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hh (世纪末的郁闷……), 信区: music
标 题: 田园上的贝多芬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Dec 31 01:57:51 2000), 转信
发信人: windfwindow (窗户), 信区: music
标 题: 田园上的贝多芬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Mon Nov 8 15:08:38 1999), 转信
田园上的贝多芬
江南 1985.1
宋一洲 中国
“懦弱的人永远用愁苦去挖掘;坚强的人始终用奋斗去开垦。而眼前美妙无比的田
园,我们应该用什么去收获呢?”
1803~1804年间,贝多芬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第三交响乐
——《英雄交响曲》。但就在这时,越来越厉害的耳疾不断地折磨着他,啃噬着他
那高贵而富有伟大创造力的官能——听觉。他决定要自杀,他在给两个弟弟卡尔和
约翰的遗书中说:
“哦,人们,你们认为或者会说是我心怀怨恨的、倔强的或是恨世主义的,你
们对我是多么不公道啊!……可是,你们想:6年来我得了不治之症。庸医误人,
年年都希望病好起来,结果受骗了,最后不得不背上一个永世的病魔。”
他并没有自杀,但这一遗书可以说明他思想上已出现了危机。
1807年,贝多芬住在维也纳近郊海利根施塔特的一个高高的磨坊里,他常
常去拜访好朋友法朗棱阿伯爵,同时也教他的妹妹丹兰士演 喔 琴。不久,贝多芬
坠入了情网。从仲春到初夏,他几乎每天都去教琴。他从丹兰士身上发现了一种从
未见过的美好的情感,于是那耳疾带来的怪癖不见了,过去感情的裂痕弥合了,灵
魂也仿佛经历着一次新的洗礼。
这天黄昏,贝多芬为丹兰士演奏了自己崇拜而敬仰的大师巴赫的《 靼 伐尼之
歌》。丹兰士高兴得鼓起掌来,并说:“太好了,老师,你弹的真把我迷住了,我
从来没有听见过这么幽婉的钢琴曲!”
贝多芬没有说话,他站起身来,走出房去,丹兰士匆匆地跟了出来。
黄昏的树林显得格外幽静,贝多芬深情地望着丹兰士说:“丹兰士,你的脸在
发烧。你喜欢黄昏吗?你看那沉到树丫后面去的晚霞,就像一抹浮动的红绸。每天
此时,我都要去散步。夕阳的余辉映在我的额角,风拨乱我的长发,我什么也不理
会,只是向西走,向西走,仿佛那儿有一根不断的音弦紧紧地系住了我的乐思……
有时,我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才回来。”
“噢,我听哥哥说了。”丹兰士说,“有些人好多次都差点把你当作飘忽不定
的幽灵。
……老师,你站在我身边时,我的指法怎么老是乱呢?”
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她,他说:“你看这落日下的树林,余辉给披上的艳丽的
红装。难道你身边就没有灵魂的太阳?”
“我,老师,我……”丹兰士羞怯地没有再说下去。
贝多芬冲动地搂住丹兰士圆润的肩头,用那燃烧着火一样激情的眸子凝视着她
:
“丹兰士,让脚边的溪水带走你的局促。来,看着我,把你的爱献给我。我不
能再等待了,再过一刻我就会死!”
