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ba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uren (一卷云),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想入飞飞 : 戏说球星之四 中国男孩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Aug 20 23:38:24 2000), 转信

想入飞飞 : 戏说球星之四 中国男孩
    人们总爱叫我“中国男孩”,但我不是中国人,而是乌拉圭人,我叫雷科巴。
    我的母队是乌拉圭国民队,这是一支历史悠久、在南美享有盛誉的球队。跟许多南
美俱乐部一样,国民队的财政状况并不好,所以,一旦某位球员成名,就会很快的被欧
洲球队买走——欧洲球队要人,我们的球队要钱,也算是各取所需吧。我们也常会趁联
赛后的空闲时间去亚洲打商业赛。这有很多好处,一来可以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赚到大笔
出场费,二来也算旅游,三来还可以练练兵,而且,还可以将一些在队中打不上球、在
欧洲又没人要的球员卖给这些亚洲球队,这也是赚钱的好方法。
    记得是1995年吧,我们去了中国,照例是以替补球员和青年队队员为主,19岁的我
也是其中之一。那也是我第一次去中国,队友们笑着说我是回到家了,因为我实在是很
像中国人。也正因此,我对中国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我们打邀请赛的地方是上海——这是一个美丽繁华的大都市,在乌拉圭,是找不出
这样一个城市的。这个城市的代表队申花队,还有其他两支外国球队将是我们此行的对
手。
    教练把我安排在主力位置上,这使我很高兴——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但在乌拉圭联
赛上,我根本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这次亚洲之行,是我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我要把
握住它。
    结果,我达到了我的目的,我表现的非常好,成为这次邀请赛的最佳射手。教练在
赞扬我的同时,还告诉我一个消息——东道主申花队看中了我,想将我买下。
    队友都开玩笑说我要“叶落归根”了,我也颇有些心动——中国很不错,我愿意呆
在中国。双方的官员开始接触了,开始探讨我的转会问题。我有些忐忑不安,虽然我相
信自己的实力,但转会毕竟不是我自己说的算的。
    我在闲暇无事时,曾与申花队的几位外援聊天——他们之中有一个前法国国脚,不
过他告诉我,他的膝伤很严重——“这样子也能踢球?”我对此感到非常惊奇。他哈哈
大笑,说我见识太浅,事实证明,我当时的见识是太浅了。他说,在中国,教练并不在
乎球员的身体状况,只要能上场踢球就行了,而尽管他伤患严重,但在中国联赛踢球,
还是没有问题的。我又问了他们的收入,他们的答案令我咋舌——这样的高收入在乌拉
圭是不太可能的,这更坚定了我留在中国的决心,也使我更为热切的盼望着双方的协议
能早日达成。
    可是,最终的结果令我非常失望,双方谈崩了。关键问题在于我的出价,对方主教
练认为我虽有潜质,但绝不值俱乐部说开出的价钱——天哪!他是怎么想的?我的身价
也只不过相当于那三位法国外援的租借费呀!而且,那三位法国球员都很老了,我却还
不到二十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说什么都没用的,我早说过,转会不是我能
做得了主的。我甚至怀疑,他们选择外援的第一要素可能是要看你像不像外国人,就好
像那些金发碧眼的法国人那样,而我,太像中国人了。
    带着失意,我离开了中国,我会永远记得那位说我不怎么值钱的申花队教练,他叫
徐根宝。回到国内,我打上了国民队的主力,并被称为“南美最出众的天才”。一年多
后,我幸运的转会去了国际米兰队。
    开始,我打不上主力,因为国际米兰的锋线实在有太多成名球星了,哪里轮得到我
出场呢?我简直要放弃了,而在这时,我想起了徐根宝——我成为“南美最出众的天才
”,已经算是打了他几十个耳光了,可是,这还不够,我还要更好,所以,我不能放弃

    国际米兰把我租给了威尼斯,我在那里打了十九场联赛,进了十个球,成为球队保
级的最大功臣。这样的表现,使国际米兰无法拒绝我,我又回到了球队中,而同时,维
埃里也来了,等待我的,又是冷板凳。而不管在何时,我都咬着牙挺了过来——因为徐
根宝。
    也许是我的执著感动了上帝,维埃里、罗纳尔多都伤病缠身,我又成为了主力,并
且有极出色的发挥。
    今天,当我载着球迷们的盛誉驰骋在球场上时,我也免不了会想:如果我真的留在
了中国,安心的做“中国男孩”,那么还会有今天的我吗?
(2000-08-20 19:07:46)

--
做人就挺好,何必在乎是个愚人呢。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