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k (旋转的硬币), 信区: music
标  题: 记住爱 记住他--纪念约翰·列侬遇刺20周年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Dec 11 11:23:23 2000), 转信

记住爱 记住他--纪念约翰·列侬遇刺20周年(图)
----------------------------------------------------------------------------
----
2000年12月8日11:02 南方都市报
  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但我不是惟一的一个但愿有一天你能加入
我们世界就能合而为一约翰·列侬(1940·10·9—1980
·12·8)
  这一天终于如期到来了,人们像过节一样,从内心的彩排转入到
行动的实战;12月8日,它在一个人的历史上曾是黑色的,当然,
我们绝不会忘记它曾让数以亿计的人哭红了眼。在最新版的这一天到
来前,人们渐渐改变了对这个人原来的看法,其实他并非仅仅活在音
乐里。
  约翰·列侬,被称作世界摇滚史上第一个被暗杀的巨星,也是第
一个被摇滚音乐涂抹得五颜六色的艺术家。如果38年前他不拿起吉
他,今天的后人也就不会认识列侬这个人,正如列侬当年如果不被学
校开除,摇滚史里也就不会有“披头士”这个名字。少年时的列侬跑
了爹,又死了娘,可谓是苦大仇深,而剩下的那三个小哥们,家底也
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们自然及时地成为了列侬的第一批同事。今天,
每个人都会认为列侬个人的音乐比披头士的集体作业强一百倍,正像
当代美国黑人疯克(黑人在七十年代创造出的一种音乐流派)音乐家
兰尼·特拉维兹所形容,“我只爱列侬,而披头士是垃圾”。
  还是一个人干好。如果列侬当年自己也能认识到延续披头士的寿
命不过是一种让垃圾日益增厚的工作时,他冒险退出团体其实是非常
值得提倡的。披头士当年打天下的动机并不纯:脱贫,让穷小子们也
能有朝一日开上敞篷车带上自己心爱的女孩去兜风。等披头四人帮个
个都赚到够花的票子后,他们才开始了认真做音乐的计划,列侬无疑
是最动真格的。当列侬遇上洋子后,事情突然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加
快了速度。人们一方面承认列侬是天才,另一方面则肯定洋子是魔女,
是她拆碎了披头士神话,也碾碎了他们圆满的心。列侬追求和平的方
式是十分统一的,《给和平一次机会》不只是单单唱在嘴上的,他也
要给自己一次实践的机会。列侬与洋子的结合实际上正是东西方和平
共处的象征。当人们反对他俩的结合时,恰恰做了战争的帮凶。
  美国著名音乐杂志《滚石》封面。列侬与洋子用纯真的裸体与野
蛮的时代对峙。这是人类史上最纯洁无瑕的一张床。1969年,列
侬和他的妻子在阿姆斯特丹和蒙特利尔进行了著名的“床上和平”(
BEDPEACE)抗议行动。
  列侬知道自己音乐功能的底线,他只能尽力去阻挡战争实际演习
的频率,但想像拯救不了灾难。于是他只有背水一战,不惜与洋子在
卧室的床上用爱情向世界传达他们对战争的愤怒与抗议。这是人类史
上最纯洁无瑕的一张床,在上面,他们不但孕育了一个“美丽的男孩
”(他们的儿子肖恩),他们还制造了一段“双重想象”:在这里,
既为世上所有人的权利而战,也为具体的每一个人的权利而战。
  是否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摇滚乐和名人堂少了列侬的这张宝座,会
不会有什么不同呢?披头士会团结一致,一如既往地保持住神话不灭
的及格标准,一路唱到九十年代甚至是2000年的12月8日,就
像他们当年的死对头滚石乐队一样,到今天依然能吸引老中青三代乐
迷,列侬说不定还可以学习麦克·贾格尔(滚石主唱),五十好几的
人也能泡到芳龄二十的模特女友。但是列侬告别了摇滚乐华丽的展览
,而把自己和洋子锁在了纽约远郊的庄园里,一起思考人的问题,做
人的事情。在那幢房子里,他俩挖了一条隧道,里面装满了他们熔化
世界的渴望。然而从房子的外观看,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在世界的镜
头前,他们也同样是静悄悄的。他们就这样冷静地与野蛮的时代对峙
着,伺机寻找着对方的致命要害。这是一场没有音量的爆破。
  从前,我们只是从音乐这扇窗户看到了这个人内心的风景。二十
年后,我们则从他的故事里发现了音乐之外更多真实的东西。直到现
在,很多人还在比较如果列侬活到了今天还能干些什么?他思维的触
角还像多年前那么敏锐吗?他的黄金岁月还没有来得及使用完就停止
了脚步,他的生命结束得正是时候吗?如果当初那个精神病人没有杀
死列侬,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否会更美好呢?那个精神病人可能可以剥
夺列侬作为一棵摇滚万年青的权利,但他绝对无法剥夺列侬作为一个
人继续活下去的权利。
  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外的摇滚评论家已不知多少次谈起过这个
人,同时也为他订做了一顶又一顶五颜六色的帽子。现在到了为列侬
摘下一顶顶帽子的时候了,我们难道到今天还没发现:列侬头发的质
地,居然如此柔软,就像当年披头士亲手种下的那片软绵绵、香喷喷
、永远的草莓地一样。今天,我们小心翼翼地绕过了这个人的帽子和
草莓地,不为别的,只是想记住一个曾经拥有过一切、争取过一切、
拒绝过一切、保护过一切的———
  一个真实活过的人。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