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jt (风灵),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7.2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Feb 27 22:46:50 2000), 转信
2."科波拉时期"与"家庭足球队"
……马拉多纳的态度更加强硬了……科波拉做成了几件引起轰动的大事……那头黑
发
表明他的确是马拉多纳的儿子……"如果将他兄弟放在一起就完美无缺了,他们会成为更
强有力的象征"……
这一切还是有缘由的。1985年是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马拉多纳公司"的总裁即马拉
多纳本人将其经纪人西特尔斯皮勒解雇了。马拉多纳解释原因时仅说西特尔斯皮勒背叛
了
他,但又转而说他们仍是朋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无疑,首先是经济上出了问题。那
一
段时间马拉多纳的收入略有下降,原因是西特尔斯皮勒投资经营几桩生意没有赚到钱,
反
而欠了债。马拉多纳离开西班牙时由西特尔斯皮勒经手承办的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甚至
还
在进行之中,由于款项未到位,被合营者告上了法庭。亿万富翁马拉多纳还会欠债?马
拉
多纳因为此事开始同西特尔斯皮勒有了不和。1985年底,吉列尔莫·科波拉的出现使一
切
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刻,科波拉对马拉多纳足球生涯的影响超出了人
们
的预料。从那时起,马拉多纳对所有赞助人、俱乐部负责人、教练、记者、观众等几乎
所
有人的态度都变得强硬起来。
吉列尔莫·科波拉是真正的朋友,可以说他使马拉多纳更加自信自己可以随心所欲
。
这肯定不是马拉多纳最需要的建议,但却是唯一可行的。大家都清楚,马拉多纳对所有
建
议全不放在眼里。他只需要一位他信得过的助手来帮他料理财务,而科波拉正是这样一
个
人选。人们将科波拉称为"全权代表"是有道理的,因为他同时担任着马拉多纳的监护人
或第二个爸爸的角色。
科波拉从此便开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主宰着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的命运,他负
责
管理所有与马拉多纳有关的大大小小的事务。
首先马拉多纳与那不勒斯俱乐部签订的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得到复核和修改。其中有
一
条新规定是:由那不勒斯俱乐部组织的在意大利国土以外的友谊赛,马拉多纳可获收入
的
25%,而他本人如果上场,则 可拿利润的50%。这条规定使马拉多纳的收入成倍地增加
。
科波拉做成了几件引起轰动的大事。尤其是在日本,马拉多纳将他的肖像权卖给了
一
家咖啡商。科波拉还中断了同德国"彪马"公司的合同,因为这家公司选择了鲍里斯·贝
克尔而不再是马拉多纳作为主要的广告宣传形象。科波拉的用意是:马拉多纳应被看作
是
最杰出的运动员,不光是足球,所有的运动项目加在一起,他也是最杰出的!
至于马拉多纳的运动衣,科波拉选择了日本美津浓公司。马拉多纳的肖像权还卖给
了
日本"富士施乐"。由于科波拉的苦心经营,类似的做成的生意还很多.如:小学生的全
套文具用品(练习本,铅笔、钢笔、书包等等),一种马拉多纳讲解足球基础知识的影
集,
还有一套手表系列,在那不勒斯十分畅销……等等,等等。
在电视方面,马拉多纳多年来一直是"无偿"接受采访。现在他决定自己来主持某些
节目,这样不但没有多大风险,而且能赚大钱。
当然最重要的是同那不勒斯俱乐部的合同。1984年马拉多纳以10亿里拉的要价与那
不
勒斯俱乐部签订了4个赛季的合同,第5个赛季只是意向性的草签,这笔钱当然已得到了
兑
现。现在,马拉多纳已取得了世界杯冠军和意大利国内的双料冠军,身价应该涨了。涨
多
少呢?科波拉同马拉多纳初步打算在1988年续签合同时要价20亿里拉,对此,俱乐部方
面
估计是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
其实马拉多纳在金钱方面还是一直都相当走运的。这跟他不断的新闻事件和各种传
闻
有关,而其中既有马拉多纳的性格因素,又跟大众的猎奇制奇渴奇心理有关。对马拉多
纳
来说,金钱已不是最重要的了,他真正渴求的是生活的快乐和自由,但是他仿佛突然发
现,
