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msorry (你真的不等我了吗),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第17节 梦断金州(2)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an 15 16:04:57 2005), 转信

  客场拿了1分,大家还是挺高兴的,领导也满意,金州一战差点涣散的士气又被
重新凝聚起来。所以,10月3日回到金州主场迎战沙特,尽管寒风阵阵,阴雨绵绵,
但是斗志却极为旺盛,大家也知道这场球是再也输不起了。所以一上来,前锋就在对
方门前频频制造杀机,而有了多哈一战的教训,整条后防线把对方的前锋盯得死死的
。下半场第25分钟,李明在右侧开出角球,张恩华冲顶远角成功,攻入奠定胜局的黄
金一球。赛后,我们和黑子开玩笑,说让他改行打前锋得了,省得赖在后卫线上和我
们抢饭碗。这样,三战下来,我们得了4分, 
        
进军法兰西的希望再现。

  自从进了国家队,我自己感觉进步挺大的,我又爱琢磨,一场球下来,总要静下
心来想一想,有时候也和我爸商量。在进攻中,我也渐渐找到了感觉,尤其是1997年
海东转会到了我们万达队,我和他在右路的进攻开始形成了一种默契。所以,那一年
的10月10日和科威特一战,我的进攻感觉特别好。

  说起中、科一战,还有个小插曲。我们从乌鲁木齐飞到加沙,要五个半小时,飞
行时间又是晚上9点半至次日凌晨3点,所以一上飞机,我们见机舱里挺空,就一人占
了一排座,倒头就睡。这时候,突然上来100多号人,看到我们就很高兴,一边说话
,一边找自己的座位,我们也起身让座。这时候,一位在阿联酋工作的民工就说:"
他们是去打世界杯比赛的,让我们的国脚好好睡觉"。于是乘客纷纷为我们让座,我
们怎么能答应呢?又去拉乘客入座。一位乘客坐在小范边上,又是高兴又有点不好意
思,过了一会儿,就想另找座位。小范不让,说我们不都是乘客吗?飞机上的这一切
,我看了挺感动。

  10月10日,我们真是玩命的踢了。海东上场前,一会儿摸摸自己的额头,一会儿
又摸摸李晓光的额头,看看有没有退烧。实际上,那一战海东是带着低烧上场的,90
分钟下来,海东几乎虚脱,在接受迟导的拥抱时,就无力地趴在迟导的身上。

  这一战,我真正找到了进攻的感觉。开赛3分钟,我在左路得球,长驱直入,这
时海东已插入禁区,我一记直传,海东在禁区弧顶处接球,突然转身抡起右脚劲射,
皮球又急又刁窜入对方球门的死角。沙特队失球后并未慌张,倒是我们领先后,又像
金州一战那样,好像变得不会踢球一样。第25分钟,沙特队扳回一球,说实话,我当
时心里直犯嘀咕,该不会又像金州那样,再次翻船吧。这时候,教练频频换人,我觉
得,中、沙一战,是戚指导指挥最完美的一次。比如,我们谁都以为会将海东换下,
这时候,海东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可是,海东没有下场,上场的倒是高峰。事后证
明,戚指导的这次换人绝对正确,海东在场上,吸引了对方的兵力,而高峰一上场就
施展出他的绝杀。

  高峰上场,是一个信号,表示我们一定要拿下这场比赛。而这时我们在场上得势
不得分,我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还未等高峰发难,我已在左路得球,我那时很自信
,得球后连过3人,突破后小角度攻中门柱,球反弹在守门员背后险些破网,我懊恼
不已。这样场上一直僵持不下,而时间却一点一点地溜走。离终场前大概还有最后一
分钟,我在左路又截得皮球,这时好像灵光一散,我突然从后卫线上杀出,连过2人
后,带球狂奔30米,这时,高峰已从右路高速插上。高峰的速度那是没得说的,我眼
见高峰插上,突然大范围传到右路,而我仍未停下,一直穿插扯动到底线附近,把对
方中路的防守队员吸引开。而高峰接到我的传球,先是在对方禁区前沿用右脚一扣,
摆脱了对方后卫的防守,随即抬起左脚劲射,球直窜对方网窝。我一下子跪在地上,
振臂高呼。这些事写起来很慢,当时在场上,却只是一个刹那。赛后有记者问我,我
说:"当时我急了,在占那么大优势的情况下,总不能破门,谁能不急啊。高峰得分
时,我就在他附近,看得很清楚。最后球进了,我激动得跪在地上,总算功夫不负有
心人"。实际上,还有一句话我没说出来,正是通过这场比赛,我才真正懂得,在球
场上,裁判的终场哨音吹响之前,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而我从小在海边养成的永不
言退的性格,在这里,在球场上也转化成另一种形式,那就是--永不放弃。

  这时候,我们4战一负一平两胜积7分,位列次席,而伊朗4战积8分,暂居榜首。
我们一下子信心倍增,当时队里分析了各种形势后,觉得只要在客场拿下伊朗,出线
形势就一片光明。而我们在金州反胜为败输给伊朗,心里本来就很不服气,觉得只要
打好了,战胜伊朗也未必不可能。最低限度是拿一分,而客场打沙特取胜则完全有可
能。而我们当时并没有觉察到这时候危机已经悄悄地在向我们逼来。

  当时最大的危机就是人员不整。一是伤病,先是于根伟因伤提前离队。后来有人
说,正是于根伟的过早离队,打乱了戚指导的计划,因为根伟是戚指导"451"里很重
要的一个"1"。我不太清楚这里面的具体细节,但是根伟的缺席,对中国队的影响肯
定是存在的。而受伤病困扰的还有海东、高峰、姚夏、彭伟国等人。二是板凳深度不
够,不是说替补队员水平不行,而是他们对大赛的心理承受能力仍有差距。三是红、
黄牌的原因,当时国内足球职业联赛的水平还很幼稚,其表现之一,就是裁判的判罚
尺度常常不一。由于在联赛中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加之对裁判规则缺乏深入了
解,我们在当时普遍缺乏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在国际赛场上,常常会领取一些不
必要的红、黄牌。所以,在中、伊之战前,范志毅和谢峰因为累积三张黄牌,都面临
停赛的威胁。

--

        大哥,你还是说中文吧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8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