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rnel (野山椒), 信区: music
标 题: 古琴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Dec 4 23:07:21 2004)
昨天乐队沙龙上介绍了几种民族乐器,发现很多人对民乐很不了解诶,所以在这儿先介
绍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吧^^
清微淡远 雅士之音 ——古琴
黝黑的琴身,泠泠的七弦,穿越千年时光,静静注视着浮世沧桑,于是有了阮籍仰天长
啸后的《酒狂》,嵇康的千古绝响《广陵散》,文姬心碎肠断的十八拍……
古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相传古琴依凤身而造,琴身各部位都与凤相比拟,而古琴的乐器本身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
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
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
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古琴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
乐器。
古琴皆有名,而古琴的名字也极具风雅之气。唐朝是琴文化最昌盛的时期之一,唐琴无
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比如“九霄环佩”
,“春雷”,“枯木龙吟”,“大圣遗音”;之后要数宋琴,如“混沌材”、“玉壶冰”
、“海月清晖”,“松风清节”,“鹤唳清宵”、“洒尘”、“清梵”、“潇湘夜雨”、
“铁鹤舞”、“石泉”、“片秋”等。传世元琴与明琴,虽不如唐、宋琴那样珍贵,也同
样是古琴珍品。现存的元朝传世古琴珍品主要有“清籁”“月明沧海“戛玉”等。现存的
明朝传世古琴很多,如“凤凰来鸣”,“惊涛”“飞瀑连珠”“天风环珮等。
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若非真正懂琴,一般旁人是读不懂的。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
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传世名曲有不少,自己最喜欢的有《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流水》《酒狂》《渔樵问答》……操琴静心最重要,所以古人言道:“七
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说到听琴,司马相如余卓文君的一段佳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司马相如字长卿,四
川绵竹人(好像是),善鼓琴,其琴名为“绿绮”古时名琴之一。司马相如少时被汉景帝
封为“武骑常侍”,但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富豪卓王孙,
其女卓文君才貌双全,但不幸未聘夫死,成望门新寡。司马相慕其才情,趁作客之机,借
琴曲述其爱慕之情:“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
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与司马相如一见倾心,于是私
奔到成都,文君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后人又重附琴曲《
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
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现在还有一条街叫琴台路,取意于琴
台故径,是我在成都最喜爱的街道^^
喜欢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
爱刘长卿的“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在如今喧嚣的尘世,若想寻得半日宁静祥和,不如泡一盅香茗,和着泠泠七弦,闭目
品琴。清微淡远,自是云淡风清。
--
The life is
a daring
adventure
or
nothing.
※ 来源:·BBS 听涛站 http://tingtao.net·[FROM: 219.224.152.1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