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hh (世纪末的郁闷……), 信区: music
标 题: 古典音乐的魅力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Dec 31 01:56:03 2000), 转信
发信人: hyben (voodoo家族^oo^笨笨猪), 信区: classical
标 题: 古典音乐的魅力[转载]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Thu Nov 16 21:45:19 2000), 转信
古典音乐的魅力
孙皓 「音乐爱好者」1997.1
很少有人生来未经熏陶就爱听古典音乐。绝大多数乐迷爱上它,靠的还是“名曲”
之类的逐步引导。“古典名曲”最大的作用在这儿。它们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杖,指引着
广大音乐爱好者们步入古典音乐的神圣殿堂。正因如此,各大唱片公司均编辑出版大量
名曲集锦系列唱片,以低廉的价格发售,培养更多的爱好者。最近宝丽金旗下的DECCA唱
片公司推出了一套八张名为“金曲百首”的CD,竟只卖10英镑!可见其传播古典音乐之
热心,竟已到了不想赚钱的地步(当然,从长远观点看还是赚钱的)。轻音乐队们也不
甘落后,争相将“古典名曲”改编为通俗的轻音乐形式。前几年,保尔.莫里亚乐队、詹
姆斯.拉斯特乐队、曼托瓦尼乐队的这类磁带便盛行一时。更有甚者,一些流行歌手对古
典名曲也发生了兴趣,如台湾女歌手齐豫就曾把古典名曲填入歌词,唱成了流行歌曲,
为她伴奏的还是正宗的俄罗斯交响乐队呢。
古典音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流行乐迷会说: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听的?一会儿轻、一会儿响,不知说的是什么,
哪比得上排行榜上的流行金曲!
爱听“古典名曲”的乐迷呢?他们会说:古典音乐的旋律好听、耐听。尽管流行歌
曲中也有许多旋律动听的,但真正耐听的并不多,热了一阵子也就腻味了,不象古典名
曲,越听越有味,越觉得内涵丰富。这部分乐迷已经开始接受古典音乐了,毫无疑问,
他们或迟或早,必将成为古典音乐的乐迷。因为根据经验,喜欢流行音乐的人,随着年
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有可能最终转向古典音乐,但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一旦喜欢上
了,很少再回到流行音乐怀抱中。旅美大提琴家王健说得好:喜欢流行音乐是一时的事
,喜欢古典音乐是一世的事!
当然,爱听“古典名曲”的乐迷毕竟只是站在门槛上,初窥门径而已,古典音乐殿
堂深处的无限风光,他们还不曾领略,所以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还较为肤浅。只有真正的
古典音乐知音才懂得,好听的旋律远非全部。古典音乐的本质,正是流行音乐里普遍缺
少的“严谨精致”和不少“古典名曲”里缺少的内在感染力和思想深度。这种感染力有
两方面:理性的一面表现在其曲式结构、和声对位的严谨精致、久经锤炼;感性的一面
表现在其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宽广的表现幅度。老资格乐迷都知道,巴赫、贝多芬、勃拉
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德彪西、巴托克都算不上旋律大师,他们的许多杰作
曲调并不怎么悦耳动听,然而它们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大多数“古典名曲”根本不具备的
。打个比方,“古典名曲”犹如天生的美人胎子,人见人爱,却难免混杂了一些缺乏内
秀涵养的绣花枕头,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是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
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
在很大程度上,欣赏哪种音乐取决于听众的性格。喜欢刺激、热情、直截了当,具
有外向型性格的乐迷必然倾向于流行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
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
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岂不等于对牛弹琴?
这个世界正在无可奈何地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喧嚣,艺术越来越紧密地与金钱联姻
,滋生出商业化的艺术和伪艺术。在这样的世界上,欣赏古典音乐的人会多还是会少?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原因永远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从巴罗克、古典乐派、浪漫派到形形色色的现代音乐,音乐中蕴含的戏剧性、紧张度
、不协和程度在不断增长。这正反映出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人心
越来越复杂、多变。古典音乐当然不象流行音乐那样直接反映我们身处的时代,从这个
意义上说,似乎古典音乐已经过时了,该送进博物馆制成标本。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时代又比以往更需要古典音乐。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
的意味营造出一种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太虚幻境,足以使终日竞争奔忙、身心疲惫焦虑的
现代人得到彻底的休息。而许多古典音乐表现的那种崇高雄伟、壮 鑫《氲 美又恰是流
行音乐所普遍缺乏的。这种给人崇高感、神圣感的美如今恐怕只有在古典音乐中才能找
到了!
用古典音乐的纯净朴素去中和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用古典音乐的严格秩序、完美
和谐去中和这个世界的混乱秩序,使我们的生活张弛有度,动静平衡。这就是古老的古
典音乐在今天现代化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同时,现代科技变着法儿要和艺术拉关系。近年来音响发烧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例。
虽然很多追求“纯粹爱乐”的乐迷大声疾呼,极力反对“发烧”介入纯洁的音乐世界,
但不容否认,音响发烧在客观上培养了一大批古典音乐爱好者。因为烧来烧去,不烧古
典音乐是不可思议的。不听古典音乐的,根本算不上“发烧友”。即使很多发烧友听古
典音乐只是关心音响效果或赶时髦,至少,他们通过不断的欣赏熟悉起、喜欢上了古典
音乐。这不能不说是好事!
古典音乐的魅力究竟是什么?本文的开头就说清楚了,但似乎到结尾还没有穷尽。
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古典音乐的魅力千姿百态、奥妙无穷,谁也无法用三言两语来
概括。这大概正是它最大的魅力吧。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