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hn (bw努力中),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李响零距离—与米卢的心灵对话》(连载7)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1月16日17:10:2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李响著
■知识出版社出版
■米卢没有听从中国教练的忠告,他始终坚信亲自考察过的队员才可以放心。米卢曾经
用一种颇为自负的口吻说,他相信自己有一种天赋,那就是能从众多的队员中挑选出最
好的队员
  第一次在昆明进行国家队集训的时候,一位电视台的女记者问米卢:“你什么时候
会公布国家队主力阵容的名单?”米卢回答:“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的前一天。
”那位可能和我一样足记生涯不长的同行马上反问:“那他们不是来不及磨合了吗?”
女记者有些外行的话自然招来满屋记者的哄堂大笑。
  米卢是个喜欢在记者提问时开开玩笑的人,不过从米卢后来带领中国队的用人情形
来看,米卢这句话可绝不是在开玩笑。对于国家队主力阵容迟迟不能确定的担心,也绝
不是那个女记者一个人的杞人忧天,因为中国足坛的大多数人似乎都认为挑选队员的时
间越短越好,国家队的名单定得越早越好,因为这意味着主力阵容有更多的时间来磨合
。可是米卢跟这些人的想法不太一样,他后来在向我介绍他带哥斯达黎加队的经历时说
,只要是会踢球的队员,他们在一起并不一定要合作过多长时间,到场上一样能配合起
来,哥斯达黎加队在世界杯第一场比赛的首发阵容,竟然是由11个以前从未同时在一场
比赛里合作过的队员组成的,但就是这样一个阵容,战胜了苏格兰队,爆出了1990年意
大利世界杯首轮比赛的一个大冷门。有意思的是此次十强赛上,这一幕在中国再度上演
了。中国队首战3:0大胜阿联酋的首发阵容,同样也是一个米家军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阵容。
  米卢的选秀历时之长,召进的人数之多,恐怕对中国足球来说还是第一回。正是这
个第一次让很多人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不仅如此,米卢不惜为了考察球员而轻视友谊赛
的成绩,这对于一心想要成绩的中国球迷来说也有点难以容忍。于是迎接米卢的当然是
铺天盖地的批判,而倔强的老米在“顽固不化”与灵活机动中坚持了自己的主张,直到
十强赛。
■米卢抛出了自己的备战“三段论”……他反问记者:你们大家都会衡量,是赢得亚洲
杯冠军好还是打进世界杯好……第一次大换血换得面目全非
  一个国家队主教练上任后最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挑选他的队员,这也是一个最先容
易引起外界争议的事情。对于米卢挑选队员的工作,中国的新闻媒体用了一个时尚的词
句来描述——选秀。
  2000年2月29日,中国足协在北京召开新一届国家队的新闻发布会,这也是米卢首次
在京公开与记者见面。发布会上,米卢道出了他“米家军”的家规,那就是:四个标准
、三个阶段、两项赛事、一种决心。四个标准便是指选拔球员的原则,“我希望能挑选
全国最好的球员组成一支国家队,这支球队要有竞争性、有战斗力。”因此他为球队定
下了以下几条挑选原则:一、战术意识好;二、有技术特长;三、体能达到要求;四、
纪律严明。他特别强调意识好和纪律严明这两点。他说:“球员应该服从教练的安排,
但必须也有自己的思路,有全局观和应变能力。纪律严明不仅包括服从队伍的管理,还
包括在各种状态下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米卢还不忘补充,“请大家放心
,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人,也知道什么样的球员是最棒的。”他表示从日本比赛回来
后,将对队伍进行调整之后再去南斯拉夫参加比赛。
  米卢将外围赛前的时间分成三段。首先是选材,这是一个备战阶段,他解释说:“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8个月内首先要观察队员,会召来很多队员,不管是甲A
还是甲B的,我将有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和挑选出色的球员。”米卢还透露连17岁以下的国
少队都不放过;第二件事是培养球员在高强度的比赛中运用技战术的能力,这需要通过
不断的训练和高质量的比赛来完成;第三件事是培养队员的信心和耐心,将队伍凝聚成
为一个团结上进的整体。
   有人认为他不重视这一年的亚洲杯,他解释:“所有的比赛对我都重要,但眼光要
放远,如果只看到眼前的比赛,那将一事无成。签约后我就与大家有一个约定,尽量使
中国队出现在2002年世界杯赛场上,你们大家都会衡量,是赢得亚洲杯冠军好还是打进
世界杯好?当然,最理想的是能赢得亚洲杯,又打进世界杯。可这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我
非常明白结果的重要性。”可见,其实从一开始米卢就已经给人们一个强烈的暗示,他
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世界杯,他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长期目标进行的。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米家军的第一次集训名单,也就是中日对抗前的集训名单和中港
对抗前的。中日对抗:区楚良、张恩华、郝海东、李明、祁宏、吴承瑛、申思、孙建军
、于根伟、江津、姚夏、马明宇、谢峰、李伟峰、宿茂臻、李明、曲圣卿、李铁、胡云
峰、陈刚、李海强、赵昌宏。中港对抗:区楚良、申思、祁宏、吴承瑛、李伟峰、胡云
峰、高健斌、许辉、刘成、宋黎辉、郝伟、舒畅、高尧、张效瑞、李金羽、王亮、李尧
、黄勇、徐云龙、商毅、李海强、赵昌宏。米卢竟然一口气换了17个新人。
  米家军一期名单公布后,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的争议,只是两名甲B队员赵昌宏和李
海强的入选,稍稍引起了人们的一些好奇。总的来说,这是米卢对他的前任霍顿留下的
“遗产”的一次实战评估,实际上米卢后来也对我说,他就是想在中日对抗赛上考察老
队员,对于这个集中了大多数中国最好球员的名单,外界基本上是持一种认同态度,虽
然也有希望米卢马上给中国足球带来新意的人发出了“是米家军还是霍家军”的疑问。
与相对反应较为平静的第一份名单相比,以考察海外球员为重要目的的中南对抗赛也没
对第一期名单作什么改动,直到中港对抗前米家军三期集训,这一回米卢对第一期和第
二期来了一次大换血,立刻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
  将国家队的集训名单来了个“大变活人”,在中国足球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令不
少人瞠目结舌的新鲜“戏法”。何况在这个名单上还有13个队员从未参加过以前任何一
届国家队的集训,其中甚至还有刘成这个只在甲A联赛上场两分钟、年仅17岁的“无名之
辈”。尽管米卢在名单出台之前就曾表示过这一次集训将以考察年轻队员为目的,但这
样一个让许多人看上去简直有点儿戏的“国家集训队”,还是引来了不少的嘘声,有人
称米卢的选秀手法令中国国脚的地位“贬值”,作为国内教练的代表,徐根宝就在《足
球》报上撰文再次忠告米卢“不要挑花了眼”,“外籍教练在这一点上还要相信中国教
练组,这几年里,中国球员中能进国家队的也就这么几个。”他甚至预言:“经过一段
时间的训练后,他(米卢)自然会作出自己的取舍,与当年的施大爷一样,这些人要么
用不上,要么半途送回原队,看看我说得对不对。”(连载七)

--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