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aoyuer (鱼儿来了), 信区: lovestory
标  题: 陶壶记[4]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Jan  7 21:50:54 2001), 转信

发信人: zhnq (宁君), 信区: literate 
标  题: 陶壶记(4) 
发信站: 风云阁 (Sun Dec  3 19:47:21 2000), 转信 
  
屋外刺眼的阳光打断了我的思路,恶毒的健强的面孔也随之而去,代之而来的是清茜的 
娇好的面容。她那多情的眼睛,温柔的就像水一样,笑容悄悄的挂在眼角,狡猾的让你 
难以觉察,我看见她的笑容了,她是在朝我笑,她的眼睛是注视着我的,就像我注视着 
她一样。大家的眼睛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电流,悄悄的麻遍了我的全身,心脏有一段时 
间是窒息的。 
当我逐渐适应了强烈的阳光之后,清茜的面容也像水溶入水一样,慢慢的消退,消入了 
空气的虚无之中,有点像《人鬼情未了》的男主人公,死后有幸和情人重逢,当阳光再 
次普照大地时,他的灵魂就是这样的消隐在茫茫的天际中的。清茜的脸被现实中的房屋 
,蓝色的玻璃幕墙所替代。我带着十分的惋惜,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不是十分宽阔,所以来往的汽车就显得特别多,也特别拥挤 
,车的喇叭声总是让我的神经跳动,生怕被撞上了。道的两旁是一些小杂货店,里面卖 
些香烟瓜子打火机之类的东西,都是日常用的。还有一些地摊,占用了人行道的大部分 
空间,地摊上卖的大抵也是些衣服、鞋、袜、鞋垫、女人的胸罩、男人的内裤等东西, 
有些衣服还挂着耐克,鳄鱼等名牌的标签,一看就知道是些假  伪劣产品,价格不贵, 
穿在身上也许能够满足那么些可怜的虚荣心吧。还有些地摊则是卖些小玩意儿,比如说 
塑料做的假珍珠项链,镀金的戒指,笔式的打火机,挂钥匙的链,还有哄小孩子的玩意 
儿。不知是清洁工懒呢,还是人手少忙不过来,街道的两旁总是堆满了垃圾,菜叶啊, 
冰棍纸啊,肮脏的塑料袋啊,混着黑色的一团团的泥堆在那里,发出刺鼻的味道,就像 
垃圾场的让人作呕的臭味,成群结队的蚊蚋就在这些垃圾上盘旋结,绿头的苍蝇死死的 
叮在带有鱼腥的袋子上面,当人走近了,便一哄而散,让人讨厌的嗡嗡声。汽车漏下的 
油也是一滩一滩的,潮湿的黑影反着彩色的光。我旁边有个报刊亭,里面卖的除了正式 
的《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之类的报刊,还有一些偷窥成性的杂 
志,如《红唇》《明星艳遇》、《伟人的私生活》东西,好像这类杂志还比较畅销,大 
概是人们在无聊至极的时候,把那些光彩照人的,高高在上的明星伟人们拉到自己的脚 
下,在庸俗的文字下面找到一丝平衡吧。我有时兴趣来了,也会买上一两本作为消遣, 
某某小姐和某某酷男勾搭上了,某某明星遭人拒绝啦,什么高级领导私生活是十分的不 
检点之类的东西。虽然谈不上真切,但在我看来也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更重要的是, 
我的那帮同事闲来无聊就喜欢谈论这些东西,我为了和他们能够比较融洽的相处,而不 
是显得那么孤傲,看看这些东西,具备这些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要去的是个早点屋 
,离我的旅馆不远,就是一两百米吧。素馨斋这个名字取得就很具韵味,实际上不论是 
从外面看,还是走进店内,你都会发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和这条街的周围环境形 
成鲜明的对比。屋子是仿古式建筑风格的,用竹子做的门楣和窗户尤其显得古朴清雅。 
屋里分里外两间,外间是作为人们吃饭的场所,白色的墙壁稍带一点淡黄,各面都挂了一幅 
油画,有大有小,我比较喜欢的是一个小孩歪歪斜斜走向湖岸的那幅,留一个背影给我 
,头却扭回来有点恋恋不舍的看着我,湖水很平静,倒映淡淡的远山,和蔚蓝的天空。 
窗户是朝这大街,窗帘也是素白的,印着几只斜斜的腊梅图样,半掩玻璃,屋外的太阳就从 
空隙出挤身进来,照在茶色的桌子和洁白的桌布上,周围就像它的影子。早点以及小菜做 
的都非常好,一般我早上都来这儿吃,价格也还能接受.里间是一茶室,陈设得更是古色古 
香,淡紫色的墙壁,挂的也不是前厅那种油画,而是行草字幅“莫惜更长浊短,一帘疏 
月茗浓。”“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处有余甘。”还有一些中国山水画,无外乎品茶 

汲水的内容。屋角有一盆兰花,虽然北京的气候不适合春兰,但室内还是挺暖和的。木 
制的八仙桌和小圆桌,做工十分精巧,每张桌子上都放一木托盘,盘内宜兴的紫砂壶和 
四五只洁净的紫砂茶碗,整齐而又有几分含义的陈列在这儿,茶室一般没几个人,静悄 
悄的。后方是一个小院子,隔着窗户可以看见几枝翠竹和一丛南天竺,还有开败的白玉 
兰(?)。有一道小门能够通向后面这小花园。如果把通向前厅的门关上,倒也挺像一 
个茶室。像我呢,虽然不学那些所谓的清高风雅人士,但有时无聊了,呆在旅馆里实在 
难受,又没个说话的人,看到老板老板娘的脸就难受,没办法,就溜出来,有没什么地 
儿可去,就跑到这间幽静的茶室里来了。虽然我对于茶道是一窍不通,但看那些老头们 
,缩着胸够着头去嘬那茶壶嘴,也觉得挺搞笑的,想象古人那这么会捉弄人。就这样, 
一回生二回熟,我就和素馨斋的老板混熟了,他也知道我不是品茶的料,虽然我请教过 
他,但从来没放在心上,照样端起茶碗来牛饮一气。所以有时也就随便上些花茶,应付 
应付,茶钱也少收一点,何况我多些时候是在前厅吃早点,而不是钻到茶室来故作风雅 
。今天早晨就是来填肚子的。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