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msorry (你真的不等我了吗),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第4节 起步(1)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an 15 04:07:17 2005), 转信

  一个人的命运就是这样被改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这样在我的面前打开。

  对于我来说,体校从此不再神秘,它成了我生命的一个部分。在去体校的路上,
我总是把足球鞋斜搭在肩上,运动衣的背后,印着"少体校"几个大字,路边的孩子向
我投来羡慕和崇拜的目光,我在这样的目光中长大,充满自信。或许,这就是为什么
运动员一般来说总要比同龄人早熟一些的原因之一吧。
        

  足球的魅力是不可抵挡的,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一项运动,而且,我还马上找到了
一种无与伦比的似乎是与身俱来的美妙感觉。是的,在足球场上,长距离的奔跑使人
尽可以享受到风驰电掣般的快乐;你可以冲刺、急停、转身、盘带、过人,一路攻城
拔寨,然后迅即起脚射门;你可以在中场倒脚、带球,一边捕捉场上任何一个稍纵即
逝的瞬间,然后迅即分球、传递,发起致命一击;你也可以在后场如铁闸一般,舍身
堵抢眼,阻敌于千里之外;你可以一对一对抗,也可以群起而攻之,或者群起而堵之
;你可以声东击西,也可以声西击东,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有可能改变
场上的形势;这是一项勇者的运动,也是一场智者的角斗。我有时候会想,它简直就
象一场战争,是一种体力、智力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体校足球队的时候,我几乎打遍了场上的每一个位置。大概是我责任感比较强
的缘故,最后,张导把我安排在后场,我打过后腰、中卫、左右边卫,好像都很适应
。我一直弄不懂的是,尽管我训练非常刻苦,但是头球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到了
曼城队,这一弱点暴露无疑,这也是我一个最大的遗憾。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引导他自觉向上的最大的一个动力,就是趣味。我在足球中
找到了我生活的乐趣,从此我不再需要爸爸的督促,而是每次放学回家,都会很自觉
地让爸爸给我加练。那时候,我家门前就是中山路小学,我和爸爸每天总是在这个小
学的运动场上练得很晚。太阳下山了,弯弯的月亮从海那边升起,这时候,我就会听
见妈妈叫我们吃饭的声音,每天都是这样,一抬头,我就会看见妈妈倚在窗前的身影
。邻居们都说,这一老一少都着了魔,在玩命呢。

  1986年8月,我第一次代表大连到浙江参加全国"贝贝"杯少儿足球比赛,那也是
我第一次离家远行。

  火车轰轰隆隆地向前行驰,我有点兴奋,趴在那儿望着窗外的风景,火车好像老
也开不到头似的,不停地轰轰隆隆、轰轰隆隆。窗外,摇曳的高粱渐渐隐去,山和水
都开始变得秀丽起来,我看见有许多稻田,还看见了水牛,牧童骑在牛背上,横吹着
短笛,就象古代的画儿一样,这时候,教练说,南方到了。

  那一年的浙江,来了许多的孩子,都象我一样,带着一个梦,一个有关足球的未
来的梦。虽说是少儿足球比赛,可也弄得象正规赛制一样,循环淘汰。我是第一次参
加这样的全国性大赛,刚上场的几分钟,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紧张,手脚都有点发
麻。但是几分钟一过,我就完全放了开来,那一次,我记得教练安排我打的是中卫。


  比赛一场一场地打,我也完全进入了角色,越打越放松,平时的刻苦训练,这时
完全起到了作用,那一年,我们得到了第一名。在我和队友们登上领奖台的时候,我
们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心里暗暗在想,有一天我要登上世界杯的领奖台。许多年
过去了,我也知道,这只是一个梦想,但是这个梦想一直在支持着我,支持着中国的
足球人,也许,在我这一代,不可能了结这个心愿,但是还有第二代、第三代.....
.。人总是需要一点梦想,梦想支持着我们奋斗的勇气。

  从浙江回来以后,我们好像成了一支半专业队,不断地训练、比赛,比赛、训练
,而我们的球技也在迅速提高。第二年,也就是1987年,市里还特地安排我们到上海
进行冬季训练。

  从1986年到1992年,我参加了7次全国性的少儿足球比赛:

  1986年8月全国"贝贝"杯浙江第一名

  1987年8月全国"蓓蕾"杯北京第五名

  1988年8月全国"萌芽"杯河北第一名

  1989年8月全国"走向2002年夏令营"(获最佳阵容奖)山东第一名

  1990年8月全国"萌芽"杯天津第一名

  1991年8月全国"幼苗"杯洛阳第一名

  1992年8月全国"幼苗"杯北京第一名

  为了写这本书,我把当年的各种获奖证书又重新翻了出来,这些证书早已发黄,
留下了岁月匆匆走过的痕迹。回忆少年往事,未免感慨良多。

  我是一个胜负心很强的人--当然,我指的是足球,而不是其它--也许,在生活中
,我是一个比较淡泊、比较低调的人,而且,我生性开朗,和谁都能相处,但是,一
到足球场上,我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对胜利充满渴望。对每一场球的输赢都及其
计较,寸土不让,毫厘必争,甚至无法平静地接受一场球的失败。我至今还记得,1987
年,我代表大连少年队到北京参加全国"蓓蕾"杯比赛,有一场非常关键的球,是我们
对阵沈阳队,如果这场球我们输了,就只能获得第五名。那是一个雨天,雨下得很大
,打在脸上都有点疼,场上积满了水,球根本带不动,后场断下球,只能大脚往前开
,平时练的技战术配合到了这时根本派不上用场,我和队友拼尽了全力,这场球我们
最后还是2:4输给了沈阳队,但是输得挺窝囊。比赛结束后,双方队员都退了场,我
还是一个人呆呆地木立在场上,这时候,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索性一屁股坐在
水坑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个够。事过多年以后,当年的队友有时候还会为这件小事笑
话我。

--

        大哥,你还是说中文吧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8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