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msorry (你真的不等我了吗),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第14节 阿尔-艾因(1)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an 15 16:02:17 2005), 转信
阿联酋似乎没有冬天,12月的阿尔-艾因气候宜人,一派绿意葱茏,我们从香港
飞赴沙伽,再从沙伽到达艾因,艾因的地面温度只有摄氏18-26度,我们的身体感觉
非常好。
在艾因我们住在希尔顿大酒店,说实话,足球运动员,尤其是男足,外出比赛的
条件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刚刚安顿好,就听到一个消息,说阿联酋已经为我们
订好12月19日的返程机票。按照赛程安排,此时刚进入半决赛,也就是说,阿联酋并
不相信我们能打入四
强。许多队员都很激动,说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让阿联酋方面为我们更换机票。代表团
领导也要求我们不与外界接触,不单独接受(包括中国记者在内)任何采访,并转告
酒店总机,掐断我们所住房间的电话,进入"与世隔绝状态",潜心踢好比赛。那时候
,每次比赛,尤其是大赛,气氛总是非常紧张,心里常常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这种
传统一直到米卢时代,才被彻底扭转。
我们到达艾因后,由国际管理集团为中国队聘请的英格兰技术顾问泰德·鲍格斯
顿也赶来与我们会合。可能这时候,中国足协已经开始倾向英国足球,鲍格斯顿的到
来,实际上为以后的霍顿时代打下了伏笔。
这次亚洲杯,我们和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叙利亚抽在一起,是为C组。有人说
我们抽到了上上签,也有人说抽到的是下下签。我那时对分组还没有什么感觉,大概
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和什么队都有得一打。后来听大哥哥们说,日本队这几年进
步很快,走的是技术足球的路子,但是和中国队的比赛却未必能占上风。叙利亚是西
亚球队,中国队对付西亚球队有一套办法。那时候,大家比较担心的是乌兹别克斯坦
,说这是一匹黑马,95年广岛亚运会,我们就是败在这支队伍脚下,结果他们得了冠
军。当时中国队最怕的是韩国和两伊,和这三个队避开,心理上就放松了许多。现在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中国队在许多方面都还是非常幼稚的,尤其是常常患得患失。
可能就是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祟,首战我们与乌兹别克斯坦相逢,就以0:
2败北。
我在比赛之前,确实没有想到我会首发,而且还让我打后腰位置。尽管在肇庆集
训时以及和韩国队的比赛,我都打过后腰,队里也有过传言,说戚指导有意让我打这
个位置,不过我当时并没有往心里去。我总觉得我年纪还小,能打上主力替补就很不
错了,而且,即使让我打替补,根据我在俱乐部队的位置,我估计我多半会在右边卫
的位置上,作魏群大哥的替补。所以,赛前戚指导宣布主力阵容名单,我确实愣了一
下,不过这时候也来不及细想,只想既然让我打首发,我就好好打。而且,我也确实
有这个信心。我说过,我大概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愈是大赛,愈容易兴奋,也应了
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老话。
我记得那一场比赛,前锋是郝海东和黎兵,前卫线上是我、李明、彭伟国和马明
宇,后卫是范志毅、刘越、徐弘和张恩华,守门员是区楚良。我到现在还能记起那场
比赛,我觉得我们打得并不差,尤其是上半场。经过肇庆的集训,中国队已经开始从
简单的防守反击转向压迫式打法,尤其注重中场的控制。整个上半场,我们都打得有
声有色,短传渗透辅以30米前场冲吊,乌队只能龟缩于自己的后半场,拼命防守。不
过,那一天,也真是邪了,乌兹别克斯坦的防守好得出奇,我们怎么打,球就是不进
。到了下半场,高峰换下马明宇,我们的攻势更盛,一度围着对方大门猛攻,但球还
是不进,而且有连续三脚势在必进的球均被对方后卫和门将神奇地化解。由于我们整
个阵型都往前压,反倒被乌队抓住反击机会,第78分钟,乌队10号抓住我们后卫的一
个失误,反击得手。临终场时,又是乌队长传反击,11号奥列格在我们三员卫将的夹
防中,仍然射门成功。
这一战暴露出我们在技战术上还是没有完全成熟,心理上过于紧张,急于求成。
这种急躁情绪,不仅表现在球员身上,也表现在教练员的临场指挥上。下半场用高峰
换下马明宇,就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传到我们身上,就理解成全线压上,迅速破门
。而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也造成许多球员在场上无谓的失误大大的增多。虽然,许
多媒体在赛后给我打了一个高分,但我知道这是媒体对我的鼓励。我自己觉得我在后
腰位置上表现得并不是非常出色,由于我是后卫出身,责任心比较强,参与防守多,
组织进攻就相对较少,尤其是前插还不够大胆,这一点后来我在曼城队刚打右前卫时
,也表现出来过。一个人要做到攻守兼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大概这是我第一次参
加国家队的比赛,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人一紧张,体力消耗就大,我在场上居
然出现了抽筋现象,终场前我被宿茂臻换下。赛后,我给自己打分是不及格,暗地里
,我还抽了自己两下,骂自己没出息,紧张个啥呢,还抽筋。这是我第一次在赛场上
抽筋,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赛后,大家都很懊恼,但并不气馁,范志毅第二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昨天运
气真是差透了,如果不是输球,应该是国家队的一场经典之作,要边路有边路,要奔
跑有奔跑,要抢截有抢截,要突破有突破。我们没有想到对方体能有那么好,下半时
我们急于取胜,防区扩大了,所以容易被对方打反击,其实我们在李明、孙继海换下
去后,应该像上半时这样收在40公尺左右,由后向前抢,掌握比赛的节奏,以快打对
方的慢"。彭伟国说:"我们第一场比赛球打得不错,枪断了对方许多球,组织配合也
打得很漂亮,创造出不少机会,可以说是我们建队以来打得最精彩的一场。我们之所
以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输球,主要是前锋失误多,急于转身突破"。郝海东也说:"对
乌兹别克斯坦没能进球,除了对方的守门员的确表现不错外,与我们前锋过于急躁也
有关系,没有把握住机会,其实总是攻不进的时候,就不应该压得过上,应该回收一
下,把对方引出来再打"。这些老队员说得非常在理,其实我们输就输在经验上。把
问题理清了,大家的心态反而平和了,专心致志地准备和叙利亚一战。
--
大哥,你还是说中文吧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8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