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hn (bw努力中),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李响零距离—与米卢的心灵对话》(连载12)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1月16日17:15:17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李响著
■知识出版社出版
    大赛期间,老米很少给队员开会,他就像一个花草匠,精心呵护着自己栽培的娇嫩
的鲜花,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任何外界的风吹雨打,他生怕自己多说一句话就会给队员们
带来压力。相反,他变着法地想出给队员们减压的办法。在中国队与卡塔尔进行四分之
一决赛前的上午,米卢穿着拖鞋出去转悠了一个多小时。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刚巧我坐
在大堂咖啡厅里。老米眉飞色舞地朝这边走过来,然后就压低声音,满脸神秘地让我猜
他手里的小盒子装的什么东西,猜了半天我也说不出,他得意地打开盒子,却原来是两
个小音箱。“我要把它们放在休息室里,比赛前让队员听音乐,这可是让他们放松的好
办法。”我被他的新发明惊得目瞪口呆,可老米却说以往他执教墨西哥队时,即使是世
界杯大赛前队员们还可以在休息室里欣赏音乐。那天晚上,中国队与卡塔尔比赛开始前
,队员们换衣服时,耳畔萦绕的是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接下来不知谁放
了一盘曲调悲凉的CD,大家感觉极差,赶快换了节奏铿锵的,然后就走上了球场。中国
队终于洗刷了3年前大连金州的耻辱,3:1击败卡塔尔。
     米卢的方式方法也有不少特“老土”的,让国脚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亚洲杯首场比赛
前的那张白色大字报。就在中韩交手的前两天,米卢将队员召集到一起开会。他给队员
们出了一道题:为了打进亚洲杯决赛圈,我们应该怎么做?他让队员分组讨论,每个组
总结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中起来写在白纸上。不过这10条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什么发
扬拼搏精神等简单的口号,里面竟然有进攻拉开、防守收缩,组织、控球等基本的战术
原则,因此粗看上去这份大字报别具一格。队员们看到上面红色、蓝色的字体感觉很新
鲜,这时老米开了腔:“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就好比写下了自己
的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它。”队员们没有想到老米会将这张简单的白纸变为一纸契
约,他们庄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米卢也在上面签下了名字,而且是中英文的。
     带着誓言,带着米卢给予的精神鼓励,中国队突然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所有
人看到了他们在场上无与伦比的昂扬斗志。马明宇和宿茂臻等人在回忆这段经历时都深
深感叹,米卢的精神按摩术对队员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是那么不经意,但却在关键时刻
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实际上从那时起,米卢就已经显露出他对大赛期间全队氛围和队员
心态的重视,在中国队实力尚未达到一流时,全队氛围和心态往往是一种补偿,是一种
在大赛期间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神奇力量在十强赛时达到了顶峰。
     ■李铁都下了场,老米还在喊“李铁”……“等你们日本队进了四强,我再谈怎么
打”……范的“示爱”是不是很傻气
     米卢的临场指挥能力在亚洲杯期间初见一斑,他对比赛进程的把握、换人的敏感嗅
觉使他开始拥有“老狐狸”的称号,对此老米可是沾沾自喜。对于亚洲其他球队的教练
,老米从来都没有真正重视过,他只把原卡塔尔队的老乡哈吉称为“小狐狸”,当然言
下之意其水平还是在“老狐狸”之下的。
     中日四分之一对决是亚洲杯最精彩的比赛,虽然中国队小负一球抱憾而归,但是米
卢的临场指挥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在中国队2:3落后时,米卢几乎派上了所有
的前锋,杨晨、谢晖、曲圣卿三员大将都冲在前面,场边的老米紧张得眉毛和眼睛都揪
到了一处,他轮流喊着每个队员的名字,最多的当然是李铁。这样的喊叫,往往只是舒
缓紧张的方式,就在中韩首战里,李铁都下了场,老米还在喊“李铁”。他像一个等待
轮盘停止的赌徒,期待着三名前锋的冲击能够在比赛的最后一刻攻破日本队的大门。
     在祁宏迎着日本门将川口能活冲上去争顶,被对方故意击倒在地的时候,主裁竟然
没有丝毫表示,米卢一个箭步跑到场边对着裁判大骂,翻译赶紧上前把他拉回来。赛后
他还耿耿于怀地去找第四官员理论,然后就急忙走到场边查看祁宏的伤势。
     那天晚上,米卢将头抵在了餐厅的桌子上。他灰白的头发纷乱地垂散下来,这是与
沙特队热身失利后我第二次看到他的这个动作。突然,米卢仰起脸咬牙切齿地说了句“
这个可恶的裁判”,然后就滔滔不绝说起了比赛中的细节:“那个任意球真不应该,我
告诉他们多少次不要在禁区前沿犯规,日本队有很多任意球专家;杨晨的射门要是没打
在门梁上,输球的就是日本队了;曲圣卿拉得太过靠边,他要是往里收一收,拿球的机
会就多了,凭着他的速度我们可能还有进球……”这一战被米卢认为是亚洲杯中的经典
战役,“中国队的精神最值得赞扬。球员在场上已经像我说的那样‘虎视眈眈’了,如
果我们的整体感再强一些,控球的技术再高一些,我们就能够打败日本。”
      实际上米卢深知日本队的整体实力高于中国,但米卢从来就不曾害怕过他们。赛
前日本老记就让他戏弄得颠三倒四,他们在日本队进入四强之前就跑到酒店采访米卢,
问他如何备战中日对决。刚刚训练回来的老米拎着鞋子,一脸坏笑着对着摄像机镜头说
:“日本队好像还没有进入四强吧?等你们进了,我们再谈怎么打。”
     就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我问老米这一战有什么特殊的安排,结果被他一顿抢白:“
什么‘特殊’安排,中国队就是要以我为主,我给你讲了多少次了,就是控球、逼抢、
组织和边路转移、下底传中,你怎么还一次一次问我?”后来的日子里,我渐渐明白了
米卢的“以我为主”,在他看来所有的比赛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必计较对手是谁,只要
打出这些细节,就能获得机会。当然,这种“以我为主”仍然是建立在了解对手的基础
上,而且队员们还要在场上灵活处理随时出现的情况。其实米卢对对手的研究恐怕无人
可以相比,他称自己为“世界上信息最灵通的教练”,这在十强赛中得到了最佳体现。

     十强赛前,米卢曾几次说中国队应该比亚洲杯打得更好,因为我们有更多出色的队
员,比如郝海东。亚洲杯时米卢并没有一手最好的牌,但海外球员杨晨、范志毅的出色
发挥在中国队的胜利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亚洲杯前质疑米卢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
,即使是队员对老米的态度也是在怀疑与信任之间游移,但亚洲杯上米卢用成绩渐渐征
服了国脚。
     中国队和韩国队的季军争夺战打响的前两天,范志毅在酒吧里和米卢相遇,小范吐
露了心里话:“我从前并不觉得你是真正的大牌教练,也不太喜欢你的方式,可现在我
打心眼儿里开始佩服和喜欢你了。”我没有看到当时的一幕,但我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
。中国队一球惜败日本后,范志毅的眼圈是红的,他为那个任意球深深地责怪自己,就
像自责四年前的“人球分过”。而米卢从未责怪过他一句话,在休息室里老米特意走过
去拍了拍他的头,给了他一个灿烂的笑容。对于球员的失误,米卢从来都不愿谈得太多
,他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导、启发球员。(连载十二)

--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