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msorry (你真的不等我了吗),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第31节 征战英甲(2)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Jan 15 16:16:15 2005), 转信
到了1999年夏天,我随水晶宫队回国打了几场友谊比赛。这时候,万达俱乐部的
王健林董事长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回国效力,后来这件事还惊动了大连市政府的领导
。我当时的心里的确很矛盾,我在英国的事业刚刚起步,前景一片灿烂,但是家乡的
召唤我又的确很难拒绝。人总是有感情的,在感情的导引下,我离开了水晶宫,回到
了大连。
我第一次的"留学"生涯就这样短暂地结束了,但是我心犹不甘,在我离开伦敦登
上飞机
的一刹那,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我还要回来。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暗示,暗示我在
不久的将来,还会回到这里,回到我事业的起点。
1998年,我、范志毅、李金羽,还有杨晨等人,大概是职业联赛以来第一批出国
踢球的球员,我不敢说我们为后来者淌出了一条道路,但是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
得后来出国的球员记取。
我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我们能够走出去,当然首先靠的是我们的实力,中国
球员的技术和速度并不比别人逊色,这也是我们能立足欧洲赛场的根本原因。但是我
也并不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在目前的情况下,欧洲能够看重我们,除了中国球员价
廉物美,还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极为广阔的中国市场,我这
样说,可能会伤及一些人的自尊心,但我觉得这是一个事实。那一年,我在国内报上
看到,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伦敦《克罗伊顿广告者》报上撰文盛赞水晶宫队,他写道:
"我知道水队在克罗伊顿地区很有名,但直到我最近访问中国才知道他们在中国是多
么出名。我知道两名中国球员在水晶宫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同水队在中国
的影响无法相提并论,从我所听到的,水队所签两名球员均是多面手,是亚洲最好的
球员之中的两名。但更重要非是他们的加盟给水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我自己在
上海身穿水队队服时就深深感到了这一点,中国人民像我们一样热爱足球,他们的国
家已拥有一名英国教练,他们对足球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但水队同两名中国球员的签
约把这种兴趣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已在很长时间里成为最
大的欧洲投资者占据了中国市场,但如果其它企业能像水晶宫队那样,我相信这种增
长会更多。因此我愿意向水晶宫队表示祝贺,或许你们的开局打得并不好,但如果球
队能像在场下那样的有进取心,我相信中国大量的水晶宫球迷有各种理由来祝贺"。
我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我们的前途实际上还是非常的艰难,我们要想在欧洲赛场
立足,最后靠的还是我们的实力,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倍的付出。
当年,为了我和李金羽,中国足协不惜修改球员出国条例,现在看来,足协是非
常有前瞻性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足球的一条必由之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
的球员出国"留学",最近我还听说佳一加盟了德国的慕尼黑1860俱乐部。前面的路会
很艰难,即使现在的我,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足球最终还是要靠实
力说话的。但是不管怎样的艰难困苦,我还是前几年说过的话,这一步,还是走对了
。即使失败,也为后来者积累了经验。这就是命运,也是一个球员对他的祖国的一片
拳拳之心。
--
大哥,你还是说中文吧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8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7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