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omado (失乐园), 信区: lovestory
标  题: 悬壶济世10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r  9 19:17:06 2000), 转信

                (27)

  德兰完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东方之旅。

  对德兰来说,那是一个个难忘的日子。

  她回到了她长大的地方。门前的坡路,让她想起了儿时早起上学,大人一再
地叮咛。现在她看起来,那坡一点也不陡,车速一点也不快。她想:现在的家长
还会作同样的叮咛吗?那叮咛也许是世代相传的。

  街市上嘈杂的人群,让她感到亲切。叔婶家的粥饭,是那样的可口。

  她感到了如此的和谐,因为这里流着和她一样的血液。

  她来到了林凯家,见到了大哥大嫂和侄儿。大哥比她想象的要苍老一些。

  当德兰把林凯博士帽上的纪念穗子交给大哥时,他的手在微微地颤抖。德兰
注意到了,他手指骨节很大。

  德兰按林凯告诉的线路游览着这片对她来说是那么陌生而又神秘的土地。从
前林凯给她讲过的东西,现在她大部分都能一一找到,甚至包括那个神医。

  那是在穿越河西走廊的列车上,同车的一个旅客突然上吐下泄。在大家手足
无措的忙乱之中,德兰在冷静地迅速判断之后,她拿出了自己随身带的应急药交
给病人。没有人看她的行医执照,她也不需要看病人的医疗保险卡。当忙乱过去
之后,有人过来向她表示感谢。虽然听不懂很多,但她感到了真诚。最后列车员
的一个动作让她笑得很开心。那个动作就是她前几天刚刚见到过的,美丽善良的
观音菩萨。

  她明白了,何必再费力地寻找。如果身体力行,每一个心善的人都可以济世
。刚才,那悬壶济世的神医分明就是她自己。

  她带着这种满足感回到了美国。


                (28)

  如果不是德兰,林凯怎么也想不到美国还有一批象吉普赛人似的四处流动行
医的人。

  七十年代,当美国政府着手解决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时曾经采取过这样
一个方案。政府出钱让一些“有志青年”上医学院。条件是毕业以后他们必须去
政府指定的地区去行医。实行了几年下来,几乎所有的“有志青年”毕业后都反
悔。撕毁合同后,就去发达地区开业了。反正执照是州里的,联邦政府根本没有
精力去追查。结果缺医少药的地区依然如故。几年以后,这个政策就被取消了。
这是一个不成功的尝试,是政府干预失败的例子。

  民间上,有这样一些赢利性的机构,他们专门介绍医生临时去这些贫困地区
行医。这些医生的合同一般都只是三个月、半年、九个月。这些机构,尽管收取
佣金,但他们的存在,有效地改善了那些缺医少药地区的医疗条件。

  虽然合同医生的短期报酬不比在大城市医院的菲薄,但从长期角度来看,他
们失去的是宝贵的立业时间。

  从医生的实际利益考虑,在美国一般的学生医学院毕业就接近二十四岁,再
加上两年住院医实习,出来以后他们大多忙不迭地成家,开业,赚钱还贷款。他
们要到医院挂职招揽病人,还要在社区内建立良好的联系拉住病人,以稳定财源
。有着这样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干,有谁愿意去边远地区工作,哪怕只是三个月呢
?从实际的角度看,这些愿意去的人,都蒙受着巨大的物质牺牲。

  在林凯眼里,不管动机是什么,这些下去的医生都是圣者。

  德兰也将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29)

  从香港回来时,德兰的代理已经将亚利桑那的行医执照给她办好了。

  亚利桑那的彩色沙漠之中,就是德兰选择的第一站。

  当年德兰和林凯驱车路过这里的时候,他们被这自然的景观所吸引。自然把
一个个沙包涂抹成不同的颜色。他们试图数数一共有多少种颜色,最后,他们也
分不清了。

  在那辆疾驶的红色车里,伴着风声,德兰高声地对着林凯耳朵喊:“我以后
要到这里来当医生。”

  今天,她将如愿以偿!

  德兰兴奋地把这好消息告诉林凯。并告诉他:下次见面时,她就能够说出沙
包一共有多少种颜色了。

  林凯细心地叮嘱她生活上应该注意的一个个细节,给她罗列着应该携带的物
品。毕竟她是一个城市女孩。

  德兰依依不舍地把那辆留有他俩最美好记忆的小红车抵价给了汽车经销商。
她买下了一部黑色的吉普切诺基四轮驱动。

  开着车兜了一圈,她感到了西部牛仔的力量。

  这次搬家虽没有林凯来帮忙,但她处处都能看见他的影子。

  德兰依然用林凯制作的安全带把小熊捆在座椅上。有着小熊陪伴,她将不会
孤单。

  她在心里喊了一声“哑呼!”后,就一脚踩下了油门。

  轮胎尖叫了一声,南加州被甩在了后边。


                (30)

  当德兰把她的决定告诉家里人时,他们全都很惊奇。母亲宁愿她在开玩笑。
在德兰再次认真地强调了几遍以后,他们才都相信。随即他们又认为这是林凯的
主意而不是德兰自己的,言语之间有责怪林凯不付责任的意思。德兰生气了。她
发着脾气,竭力护着林凯说:“这就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决定,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为什么我自己就不能安排自己的生活呢?”德兰冷静下来仔细地想:如果没有
林凯的影响,她会做出这个决定吗?但这个安排确实又是自己做出的!

  德兰现在受着林凯的影响,但确实已经摆脱了对他的依赖。

  她这个决定在旁人看来确实是不可思议。

  她是哈利医学院的高材生,又是医生世家出身。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关系来说
,她不愁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她不用还学生贷款,收入也不会差。如果她不想行
医,她还可以继续深造。她是那样地年轻,又是那样地聪明。她可以再进研究生
院拿一个哲学博士,凭着这双料博士,她可以谋个教授之职,躲进象牙塔里搞学
术。以上任何一条路都比她现在的选择好。

  她到底中了什么邪?

  德兰的父亲静静地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

  他想着:不管这个结果是自己愿不愿意看见的,她是自己的女儿。


--By Kammi's SuperPost General Version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