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music
标 题: the wall 解析——(二)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5月11日04:10:3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2. 在母体中(In the Flesh)
见你,想你
也许会去参加一场演出
去感觉幻觉的颤栗
军校学员整装待发
阳光,请告诉我是否你在逃避着什么
你是否不愿见到这一切?
如果你想了解隐藏在这些冰冷眼睛后的一切
你就必须爬过所有的伪装
灯光
声响
行动
把它扔向他们!!!
把它扔向他们!!!
"In the Flesh”(在母体中)在这张专辑中有两重含义。电影中当此歌出现时
,有一名少女敲着门,然后出现一群人挤向两扇用链条锁着的门的镜头。后来链条被击碎
,几千个年轻人冲了出来。这组镜头暗示着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如同歌名)。新生的孩子
(Pink)渴望去感受生命中的温暖与爱,但有一个理性的声音在提醒他:“生命并非如你
所想象的那样全是快乐与幸福”。正如歌词中所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
性,你就必须敢于面对我们身边所有的伪装。这首歌也暗示着Pink后来的遭遇。藏在他
眼睛背后的那些苦痛、孤独可笑的成为了一场黑色幽默剧。歌的最后,飞机的声音及叫
声“把它扔向他们!”震耳欲聋,而这架飞机正是将炸弹扔在Anzio土地上杀死了Pink父
亲的那一架。从光的频闪、声效和动作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Pink在尖叫。这不由让人想
起莎士比亚的名剧《Macbeth》(麦克佩斯),剧中的麦克佩斯将生活与演戏作比较:“
生命只是一个会行走的影子,一个可怜的表演者/支撑和侵蚀着他在台上表演的时辰/一
切结束,这只是一个神话/疯子说,充满回响于狂怒/意义已经终结。”据说有细心的听
者在此歌隐约的序曲部分听到一个声音说:“…we came in?”而在专辑最后一曲“Out
side the wall”(墙外)结束时亦可听到那个声音说“Isn’t this
where we came in?”前后倒置一下连起来便是“Isn’t this
where we came in?”(这不正是我们进来的地方吗?)对此,Roger
Waters解释说,The Wall的故事并不仅仅发生在一代人身上,而是发生在每代人每个人
身上。当电影结束时,孩子们又在收集砖头,也许又要建一道属于他们自己的墙。Pink
并不是第一个也非最后一个筑墙的人,噩梦会永远继续下去。
3、薄冰(The Thin Ice)
妈妈爱她的宝贝,爸爸也爱你
应为你海水也变得温暖
天空也变成湛蓝
但是,哦亲爱的
哦爱的宝贝
如果
你想在现代生活的薄冰上滑行
一百万双充满恐惧的眼睛
在你身后静静的爬行
如果你脚下的冰突然裂开
请别感到惊奇
亲爱的宝贝
当你在薄冰上爬行
在也站立不稳
裂纹吞噬了你的身体也吞噬了你的精神
这首歌以一段孩子的哭声开头,估计就是Pink刚出生时的哭声。在电影中,他
父亲的手在一个 彻 里滑向一部电话机,似乎想求救,紧接着又有?多战争的画面。如
歌中所说:童年的纯真在所谓的“现代生活”(如战争)中很快消失殆尽。这时我们可
以感受到蓝色的象征,蓝色是一种很纯的颜色,经常用来代表纯真和忧郁,而Pink的母
亲管他叫“Baby Blue”,这既代表了孩子的纯真,也暗示着他将来坎坷的命运。当那个
平静的恳求希望与梦想的声音结束时,生硬刺耳的代表残酷现实的声音想起,它将生命
比作薄冰,并警告说如果Pink继续生存下去,那就是在现代生活的薄冰之上滑行。薄冰
总有一天在他脚底下破裂,在他挣扎 同时,裂缝会将他的生命与精神一并吞噬---
--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
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
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
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
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29毫秒