首先,外
籍主教练在今年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在甲A执教的7名外籍主教练指
挥的球队在积分榜上正好霸占了前7位,而在甲B暂时排在前两位的陕西国力和江苏舜天
也是由外籍主教练领衔的。其次,从目前的情况看,除了大连的科萨、上海的彼德、重
庆的李章洙、天津的内尔松、沈阳的内波等人,其他球队均有更换外籍主教练的可能,
也就是说,在26家俱乐部当中,排除八一队,在其他25支球队中,有20支球队都有考虑
聘用外籍主教练的可能,有待占领的外教市场份额在77%左右。
3、南斯拉夫教练热将有所降温,南美教练将可能回热,外教来自国家将呈现多元化
。在今年初聘用的众多南斯拉夫教练中,只有大连的科萨和上海的彼德显示了一定的实
力,坚守到了联赛最后阶段,其他人都一直处在人们的怀疑中。而在另一方面,以陕西
国力的卡洛斯(巴西)和天津泰达的内尔松(乌拉圭)为代表的南美教练都不同阶段地
获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这些事实都会不断地教育人们,所谓国籍和与之相联系的流派
并不是聘请外教的主要尺度,教练无国籍之分,只有好坏的区别。
(摘自:新民体育)
--
诗一首
我是Amos 家住431
如果要我help 电7301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