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msorry (你真的不等我了吗),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第28节 签约(1)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an 15 16:13:09 2005), 转信
水晶宫位于英国伦敦,是一支甲级足球俱乐部,1998年我正式成为这支队伍的一
员,开始了我征战英甲的旅程。后来,1999年,因为家乡的召唤,我离开了水晶宫,
但是它已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在我的生命中,它是一个路标,一座里程碑似的纪念
,正是经由水晶宫,我才走上了通往英超的道路。
1997年,我在征战世界杯之前,应该说还没有出国踢球的打算,不是说我不想出
去,我
也知道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只有参加国外更高级别的联赛,只是我是一个很重感情
的人,万达培养了我,我还想为她多出一些力,再加上年龄还小,所以出国的心情并
不是非常迫切。真正渴望走出去,是在1997年的亚洲十强赛上,那一次的惨败给我的
刺激太深。尤其是伊朗的所谓"三剑客":阿里·代依、巴盖里和阿奇兹,他们在欧洲
的经历,帮助了伊朗队两败中国队。后来,也就是1998年的世界杯决赛,"非洲雄鹰
"尼日利亚在法兰西异军突起,而尼日利亚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有众多球员在海外效
力。当时,我们经常在一起议论,说我们要想更上一层楼,看样子还非得走出去不可
,只有走出去,学到了本事,才能帮助国家队圆一个世界杯的梦想。所以,在当时,
到欧洲去,成了我们的一个共识。据我所知,1998年,海东、李明、张恩华等,都在
积极联系出国事宜,而其它球队的一些球员,像范志毅、李金羽、杨晨,等等,也都
在朝这方面努力。这就是1998年所掀起的新一股的"留学"浪潮。
当时帮我和范志毅联系的是高德公司,他们也很想为中国球员到欧洲踢球打开一
条通道,经过一番接触,最后为我和范志毅联系的是英甲球队水晶宫队。我当时对英
超或者英甲并不十分在意,即使英甲,也比当时国内甲A联赛水平要高,同样能学到
很多东西,关键的第一步是要走出去。至于高德公司怎么会和水晶宫队联系上的,我
并没有过问,我觉得这是人家公司的业务,大概也有点商业秘密的意思,多问不好。
我后来听说,霍顿曾经向水晶宫队的主帅维纳布尔斯大力推荐过我和范志毅,说维纳
布尔斯和霍顿私交甚好,因此请霍顿在中国为他物色球员,以帮助水晶宫打回英超,
等等,但是也仅仅只是听说而已。
水晶宫是英国的一支老牌球队,那几年一直在英超沉沉浮浮,1998年又一次跌入
英甲。而这时,俱乐部请来了原英格兰国家队的主帅维纳布尔斯。对于中国人来说,
维纳布尔斯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当年,他曾率领英格兰国家队访华,在北京工体打败
了当时的中国队,3:0。尽管中国队输了,但是输得心服口服,并就此看到了我们和
世界强队的真实距离,而且对主帅维纳布尔斯也非常佩服,第一次见识到了世界级名
帅的风范。而维纳布尔斯对中国队的队员的印象也非常好,认为中国队的队员体能和
个人技术都很好,欠缺的只是对现代足球的把握和理解。特别对当时的中国队的队长
范志毅的印象很深刻。我后来一直比较奇怪的是,按理说,维纳布尔斯对我不应该很
了解,他当年访华时,我的年龄还很小,后来有人提醒我说,我在1997年随中国队到
英国热身,在和水晶宫21岁以下青年队比赛时,表现出色,还攻入过一球,可能就是
这个原因,给维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我也不知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我所知道的是
,维帅非常推崇技术足球,强调地面配合,应该说,他是英格兰足球改革的先行者之
一。而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原中国队的技术顾问鲍克斯顿,那时候他正是
水晶宫队的助理教练,他对我和范志毅的技术特点非常了解,正是在他的大力推荐下
,维纳布尔斯对我们表示出极大的信任,并且免去了我和范志毅到水晶宫的试训。
说起试训,对了,还有转会费,我记得,当时在国内,是两个很敏感的话题。中
国球员接受欧洲球队的试训,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外援到中国来也要接受我
们俱乐部的试训一样。但是在一些舆论的眼中,我们出去试训却变成了一件很没"面
子"的事。这实在是没有太多道理的,我们毕竟不是齐达内,也不是罗纳尔多,再说
又有多少欧洲俱乐部真正了解中国球员?转会费也是如此,一定要多少多少,好像这
样,才能体现出"泱泱大国"的身价,可是,这可能吗?这大概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
"面子"观念了。所以,当时水晶宫同意免去我和范志毅的试训时,舆论非常振奋。我
心里却多少有点不以为然,这能说明什么呢?只是因为维纳布尔斯对范志毅本来就有
所了解,或者,水晶宫还保留了我和他们比赛的录像,再或者,是因为鲍克斯顿的大
力举荐,这些,都不能说明什么,只是一个"偶然"罢了。为什么,我们要把一些本来
很普通的事情和"泱泱大国"的"面子"联系在一起呢?有这个必要吗?当时,我就是诚
心诚意地出去"留学",我太知道我们和世界足球的真实差距了。所以,我后来到了英
国,有记者问我对能否打上主力的想法,我就老老实实地说,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出
来的,至于能否打上主力,这是俱乐部考虑的事情,就我自己而言,我会尽自己的最
大努力。由于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出国,所以我的心态一直很放松,后来维纳布尔斯离
开了水晶宫,新帅科佩尔接位,我有两场从主力回到替补位置,我也觉得没有什么,
照常认认真真地训练,没过多久,我又成为主力。我觉得,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
候,人都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关键还是自己的实力,实力到了,什么事情都会迎刃而
解。举个例子来说,我刚到水晶宫的时候,俱乐部只是泛泛地介绍了我的有关情况,
但是在亚运会会前,水晶宫的口气就有了变化,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称我"成功解
决了水晶宫队左后卫的问题,他是近阶段来披着水晶宫战袍最令人激动、最受欢迎的
运动员之一"。而就在水晶宫和牛津队比赛前,他们又在自己的官方网站首页唯一贴
上了我的照片,下面写着:"继海,欢迎回归"。我这样说,不是我当年在水晶宫取得
了怎样了不起的成绩,只是想借此说,人应该有一颗平常心,所谓"胜不骄,败不馁
",即是。
--
大哥,你还是说中文吧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8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