他早就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了。
科波拉的出现和在意大利的夺冠曾使马拉多纳以为他再也不用规规矩矩、小心翼翼
地
做人了。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里,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那不勒斯人和俱乐部领导人似
乎
确实准备让马拉多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不勒斯人喜欢吃喝玩乐,无须说马拉多纳对
自
己不加任何约束,他那现在已显胖的身躯表明他的生活是不节制的。但是好景不长……
就是在球迷最喜爱他的日子里他也是有很多烦恼的。比如,他发现自己来到那不勒
斯
已经三年,却还不太了解这个城市。在街上逛逛,看橱窗,进进酒吧,对他来说是不太
可
能的,否则马上就会涌来一大群人。他本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他的兴趣会减弱
。
恰好相反,人们对他的兴趣持久不衰。意大利杯赛之后的一个星期天,马拉多纳和妻子
克
劳迪亚带着女儿达尔玛乘车外出。车刚开出500米,车的四围就聚集了 50多辆摩托车。
走
了一公里时,周围的摩托就增加到了一百多辆,真是不可思议。另一次马拉多纳去一家
首
饰店,想给女儿选一件礼物。结果是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回为人们凡乎要挤碎橱窗,
商
店有被毁的危险。在那不勒斯,马拉多纳只能去不多的几个饭店或舞厅,那儿的老板认
识
他,才不至于招来那么多人围观。
三年来无数那不勒斯人赞美过他但是三年来也有不少流言蜚语,诽谤中伤甚至威胁
恫
吓朝向他,其中有一些对他伤害很大。同俱乐部的矛盾始于 1985年他执意要离开那不
勒
斯队回国参加世界杯外围赛……而他最为春风得意的1986年,就在世界杯决赛结束后克
劳
迪亚怀孕了,这令马拉多纳欣喜万分。然而就在两个月以前的 9月20日,电视里却播出
了
一条新闻:一个名叫西纳格的年青女子自称生下了马拉多纳的儿子,并在分娩的产房里
邀
请意大利电视台的记者来同"马拉多纳的儿子"见面;她还认为孩子的眼睛和脸形"尤其
是那头黑发"都表明他的确是马拉多纳的产品。接着,电视里面还播放了一部描写马拉多
纳生活的电视剧,而电视剧的场面,是关于马拉多纳当了父亲的一场争论。马拉多纳看
完
后简直懵了,十几天中没有做出反应。他只是匆匆赶回阿根廷安慰怀有身孕的克劳迪亚
。
此事加上前一些时期发在的一则指控说他在一次为儿童慈善事业举行友谊赛时收取了 5
万
美元的报道加在一起,使马拉多纳感到极为绝望。虽然这两件事后都被证实是纯属谣言
、
但心力交瘁的马拉多纳还是辞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别大使的荣誉职务。这一职务本
来
正是因为他一向关爱儿童才授予他的,然而可怕的谣言一经重复……他无能为力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私生子"案件尚未了结,86年12月,马拉多纳和其未婚妻克
劳迪亚一个周未击队友家作客回家的路上遭到袭击、,汽车前玻璃被打碎,事局在汽车
里
还捧到了一个铁球。这些事件加在一起办局较多纳的忍耐力到了某种极限,他声称,将
绝
不续签伺那不勒斯俱乐部的合同……
应该说当时是圣保罗体育场里球迷们的合唱、助威、呐喊和掌声补偿了这一切,挽
留
住了马拉多纳的心。但是不久,他又为了让小弟弟乌戈·马拉多纳入队而再次同俱乐部
负
责人发生了小摩擦……
这些年,马拉多纳的两个弟弟也都长大成人了。受迭戈的长期影响和教导,他们也
都
成为了足球运动员。大弟弟乌尔·阿尔弗雷多·马拉多纳生于196q年11月ig日,外号叫
"
拉洛"。拉洛个头小但很灵活,先前曾在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第五级队踢球;后来离开了
。
他 1986年 7月 20日加入了甲级队博卡青年队一队。拉洛感到知足的是他的网球打得比
迭
戈好,而且他也一度想改行打网球。迭戈虽然并没有强迫他踢足球,但他的影响实在太
大
了。他成了弟弟的"第二父亲",也充当一个严厉的顾问。拉洛从小大贪玩了。按他母亲
托塔的话说:"他是全家的顽童,是最骄惯的孩子。"迭戈在他面前必须严厉,否则就不
能让他去好好训练,去自我奋斗。迭戈的教导对拉洛来说起到了一定作用,他使拉洛鼓
起
了劲,在博卡青年队有了长足进步。当他正式入选西班牙格拉纳达队时,与哥哥一样也
穿