“我,我爱你,贝多芬!”丹兰士紧紧地偎入了他那坚实而有力的怀抱。
这天晚上,丹兰士答应了贝多芬的求婚,并告诉他,她早就爱上了他。
爱情赐给他快乐、幸福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奋斗的勇气。贝多芬渐渐又进入了
音乐的王国,他开始构思《田园交响曲》。他凭藉着心灵的捕捉,理想的模拟,写
出了优美而清新的第一乐章。
每天早晨,他俩总爱到那充满绿色乡风的田园去散步。他们躺在溪边的草坪上
,望着东方天空的云彩,贝多芬想到了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想到了一个人血管里
奔涌的、值得珍爱和护卫的感情和生命,想到了人类追求文明的力量。丹兰士也在
想,她想到了光艳艳的太阳把一切都染上了肤色,想到了这个太阳的光辉将照耀自
己的未来,于是心灵也仿佛成了广大的充满生机的空间。这时,由法朗梭阿伯爵主
持,正式确定了贝多芬和丹兰士的婚约。
从初夏到夏末,贝多芬带着丹兰士去参加各种农民们的聚会,跟大家热烈地跳
三拍舞和农民舞。贝多芬在第三乐章中的许多旋律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富有浓
郁泥土气息的民乐的启迪。有一次贝多芬带着丹兰士来到一个隆重的乡村舞会上,
他们正跟着大家一起跳舞时,贝多芬突然感到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冲击着自己的胸
壁,他匆匆告诉丹兰士:
“丹兰士,我得马上回到我的钢琴前去,不然,我的乐思会马上飞离我的记忆
,我要立刻回去。”
“怎么,你要走,那我呢?”丹兰士疑惧地问。
“走,一起走……”他还没有说完话,就急匆匆地跑回磨坊去了。
在第二、第三乐章雏形已定下来的时候,贝多芬要求与丹兰士结婚,她没有马
上同意。几天以后,她收到了她母亲的一封来信,要她回维也纳家里去。贝多芬感
到有一种不祥的预兆。果然,丹兰士走后一个多月,贝多芬在磨坊的顶楼上接到了
她的来信:
老师:您好!
我早就抵达维也纳了,至今方给你回信,万望见谅。不知老师您近况怎样,我
十分惦念!
你说的事母亲知道了,她一听就非常暴怒。她不让我给你写信,也许这一年我
们不能见面了。我们的婚约……我们的婚约就此完结了。可我,我爱着你,生平第
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爱情献给了你,请……请您保重!
你的丹兰士
看到这里,贝多芬的眼里透露出一阵阴郁的寒气,他望着窗外倾泻的暴雨,十
分硬朗的手指忘我地在琴键上疾速跳动,第四乐章就这样诞生了。对于他的阴郁,
海顿曾经对他说过:“你给我的印象是,您是一个有着好几个头脑、好几个心脏和
好几个灵魂的人……照我看来,您的作品中将始终会有一种东西,说它怪癖不合适
,但确实是不平常的东西。人们在您的作品中将会发现美丽,甚至是值得称赞的地
方。但是在这里或是那里,人们将会找到一种特殊的东西,阴暗的东西,因为你自
己就有一点特别和阴暗,而一个音乐家的创作风格也就是这个人本身的风格。”
海顿不愧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所发现的,恰恰是日后贝多芬大大得益于此
的创作源泉。就这样,贝多芬从个人生活的暴风雨中走了出来,他用自己唯一的坚
强意志和勇气,走进了人生更为广阔的理想的春天。
1808年初夏,贝多芬把这一年来生活中美丽的花朵和感情的风雨连缀成一
个光艳动人的花环,那就是《田园交响曲》。
不久,丹兰士又回到贝多芬的身边。此时对贝多芬来说,结婚的念头却一点也
没有了。
夏日雨后的田园,贝多芬和丹兰士手挽着手在小河边清新的空气中散步。望着
弯弯曲曲的小河伸向远处,丹兰士情不自禁地说:
“老师,你看这没有尽头的小河,多么明净,要不是你在我身边,我还以为是
闪电留下的梦境呢!”
“闪电没有梦境,只能在记忆的土地上划一条曲折的纹沟。”贝多芬幽默而坚
定地说。
“记忆的纹沟?”丹兰士不解地问。
“对!懦弱的人永远用愁苦去挖掘;坚强的人始终用奋斗去开垦。而眼前美妙
无比的田园,我们应该用什么去收获呢?”贝多芬说。
“老师,亲爱的!我明白了,对大自然不竭的恋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
追求,就是这田园的交响诗……”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