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music
标 题: 中国流行音乐纪事-1987-1988 东西南北风劲吹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5月19日07:27:5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中国流行音乐纪事-1987-1988 东西南北风劲吹
远尘编辑 1999年12月7日
资料来源〈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 中国电影出版社
以陕西、甘肃等地的民歌素材为基本音乐元素,旋律昂扬、
演唱风格刚劲豪迈、歌词具有深刻反思、回归情绪及现实
批判意味的“西北风”类型的流行歌曲风起云涌。《信天游》、
《黄土高坡》、《一无所有》、《我热恋的故乡》、《心愿》、
《山沟沟》、《龙种》、《磨刀老头》等在全国流行。
电视剧歌曲也为“西北风”推波助澜,《心中的太阳》、
《不管你爱不爱我》、《少年壮志不言愁》街知巷闻。
电影界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也是“西北风”。《女儿歌》
(《黄土地》)、《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酒神曲》、
《颠轿歌》(《红高粱》)唱遍全国大江南北。
1987年春节晚会,美籍华人费翔凭借《冬天里的一把火》、
《故乡的云》以及他充满动感的表演而一炮走红,成为当年
大陆歌坛最具号召力的明星。
1987年5月,北京举行了第二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主题曲
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被搬上中央电视台的屏幕。剧中
共有插曲近二十首,全部是曹雪芹的原词,王立平谱曲。
小歌星孙佳星为日本动画片《咪咪流浪记》配唱《星仔走天涯》
,获得广泛好评。
一批电影、电视剧插曲走红:《我的月亮》(《凯旋在子夜》)、
《济公》、《敢问路在何方》、《为什么》(《雷场相思树》
刘索拉词曲)、《猎人魂》(《乌龙山剿匪记》)、《说聊斋》。。。
广东歌坛异军突起。新空气、陈小奇、李海鹰等初露锋芒。
1987年12月12日,毛阿敏参加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流行音乐大赛,
以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获得演唱第三名。
1988年5月,第三届全国歌手大奖赛在北京举行,众多歌手在比赛
中大唱特唱“西北风”,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吃惊。两位未唱“西北风”
歌曲的李杰、陈汝佳获得专业组和业余组的冠军。李杰的参赛曲目是
《沉默的军礼》、《伸出告别的手》,陈汝佳是《故园之恋》、
《外面的世界》。
港台音乐开始对大陆流行音乐造成冲击。齐秦以《大约在冬季》、
《狼》在大陆打响知名度。童安格的歌也为歌迷喜欢。
大陆众多歌星翻唱港台作品,并有冒名出版个人专集的现象出现。
在这股“翻唱风”中,臧天朔的《心的祈祷》作为大陆的原创
作品,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1987年1月,崔健与ADO乐队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了第一次正式的
个人演出。崔健与ADO乐队开始合作录制《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1987年,“黑豹”乐队于北京成立。
1988年,“唐朝”成立。
以迟志强经历为素材掀起了“囚歌”风潮。《囚歌》、《拥抱明天》、
《悔恨的泪》等专集十分热销。
--
我黑色的长头发,我细细的长头发,我会哭的长头发,我的粗辫子,我的细辫
子,我忧郁的短头发,我颤动的短头发,我随风披拂的无数的短头发,我的橘黄色,
我的青绿色,我的天蓝色,我的黄金色,我的银白色,我的呻吟,我的小船,我的
波浪,我的枯萎菊花,我的凋零菊花,我的折断的藤萝,我的冷漠的蝴蝶,我的伤
心的露水,我的苦涩的海水,我的不会说话的鱼,我的明媚的秋光,我咬在嘴里的
长头发,我惟一的长头发……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