上了10号球衣。那是在1987年 9月,多亏迭戈的朋友、一位。经纪人的鼎力相助,拉洛
才
得以加入该队,而这支队伍不过是个乙级队。看来拉洛的足球天赋还是不够的;早点改
打
网球也许是对的。
而小弟弟乌戈·埃尔南·马拉多纳作为一名正式球员则是无可非议的。同拉洛相比
,
他的足球天赋要好得多,他1969年 5月98出生,从小就跟迭戈一起去阿根廷青年人俱乐
部
队训练,后来经过考核,12岁就留在该俱乐部中。1985年。乌戈作为阿根廷16岁以下国
家
队队长,身穿10号球衣司职进攻前卫夺得南美冠军,从而一举成名。尤其是在阿根廷与
巴
西争夺冠军一仗中,乌戈独进两球,并传给同伴一记妙球使同伴得分,为阿根廷队以3比
2
战胜劲旅巴西队立下首功,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与迭戈不同的是,乌戈是用右脚踢球
,
长得英俊潇洒,大家都叫他"图抖",意思是土耳其人。难怪马拉多纳的母亲说:"如果
将他兄弟两人放在一起就完美无缺了。他们会成为更强有力的象征。"
母亲的话点醒了迭戈。阿曼多。他是最敬爱母亲的一个孩子。对啊!为什么他们兄
弟
俩不能在场上左右翻飞呢?既然一个马拉多纳能得冠军,两个马拉多纳不是要获冠军中
的
冠军吗?这个念头一上来,迭戈就无法将它压抑住了,此时在他的头脑中,世界完全是
由
加法构成的。
同许多别的时候一样,要让马拉多纳明白这件事的困难是不太容易的。迭戈说干就
干,
就算总统也不能阻止他。他首先把乌戈带到了意大利,让他在意大利生活、学习和训练
。
乌戈所在的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多次要他归队,否则要他赔偿经济损失。照理说乌戈尚
未
成年,他没有、也无权签订任何合同。然而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声称他们有乌戈入队的
文
件,那是他父亲唐迭戈在他15岁时签署的。迭戈开始坚决不干,后来提出将弟弟未来合
同
款项的15%偿付给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但对方仍不同意。迭戈于是开始在意大利给乌
戈
谋求转会球队,他要那不勒斯队买下乌戈。起初他还是向那不勒斯俱乐部费尔莱诺主席
提
出了要求,后来.由于长久未得到答复,便不断通过新闻界向俱乐部施加压力。他扬言
说,
如果不让乌戈加盟,他也就要离开那不勒斯!
这真是一个孩子的梦幻!谁都知道,要是完全按他的心愿,他还会把拉洛也拉到那
不
勒斯队里来,那可就真复辟到本世纪初阿根廷的家庭足球队传统中去了,而且这次复辟
选
择的地点是现代足球王国意大利!
除了丧失理智的马拉多纳崇拜狂和马拉多纳本人以外,没有人与马拉多纳的观点一
致。
一个俱乐部召集一帮球员踢球,表面上是在做加法,实质上却是在做减法:去掉那些不
足
以在球队中发挥作用的人。迭戈"十"乌戈不等于两个马拉多纳,费尔莱诺当然明白这一
点,可马拉多纳却喋喋不休地向他保证。乌戈比自己更强、更好。他甚至是一个全队组
织
者的合适人选。如果他加盟,迭戈自己愿意去打前锋,让他来镇守中场……请相信!他
更
强壮,更优秀……尽管他才17岁 ……缺乏一点经验。
费尔莱诺眼睛一眨不眨地听完马拉多纳的话。同上次要求购买比拉尔多相比,他认
为
马拉多纳这一回的要求更加荒诞不经了,但他也知道这个"疯子"在球场上可从来不含糊
,
球队必须要有他才能让球场满座。此时费尔莱诺心里盘算的是另一道减法题:那不勒斯
队
"+"马拉多纳=?他承认这道减法的结果不妙。而马拉多纳肯定会用这道减法来要挟他
而去固 执地完成他的加法的,费尔莱诺为难了。
这件事最后以乌戈加盟一家在西班牙介于甲级队和乙级队之间的拉约·巴耶卡诺俱
乐
部队而告终。并不是因为迭戈做了让步,而的确是乌戈自己的意愿。应该说他在那里的
位
置是适合于他的。此前他还在意大利阿斯科列队打了一段甲级联赛,但是在拉约他才真
正
成了一个场上组织者,作为一个中场队员他穿 9号球衣曾在场上数度破门,每月收入35
万
比塞塔每进球再加8万比塞诺,看来他心满意足了,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入选阿根廷国家队
。
迭戈呢?他继续在那不勒斯队踢球,他喜欢那不勒斯的球迷,在那不勒斯踢球他感
到
恍若云端。但是球迷也是会变的,这几年他们已看惯了那不勒斯队的精彩表演和不断胜
利,
更要命的是他们把胜利完全归功于马拉多纳--这意味着在球队失败时马拉多纳也要负起
全责。和罗萨里奥足球队的那场比赛马拉多纳已初偿苦头。但那不过是一个开头而已,
是
一条抛物线到达顶端开始出现下滑后的第一个征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