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liam (恭子啊再爱我一次 ), 信区: lovestory
标 题: 技巧之八 祸从天降,此时尽显男子汉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30 03:36:11 2000), 转信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恋人平安喜乐时,我们可以全身心地爱着她
,当恋人遭遇到了祸患 的折磨时,正是需要男人关心的时候,此时的爱情才算真 正地
经得起考验。
男人的品格是坚强的,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他都应该挺得住,为爱人支撑起一片晴
朗的天空。无数患难与 共的爱情故事里,男人成了生活的支柱。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没有不知道吴晗这个 人的。不过那时充斥于耳的全是恶
意的诽谤和无耻的造谣,所以人们并不真正地理解吴晗其人。直到“四人帮” 垮台之后
,历史才还吴晗以真实面目。他毕生勤奋治学, 勇敢坚持真理的精神,为人所崇拜;他
对爱情始终专一, 忠贞赤诚的情操,也为人所钦佩。
吴哈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在他上中学时,急于传宗接代,恢复祖业的父
亲,就将一个世家的女儿介结他。那个女孩子也在上中学,是个知书识礼的时髦小姐,
人也长得漂亮。最让吴呛父亲满意的是,她的家里 颇有钱财。可是,自幼就痛恨封建主
义栓惜的吴哈,反对 封建家长制的包办婚姻。他只身逃离家门。1934年,即将从清华大
学史学系毕业的吴晗,认识了正在患肺病的袁震。
袁震比吴哈高两班,大三岁。她自幼聪颖,书读得 多,记忆力亦强。袁震在湖北女师读
书时,由于学习优 良,思想活跃,很受董必武的器重。就是在人才济济的清 华园里,
袁震也是非常出众的。她对文学、史学均有研 究,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文章。只因染上
肺病,不得不中 途退学;又因父母均已去世,只好在校留住,继续带病研究文史。
袁震与吴哈相识,是由袁震的同室女友介绍的,因袁震的这一女友毕业后要去外地教书
,便嘱托吴晗继续代他照顾患病的袁震。吴哈受朋友之托,便担起了耐心照顾袁 震这副
担子。他是专攻明史的,而袁震是研究宋史的,两 人谈起来自然十分投机,便经常在一
起交流学问。吴哈对 这个病女子有着高深的学识和精遂的见解十分敬慕,袁震对以治学
勤勉,见解卓著而驰名于校的吴晗也非常敬重。 正当她对吴晗开始产生了爱情的萌芽时
,又患了更为严重 的脊椎结核,手术后整天躺在石膏模床上,一切都需要人 来照料。
想到这些,袁震便把爱慕吴哈的深情,悄悄地埋 藏在心底了。她曾对姐姐说:“我要把
住这个关,不能误 了吴呛。”而吴哈呢?他怕影响了袁震的治疗,所以只是 尽心悉力
地照顾自己心爱的人,却从未向她提出婚姻问题。
吴哈的母亲听说儿子找了个浑身是病的女朋友,专程从乡下赶来,要儿子不要误了前程
,趁早另作打算。听说母亲要来的消息后,吴晗先把袁震藏了起来,告诉母亲 说:“她
病早好了,这不有事到外地去了。”吴晗母亲听了 信以为真,认为她既然能出差,身体
自然是已经康复,便任儿子自己决定。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吴晗到昆明云南大学中文系 任教授。一年多后,袁震也在姐妹
们的护送下,辗转来到 昆明。因为当时市区常有空袭警报,卧床不起的袁震要住 防空
洞里,转移很不方便。为此,吴晗便把家搬到了乡 下。吴晗的母亲见袁震生活不能自理
,便哭着嚷着不许儿子同她结婚,还让女儿去说服哥哥。吴晗对妹妹说:“我 和袁震是
清华的老同学,在史学研究上,有共同的语言, 有共同的感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
们与那种由利害关 系结成的朋友不同。一个人不能以利害关系与人相处。两 个人要好
,不仅应当在顺利的情况下要好,更重要的是在 患难的情况下要好。不管袁震愿不愿意
结婚,我都要照顾 她。” 在吴哈的一家的精心护理下,袁震的病情有所好转。
一九三九年十月的一天,吴哈向母亲说陪袁震进城去看 病,两人在昆明城内的一个旅馆
住了一晚,并在第二天的 报纸上刊登了结婚启事,一对有情人就这样结成了眷属。
吴晗在爱人病重期间坚持不懈地照料着她。
第二年春天,吴晗的母亲和妹妹都回浙江老家去了。 因家贫雇不起保姆的吴晗,只好一
面教书,写作,参加进 步集会,一面又洗衣。做饭,尽力侍候病妻。虽然十分紧 张劳
累,但他从未皱眉叹气,他只怕这样会加重妻子的病和她一样年龄的姑娘们都开始考虑
结婚的事了,有些姑娘 家的门坎都快被求婚的小伙子们踢破了。可是,艾丽家却 仍是
那样冷冷清清,结婚的事,艾丽想也不敢去想。是啊,在那样的世界上,有谁会自讨苦
吃呢?找这个病秧子呢?
有!这就是爱伦·坡。他忘不了小时候同艾丽结下的纯洁的友情,对因贫穷劳累患了重
病而受到冷遇的艾丽更 是深表同情。于是,他经常去看望艾丽,给姑娘端汤送 药。冬
日里,飞雪漫天,冷风刺骨。为了使艾丽能够稍微 暖和一点,爱伦·坡想法找来~只猫
,放到了艾丽的脚边, 让她取暖。因为这时的爱伦·坡已经和养父彻底闹翻,自 己的
生活也非常桔据,除了找一只猫来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但是,要想生活下去,总得想办法,聪慧倔强的爱伦 ·坡,开始试着写诗歌,他不仅取
得连续发表的可喜成功, 还找到了从事报纸。编辑的工作。尽管爱伦·坡此时已小 有
名气,但他仍然没有忘却艾丽,没有想着靠攀权结贵, 去给自己开拓一条通往铺满金钱
的道路。他谢绝了一些对 他十分崇拜,而又家境富裕的名门闺秀的求婚,毅然决然 地
同既贫困又患病的少时好友艾丽了婚,演奏出了感人的 爱情故事。
婚后,爱伦·坡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毫无悔色,面对新生活的挑战,勇敢地迎了上去,
把全部的爱情都献给了 文丽。每天回到家里、爱伦·总是无微不至地侍候重病中 的妻
子,直到她安然入睡后,这才坐下来挑灯奋笔疾书,常常通宵达旦,使自己的身体也受
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爱沦·坡想,只要妻子的生命能尽量延长一些;生活得尽 量好一
些,那就是对自己的最好的安慰。
爱伦·坡的许多诗作,就是表达自己对艾丽的忠贞的爱情的。他说:“艾丽所给我的是
善良的心和对世间的一 切美好事物的憧憬。从她那里,我看到了世界上一切受难 者所
遭受到的生活上的不幸。内心的悲苦,她需要的是同 情和幸福。”
爱伦·坡给予艾丽的,正是艾丽所需要的。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